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联合中医健康教育手册在外科门诊中的应用
2018-04-10于丽晗
于丽晗
优质护理模式是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简称[1],主要针对全国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被认为是门诊及病房的护理高效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随着护理模式的完善,中医护理作为中医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临床应用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为满足人们健康保健多元化的需求,在优质护理基础上,我院将中医健康教育手册应用于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外科门诊治疗的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37~70岁,平均(52.71±7.5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36~71岁,平均 (52.12±7.44) 岁。2组平均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试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收治范畴。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无法配合临床护理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排除拒绝本次研究观察患者;排除恶性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排除表达能力异常患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1)定期对门诊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水平,充分掌握相关疾病知识。(2)改善门诊的就诊环境及就诊流程,可直接挂号、就诊、取药,安排专业导诊。(3)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的注意事项,通过专业的临床知识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联合中医健康教育手册,由外科护士长、门诊护士长及相关部门成立中医门诊护理小组,根据中医学护理原则,从平衡膳食、运动保健、生活起居、情志调摄等方面进行指导:(1)饮食方面,根据门诊外科疾病的辨证特点及就诊患者的体质,选择合理的膳食计划,例如:疔疮病,忌食荤腥,宜清淡;阴症疮疡不必忌口,宜营养之品;皮肤病忌腥虾蟹、酒类;急腹症宜流食或半流食,忌甜或油腻;肛门病宜食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忌辛辣刺激[3]。(2)畅情志、调心理,将中医喜、怒、忧、思、悲、恐、惊,即所谓“七情”[4],与外科门诊患者的情绪相联系。向患者讲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及缓解方式,采用情志相生相克疗法进行调解,例如:怒克思、喜克悲、思克恐、悲克怒、恐克喜。(3)运动保健,以中医学理论指导健身运动,以动形为基本锻炼形式,用阴阳理论指导运动的虚实动静;用开阖升降指导运动的屈伸、俯仰,根据患者的特点辨证选择合适的运动功法,导引气功的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等;源于武术的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等。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满意率、VAS疼痛评分、SAS及SDS心理状态评估。VAS评分范围0~10分,疼痛程度与分数呈正比。SAS和SDS均分为4级评分,各有20个项目,分数越高,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进行统计学分析,满意率、VAS评分、SAS及SDS心理状态比较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7.14%(54/7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86%(65/70),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79,P<0.05)。
2.2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 (6.34±0.89) 分,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4.86±0.69) 分较低 (P<0.05)。
2.3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降低,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联合中医健康教育手册后SAS、SDS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x±s,分)
3 讨论
外科门诊患者多样化,病情多变,身份信仰不同,心理状态各异,且外科门诊工作重,手术工作量较大,医务人员繁忙,易出现医患沟通不当,引发矛盾,导致患者情绪不稳[5-6]。但传统的优质护理模式有着自身的局限性,难以适应于现代护理模式的需求。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脾胃是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注意饮食调养可以增强外科门诊患者体质,扶正而祛邪。因此,加强饮食护理被认为是护理措施的重要环节[7]。食物治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有饮食禁忌的方面,尤其是适用于外科患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利用食物(谷肉果菜)的性味,针对性地用于外科病证的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外科进一步治疗及身心康复。我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法之所以能健身、治病、益寿延年,是因为它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注重和强调机体内外的协调统一[8]。运动养生则紧紧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适合外科门诊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以平衡膳食、运动保健为基础,根据患者“整体观念”和“辨证实护”,构建中医健康教育手册,有助于提高外科门诊患者的依从性[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证实了在外科门诊实施中医健康教育手册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医患纠纷,缓解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不良关系,增加患者的医务人员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从术后VAS疼痛评分方面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中医健康教育手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保持患者的最佳身体状态,使患者更加配合手术,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的活动,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术中的疼痛感。
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外科门诊中尤为重要,人的七情会对外界各种事物产生的不同情感,情志异常既可诱发疾病,还会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愉悦的心情能调畅人体气机并促进五脏六腑功能的恢复[10]。对门诊患者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减轻负面情绪,维持生理和心理处于稳定状态[11]。从患者的心理状态方面显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健康教育手册后SAS、SDS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中医健康教育手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及负性情绪等。
本试验通过对140例外科门诊患者进行观察,证实了优质护理服联合中医健康教育手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VAS疼痛评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1]陈应书,赵祥丽.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45-246.
[2]王玉华,龚秀丽.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做好门诊护理工作[J].光明中医,2014,29(7):1519-1520.
[3]尚俊良,王莒生,刘春阳.从《黄帝内经》“五味所禁”理论浅谈皮肤病患者饮食禁忌[J].环球中医药,2017,10(5):572-574.
[4]龚子霞.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医学,2013,34(6):933-934.
[5]曾燕云,张丽萍.心理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的病情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7):119-120.
[6]黎瑞仪,冯美娟,罗丽丽.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151-153.
[7]段梅欣,鲁亚玲,姜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在骨伤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6(8):158-159.
[8]李红,任玉珍.中医辨证施护健康处方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与探讨[J].护理研究,2013,27(21):2284-2285.
[9]许秋群,黄双英.专科医院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与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6):159-161.
[10]麦海芬,莫汉维.中医情志护理在皮肤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2):111-112.
[11]董娜萍.中医情志护理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7(A01):42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