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的思考

2018-04-09程亚鹏

文教资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

程亚鹏

摘 要: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根据国家、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与理想信念的融合是实效性选择;坚持大学生政治理想对职业理想的统领是必然要求;坚持主体性选择对个人理想的引导是时代趋势。

关键词: 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 主体性选择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1]同时提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2]。从目前来看,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由于社会发展变化和大学生主体个性特点的变化正面临考验,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必须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丰富教育内容,紧贴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理想信念是我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二者合并使用,形成相对固定的词语,主要是指人们追求的最高层次目标和价值追求,它的概念内涵更加丰富,更大众化,易于人们认同接受。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表述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厘清了理想信念的内涵,我们就可以简单梳理出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发我们去探讨、去创新。

1.理想信念教育层次与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脱节。

理想信念的形成与人们的个体心理发展过程和社会化过程紧密相关,是统一于人生实践过程的。在过去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中,对中小学生我们过于注重近期理想、个人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而忽视长远理想、社会理想、政治理想的引导。由于中小学生认知不成熟,社会性低,对此并不能形成科学和理性的判断,仅仅是一種外在的被动接受,导致他们对理想信念有一种偏见。

2.理想教育部分内容与学生实际和时代发展相脱节。

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过于单一、陈旧、泛化,不能与时俱进,给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往往把爱国主义教育完全等同于理想信念教育,忽视理想信念教育主体的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多样性主题。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一方面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时刻注重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修养、心理和职业发展方面的实际需求,把理想信念教育与解决大学生成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的背景下,理性信念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把我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热点、生活焦点等内容进行归纳提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实践,转化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正面内容。

3.理想信念的功利化和虚无化。

由于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某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一些问题是非辨别不清,导致理想信念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色彩,他们认为只要过好现实的、当下的每一天,使生活快乐无忧就是最大的幸福,无须庸人自扰。

二、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单一、枯燥,对教育主体没有吸引力,灌输式教育方法由于主客体不对等,容易造成被教育者产生抵触,直接导致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不理想。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教育者要根据时代主题和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方式的变化,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探索新的教育路径,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与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融合。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生动阐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宣传的主旋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也将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一种实效性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处于主动定位,蕴含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容,又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筑牢人的精神支柱。”[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在论及青年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时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一开始就要扣好。”[4]这种比喻形象生动,语重心长,必将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当下中国人理想信念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也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理想信念的价值所在。《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5]因此,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每个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才能汇聚成磅礴力量,实现美好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同时,国家需要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和发展带来的红利,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理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6]可见,中国梦是源于共同理想,也将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最好诉求。因此,创新理想信息教育必须把二者有机融合。

2.坚持主体性选择对个人理想的引导。

人类活动的主体向首先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是人作为社会历史主体和人作为社会历史客体的关系范畴。人的主体性选择是人类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对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的认识。个人理想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主体性选择就是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个体放到历史发展的维度中,审视自己的价值。

在当下中国,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价值就是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当然,在越来越受到重视个体性发展的今天,不仅要强调理想信念对实现社会发展的特殊作用,而且要强调它对每一个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这也是个人理想得以实现的基础。这就要求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主体性选择对个人理想的引导,使二者在实践中形成真正的统一。

3.坚持政治理想对职业理想的统领。

政治理想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未来社会国家或政党的政治目标和发展前途的设想与规划。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政治理想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职业理想以个人利益和价值实现为目标,只有将职业理想上升到政治理想才能超越职业的限制,激发精神动力,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幸福与实现社会价值,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在以往理想信念教育中,由于方式方法单一、简单,致使政治理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受到旧有教育和社会偏见的影响,职业理想被夸大,弱化了政治理想。应该说,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与此不无关系。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政治理想对职业理想的统领,引导大学生从树立职业理想向政治理想升华,在实现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职业理想,在追求职业理想的过程中推动政治理想的实现。

4.坚持通过社会实践,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理想信念必须通过实践落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出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個实践问题。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二者的桥梁。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人们长期从事社会实践的产物。当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取得实效。

为此,时常组织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一方面让大学生体验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使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有正确的认识。比如,通过“暑期志愿活动”“大学生三下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形式,可以使大学生获得社会经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处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政治理想与职业理想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信仰。

5.加强新媒体的运用,不断开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形式。

新媒体是相对应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媒体形态。大学生最常接触的主要有QQ、微博、微信、搜索引擎等信息交流平台。新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元化、空间开放性、信息庞杂性、信息传输无障碍、使用便捷等特点,它的产生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形式。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结合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交流方式,适应社会技术进步发展的潮流,将不同形式媒体相结合,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一方面,创新推动网络育人,通过拓展网络平台如校园易班网、校园网专题教育、公众号等方式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将新媒体文化建设和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学生利用新媒体的正确引导,防止出现“异化”和虚拟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同时增强传统媒体如校报、宣传栏等的影响力,特别是要加强先进和典型的宣传报道,弘扬社会正能量,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6.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合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施教的特点,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理想信念教育服务,形成家庭与学校,教育者与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相互沟通、密切配合的模式。建立高校与地方紧密配合,高校与企业、社区互联互动,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把理想信念教育与服务社会、促进思想文化建设和个人价值实现相结合齐抓共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理想信念教育不断优化的新局面。

总之,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不断碰撞的大社会背景下,大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紧迫感,注视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15.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中办发〔2013〕24号,2013.12.23.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社科〔2014〕3号,2013.3.26.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