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新探*

2018-04-10关多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山西

关多义

(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2004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长春同志到山西考察,发表了关于太行精神的重要讲话。他将太行精神概括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1]。之后,关于太行精神进高校的一些研究论文就时有见闻。但是,关于太行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重要性在哪里、可以融入课程的教学资源有哪些、具体通过什么途径融入,在笔者看来仍有极大的补充和研究空间。

一、太行精神融入“纲要”课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踏上了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需要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用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责任、强化担当。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太行精神,因饱含这样的思想养分,最适合且有必要在“纲要”课的教学中进行融入和运用。

(一)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理解和领会“四个选择”

“纲要”课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要实现这一目标,仅有宏大叙事,纯理论灌输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于教学。山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富集,无疑成为国史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载体,其中又以太行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最为典型。然而,对这个由抗日烽火铸就的民族之魂,当地的大学生却对它了解不够、认知不足。2017年4月,笔者曾对山西大学1000名大一学生做“太行精神进课堂”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山西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选择“不了解”的占到38.8%,能够正确列举“八路军在山西建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3个以上的仅有20.6%,能够正确列举“八路军在山西抗战的著名将领”3个以上的仅6.8%,能够正确选择“八路军在山西进行的主要战役战斗”3个以上的有14.1%,能够正确列举“你知道山西有哪些抗战遗址和纪念馆”3个以上的仅9.2%。这些数据说明,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加强地方史教育,这也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可,98.9%的同学都对“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2]的观点持“认同”态度。太行精神孕育和形成于山西,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和勇于创新的教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培育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深化对党史党情、国史国情的认识,深刻理解和领会“四个选择”。

(二)能够丰富“纲要”课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

太行军民在血与火中淬炼而成的太行精神,积淀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为实现“纲要”课以历史教育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了极佳的教学和学习素材。把太行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一是能丰富“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太行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完美地体现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是本源性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能拓展、深化教学内容。以抗日战争为例,教师可从太行精神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挖掘运用一些鲜活生动的事例、详实的数字,深化学生对诸如“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国民党所谓“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论调的反驳。三是能拓宽“纲要”课实践教学的空间。太行精神的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山西各地,有大量的革命遗迹、遗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为“纲要”课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舞台。让学生走出教室、“零距离”触摸和感受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风云激荡、发展变迁,对他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珍惜现在和展望未来大有裨益。

(三)能够增强“纲要”课教学的亲和力,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2]41抗战期间,山西是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是对日斗争的主战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这里还是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后方。“开国将帅中的10大元帅、9位大将、42位上将、103位中将、784位少将”[3],都曾经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在太行山的山山水水间留下了他们光辉的足迹。八年间,山西民众中参加八路军的青壮年有近70万,参加游击队、自卫队和民兵等地方抗日武装的更达上百万,涌现出许多的妻子送郎、夫妇参军、母亲送子、一门多英、兄弟相争上前线打日本的动人故事。这些受人民崇敬的伟人将帅,就曾经在自己的家乡战斗生活过,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英雄模范中也许就有自己的先辈、乡邻等。这样的历史教学,可以拉近和学生的时空距离,增加了历史的亲近感,从而有益于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学生了解了家乡辉煌的过去、名人的事迹,自豪感、自信心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加深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二、太行精神中蕴藏的“纲要”课教育教学资源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28年间,造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它们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解决不同的历史任务而形成的。其中的延安精神和太行精神,把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推向了高潮。为此,作为山西高校的“纲要”课教师,有责任挖掘太行精神的红色文化资源以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下文中是笔者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山西地方党史网和众多的正式出版物以及研究论文、调查报告中,搜集的一批生动典型的太行精神进课堂教学的素材。

(一)太行精神中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资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民族,一个为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不惜毁家纾难、流血牺牲的民族。在中华民族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面临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以太行山为中心的各抗日根据地军民,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无数八路军将士与根据地民众血洒疆场,他们将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根据地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倾其所有支前参战,涌现出了大批拥军模范和支前模范,谱写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光辉篇章(如表1)。这是太行精神有别于其他革命精神最明显的特征。

(二)太行精神中理想信念的教育资源

理想是力量的源泉,信念为精神的支撑。中国共产党刚一诞生,就确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信念(如表2)。抗战时期,英雄的太行军民面对强敌,“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保持誓死不做亡国奴、为民族独立而战、为工农大众的自由而战的理想信念”[4],不怕牺牲,不畏艰难,英勇斗争,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击败了日伪军凶残的“扫荡”“蚕食”与“封锁”,战胜了罕见的自然灾害,度过了最严重的困难时期,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太行精神中艰苦奋斗的教育资源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的艰苦奋斗中,使自己发展壮大起来。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太行根据地外受日寇残酷的“扫荡”“蚕食”和“封锁”,内遭前所未有的旱灾、洪灾和蝗灾,其生存面临极其严重的威胁。为战胜严重困难,八路军总部积极组织全体军民抗灾、救灾,展开生产自救和互助运动,还实行了精兵简政、厉行节约政策,靠自己的双手开荒种地、纺线织布,不但实现了粮食等物资的自给自足,而且还救济了大批的受灾群众。中国共产党正是靠这种与人民同甘共苦、共度艰难时光的艰苦奋斗精神赢得了群众、赢得了战争(具体内容见表3)。

表1 爱国主义教育材料的代表性人物和事件

表2 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理想和信念的事例

表3 融入到“纲要”课教学的比较有影响的艰苦奋斗的内容

(四)太行精神中勇于创新的教育资源

勇于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日始,就自觉肩负国家振兴的使命,不懈进取,从而使自己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强烈的使命担当,肩负起发动和领导民族战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重任,领导广大抗日军民锐意进取、奋勇开拓。在山西、在华北,以太行山为中心建立起广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经济建设、政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索和实践(见表4),从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了抗日力量。

表4 中国共产党人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的事例

三、太行精神融入“纲要”课的途径和方法

2009年5月,习近平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对弘扬太行精神发出了新时代的召唤:“要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5]为此,笔者在开展太行精神“进课堂”的调研时,专门设置了“你认为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以下是参与回答相关问题的建议和统计。

方式专题讲座征文、演讲、辩论等参观考察观看影视资料网络宣传选项41.8%40.5%43.6%26.2%9.4%

根据近年来我们在太行精神融入“纲要”课的相关做法和参考参与调研的同学们的建议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将太行精神融入“纲要”课的途径和方法,希望主次结合,兼容使用。

第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太行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时,将太行精神作为典型案例来展开,引导学生思考诸如“为什么要把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命名为太行精神?”“太行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太行山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关系?”“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哪些至关重要的作用”“太行精神的主要内涵及时代价值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做,既能让学生了解山西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又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还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弘扬太行精神。

第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太行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要加强注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6]378太行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无疑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为此“纲要”课教师应积极联系和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好太行精神的宣传,如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太行精神的讲座或座谈会,举办新时代弘扬太行精神的专题活动,倡导推动大学生学习太行精神、践行太行精神。还可以组织相关专业,如音乐学院的学生排练以太行精神为主题的节目进行校园演出活动,美术学院的学生创作以太行精神为主题的美术展,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作为太行精神学习宣传的主要对象——大学生,建议由学生会、团委等相关部门,利用五四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以太行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制作展板等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及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太行精神的引领和感召。

第三,灵活多样地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引导学生就近就便感受太行精神的魅力。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都是大学生课外学习的好场所。在山西,以八路军总部旧址、八路军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等为代表的太行精神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省各地,“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应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研;也可采取选择一些优秀学生为代表,或者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同时,鼓励家在附近的同学利用节假日就近参观考察调研,倡导有条件的同学进行“红色之旅”。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太行精神的魅力。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宣传推广太行精神。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使海量的知识信息潮水般地涌入人们的视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为此,我们“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比如,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选择播放一些反映太行精神的电影、电视、纪录片、专题片、音乐片,还有实物、图片、照片及制作的课件等;可以通过开通微博、开发公众微信以及创办网站等多种渠道,向大学生宣传太行精神;还可以在网上课程资源建设中开辟专栏,按照“纲要”课程内容编排体系,加入反映太行精神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展现太行山根据地的红色文献、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红色基地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空间,而且有助于增强“纲要”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造就太行精神的那段历史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作为一种精神形态的太行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太行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不断挖掘太行精神的思想内涵,与时俱进地弘扬太行精神,为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为青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云伶,李长春.弘扬太行精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4-08-18(1).

[2] 张嘉辉.试论乡土史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长沙:前沿探索.2007(1):40.

[3] 巨文辉.山西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EB/OL].人民网-山西频道,(2015-08-04)[2017-08-20].http:∥www.legaldaily.com.cn/locality/content/2015-08/04/content_6204415.htm?node=76056.

[4] 习近平同志在山西考察的讲话[EB/N].山西老区工作通讯,[2017-08-09].http:∥cache.baiducontent.com.

[5] 李亚杰.习近平在山西调研时强调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N].人民日报,2009-05-27(1).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78.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