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简析
2018-04-10陆薛琴
陆薛琴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新课改关注的重点内容。为了做好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阅读的基础和延伸两个方面入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要从课上和课下两个时间段出发,在课上加强知识学习效率,在课下培养阅读习惯,让课上和课下形成互补,扎实稳健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通过对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小学学生来说,由于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都较为薄弱,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文章中精髓的思想感情和意境方面的学习多有困难;而在一些古诗词学习中,又因为耐心差的原因,往往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从而在最基本的意思理解上出现问题,这两点导致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一直不夠理想,成为了教师们头疼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从基础知识的学习上下手,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学习趣味性;然后再通过课文朗读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变化;最后还要鼓励学生课下阅读,一点一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一 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学习乐趣
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首先要从基础知识的传授开始。由于小学学生还处于兴趣主导的思维模式,因此,提高基础知识教学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学生学习的枯燥主要来源于的那一表现形式的知识讲解,因此,教师应该借助于信息技术,通过对网络上相关视频、音乐的收集和展示,在课堂上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们展示基础知识,从而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知识的重复记忆而感到无聊,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掌握效率。
比如,在《敕勒歌》一诗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在学习字词含义的过程中不感到无聊。教师可以根据所学习诗句的变化而展示不同的图片,再配以恰当的音乐,从而让学生对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在“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中,教师就可以就“敕勒”和“阴山”展示相关的图片并进行讲解,让学生大致明白这两个地方的特点;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展示草原上风吹过来牛羊显形的视频,并配以悠远的草原长调,让学生感悟诗中所描绘的辽阔草原景象。
二 加强朗读训练,把握情感变化
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还要从朗读出发,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时音调的起伏,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感受文章中的感情变化。教师光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是不够的,那只是打好了阅读的基础,而能够在阅读中感悟文章思想,感受作者感情变化才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由于小学生抽象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调的变化去认知文章情感的变化,从而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对文章感情变化的敏感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比如,在《黄山奇石》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朗读语调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情感变化。在第一段中,只是为了引出下面对奇石的具体描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平淡一些,而到了之后的几个自然段所描述的奇石一个比一个让人感到有趣,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适当地逐渐提升语调,从而表现出作者对黄石奇石的由衷喜爱和赞美。而到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则要读出作者对其余奇石的向往,读出意犹未尽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朗读,学生对于整篇文章的感情变化就有了具体的了解,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就逐渐提高了。
三 鼓励课下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还不能忽视学生课下的阅读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而仅凭课文上的几篇文章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课下的广泛阅读来积累起见识,在遇到新文章的时候能够有所比对,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对学生阅读的书目进行把关,以防止缺乏辨识能力的小学生读到一些开卷无益的书籍,白白浪费时间。
比如,在《望庐山瀑布》一诗的学习完成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找一些李白其他的诗作来读一读,感悟一下这位伟大诗人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帮助学生在遇到类似作品时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此外,不论是《将进酒》的豪放洒脱还是《行路难》的积极乐观,都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性格的塑造产生积极影响,对学生以后人生的发展都有着益处。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小学语文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基础知识学习枯燥的问题,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其次要通过对学生文章朗读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对文章的情感变化进行感悟;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阅读有益书籍,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彦宏.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9(26):123.
[2]宗兴刚.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