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昌地方长官诗文创作探析
2018-04-09花志红
花志红
摘 要: 《艺文志》作为一种承载地方学术和文化的载体,具有较高的文学文化价值。本文通过探究《西昌县志·艺文志》所收录的清代几位宁远知府与西昌知县的诗文创作,从一个侧面考见西昌地方文化风貌。
关键词: 西昌县志 艺文志 宁远知府 西昌知县 诗文创作
民国《西昌县志》是西昌市旧志中体例较完备、内容较丰富、保存较完整的一部志书,是前人留下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有资政、教育、存史之用,传承了西昌的历史文脉。其中《艺文志》收录60余位作家诗文近300篇,集聚了各个时代关于西昌的著述篇目和诗文辞赋,或绘景记胜、抒情言志、描述风俗,或书目序文记载学术,或碑志墓表悼怀人物,或地方官员策论时事,记叙和反映了西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学术源流、文学创作成就和文化发展脉络,从不同方面、多种角度提供了关于西昌这一地域的信息。
《西昌县志·艺文志》按创作主体分可以分为本土诗文和仕宦诗文;按内容分可分为风物景观类、抒情言志类、纪实类;诗歌按体裁分为五言古体、七言古体、蜀中新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文分为书牍类、碑志类、记叙类、辩论类、箴铭类、墓表类、辞赋类。这些诗文创作多层面多角度反映社会万象和文化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文化内涵,为地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基础。《西昌县志·艺文志》的作家中有几位是任职于西昌的知府、知县,他们的诗文表现出独特的地方特征和人文气息。
一、《西昌县志·艺文志》清代西昌地方长官诗文收录概况
西昌在春秋战国时为“邛都国”,汉为越巂郡,隋为巂州,唐时为南诏政权所统治,改巂州为建昌府,之后为大理地方政权所辖,至元时,大理为蒙古所灭,改建昌府为建昌路,以罗罗斯宣慰司总之,明改建昌路为建昌府,又置建昌卫属四川行都指挥司,顺治初,因明制,西昌为建昌卫。雍正六年(1728)改为宁远府,以会理州隶属,并置西昌、冕宁、盐源三县,越巂一厅隶之,西昌为宁远首县,与府署同城。
《西昌县志》记录在册的清代宁远府知府共45位,诗文收录于《艺文志》当中的有查礼、德福、牛树梅、崔志道、雷钟德。《西昌县志》记录在册的清代西昌县知县有32位,诗文收录于《艺文志》当中的有书纶、许震祥、胡薇元、李淇章。
查礼(1716—1783),字恂叔,一字俭堂,顺天宛平人。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词科,入赀授户部主事,拣发广西,补庆远同知。乾隆三十二年(1767)任宁远知府,后任四川布政使、湖南巡抚。精书画善诗文,著有《铜鼓书堂遗稿》。《西昌县志·艺文志》收七言律诗《暮春东郊劝农》。
德福,满洲正白旗监生,嘉庆六年(1801)任宁远府知府。《西昌县志·艺文志》收七言律诗《嘉庆七年冬十月游泸山》。
牛树梅,字雪樵,号省斋,通渭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8)进士及第,授四川彰明知县,民称“牛青天”。道光三十年(1850)任宁远府知府,同年西昌大地震,死伤甚众,牛树梅强忍失子之痛和肉体之伤,扶杖视事赈灾,捐资处理灾后事宜,民皆称其德。《西昌县志·艺文志》收诗《西昌地震纪变》《八月十二新晴纪异》。
崔志道,字邵方,鄠县人。光绪九年(1883)任宁远知府,“所至整顿书院,训勉生童,士习以正”[1]227,又捐廉创建育婴局、牛痘局、别立孤老院,颇有政声。《西昌县志·艺文志》收录碑志《宁远府重修泸峰书院》。
雷钟德,字禹门,号仲宣,陕西新安人。治事有常程,秉公执法。《西昌县志·艺文志》收七言律体《甲辰四月以宁远獠夷之乱被檄往会讨之即行作二首》。
书纶,字硕农,汉军籍,道光二年(1822)进士,三任西昌,升越巂厅,以廉能著称。《西昌县志·政制志》称:“所至以肃纪纲正风俗为本……尝修《西昌县志》,有抄本二卷,迄未完成,有《西昌杂咏》十余首。”[1]225《西昌县志·艺文志》收录五言律体《西昌杂咏十四首》。
许震祥,字启山,江西人。光绪间任西昌县令,在任七年。《西昌县志·艺文志》收录七言律体《西昌留别六首》。
胡薇元,字孝博,又字诗林,浙江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西昌知县,以儒术治民,以文学教士,创设研经书院,自兼山长。著有《玉津阁文略》二卷、《天云楼诗》二卷,又曾修《西昌县志》未竟(成书二卷)。《西昌县志·艺文志》收录五言律体《和书硕农丈西昌杂咏十四首》、碑志《研经书院记》、记叙文《重修西昌县南坛记》。
李淇章,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西昌知县。《西昌县志·艺文志》收录碑志《创建节孝总坊记》。
二、清代西昌地方长官笔下的西昌
地域是一個空间的、文化的概念,每一位文人从事的文学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清代官员任职西昌,在这块土地上的诗文创作也离不开西昌地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西昌自然资源丰厚,气候宜人,民俗风情古朴而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宜居之地。任职西昌的官员们很容易对这一地域产生归属感,诗文主动呈现当地山水草木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文物胜迹,反映居民的生活、活动、饮食、风俗等各种状况。
(一)对西昌风光的赞赏
书纶《西昌杂咏十四首》“情韵温雅,官师多和之”[1]225,这十四首诗分别从西昌的泸山、邛海、仙洞玉泉、火把节、郊外村落与集镇、彝族习俗、人文与物产、文士教育、天然气候等方面表达了诗人对西昌的热爱。其一写道:“数载官边邑,重来意邈绵。山川同莞尔,鬓发已苍然。政拙惭经术,才疏愧俸钱。昔时游览地,新景几流连。”[1]887书纶再任西昌知县,看见熟悉的山光水色又添新景,流连忘返。他笔下的泸山苍翠古朴、如同仙境:“泸山高不极,泼眼翠重重。壁面藏飞阁,泉流咽古松。杖藜曾望海,欹枕即闻钟。绝顶多云气,真仙或可逢。”[1]887他笔下的邛海澄澈虚净:“邛池非海水,绝底暗通潮。天影落虚净,山光随动摇。”[1]887他笔下的四季皆春,冬天寒梅自香,春天红杏争先,秋天黄花耐霜,此处“南天风倍异,满目得春光”[1]889。在这组诗歌最后诗人由衷感慨:“寒叶落未尽,庭除青草生。春风度邛海,深感宦游情。对酒看花色,迎年听雨声。西昌烟景好,不用忆蒪羹。”[1]889面对如此好烟景,就连宦游客居的外地人极易产生的思乡之情竟也荡然无存。
在春日农忙季节,作为地方长官的查礼来到宁远府治之东郊川心堡视察农事,履行“劝农”职责,写下《暮春东郊劝农》一诗:“东郊霁色映青旗,雨后乡村处处宜。十里秧田平似掌,三眠柳线软于丝。弦歌不辍川心堡,俎豆常新宋氏祠。正是农人无暇日,且同耆老话豳诗。”[1]901映入诗人眼帘的是雨后宜人的景色:十里秧田平整如掌,水边柳丝嫩绿柔软,青旗在和风下轻拂,更让诗人欣喜的是这里可闻弦歌之声,可见祠祀常新,礼乐教化深入人心,农人在田间各自忙碌,诗人快乐地同老年人聊着农事。诗歌呈现的是一派风调雨顺、盛世和乐的乡村图景。
德福在嘉庆七年(1802)冬游泸山后写下《嘉庆七年冬十月游泸山》一诗:“岁稔时和四境平,泸峰高处望边城。海明若镜潆洄出,山翠如屏蕴藉生。古刹鱼音偕鸟唱,溪林樵斧伴溪声。良游到此尘根净,但觉灵台澈底清。”[1]901在这样一个四境平安的丰收之年,诗人登上泸山极目远眺,将西昌城景尽收眼底。俯视明镜般的邛海,置身苍翠如屏的泸山,耳听古刹鱼音与悠悠鸟鸣相伴,潺潺的溪水与樵斧之声相和,不由得让人忘却世俗,尘根清净。
(二)对西昌民俗的描述
西昌是彝族聚居区,这里有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古朴、独特的文化传统,清代官员任职西昌,自然而然融入这民族风情之中。
书纶《西昌杂咏十四首》其六:“控险资雄镇,连环十二营。麾旗夷瘴散,试马野花明。春暖乌蒙国,霜来孟获城。边民传火节,犹为武侯迎。”[1]888胡薇元《和书硕农丈西昌杂咏十四首》其八:“火节炎方重,宵阑星斗低。椎牛同徼外,禄马界河西。隔岸鱼灯小,远山树虫齐。板桥支磴窄,野老惯扶藜。”[1]890这两首诗都提到的“火节”指的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
据《西昌县志·礼俗志》“岁时记”记载:“二十四日,过街梁迎川主神像巡街,观会者多自远而至。同日向晚,全县市村,燃火炬无数,大者高及丈,小者五六尺。相传杨升庵诗云: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可想见其胜概。考汉元封间,楪榆酋长曼阿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其妻阿南有婆色。忠欲妻之,南曰,能从我三事乎,一作松幕祭故夫,一焚故夫衣,一令国人遍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置火其下。阿南抽刀出,俟火炽,焚故衣,引刀自刎,扑火中。时为六月二十四日。国人哀之,故每岁是日燃炬聚会,曰星回节。面持炬游田间者,焚除害虫,有益农事不小也。”[1]288这则记载记叙了“星回节”的由来,其来源跟汉时烈妇阿南传说有关。“星回节”又称火把节。民间有关火把节的由来,说法颇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迎土神之说,迎送武侯之说,纪念汉时的阿南和唐时的慈善两位贞烈妇女之说。西昌本土作家何成瑜为此写成《火把记》一文,叙火把节的由来:“宁俗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傍晚,城市乡村各户外,悉树火炬,明耀如白日。世俗讹传,以为土主为神,乡人迎之,遂成风俗。其说不经。闻之故老,又谓武侯平蛮回辙过此,土人喜之,日夕昏暗,以火把迎送。皆无根据……火把节亦名星回节……每岁于是日燃火炬,谓之‘吊阿南。其后唐开元间,有邓睒诏者,六诏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建松明楼,因星回节,召五诏会饮,邓睒妻慈善,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臂而别……二事尚有书传可稽,皆吊贞妇。”[1]820
星回节在西昌地区是重大的节日,这一文化现象是清代西昌本土文人吟咏的題材之一,《西昌县志·艺文志》就记有如下相关诗歌:
颜汝玉《建城竹枝词》之十二“当年一死胜奇男,此日松明播美谈。引尔蛮中双烈妇,唐时慈善与阿南”[1]911。又有五言古体《星回节泸山观火炬吊古四十八韵》:“且月三八日,其节为观连。星回昉何代,名从南诏传……借吊阿南烈,借招慈善魂。烈性耻二夫,殉节身自燔……或云武乡侯,南征师夜还,秉烆敬迎照,轶事今相沿。臣忠与女烈,凭吊何后先。火节岁一举,炎方多历年。”[1]861倪星朗《星回节》三首,题下有小序云:“吊贞妇也。”三首诗所吊之贞妇,乃邓睒妻慈善,赞其贞烈和智慧:“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楼烟冷尚余哀。而今火树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一片柔肠百结回,阳为色笑暗含哀。松筠亮节明千古,莫怪当年志不灰。”“慧心早卜去难回,赠到金环隐自哀。千古人犹照亮节,吞来六诏已成灰。”[1]909
书纶《西昌杂咏十四首》其十描绘了彝族的生活习俗,以及纯朴天然的性格。“椎髻披毡毳,榛榛自在游。锅椿连袂舞,酒债计田酬。混沌齐无凿,遐荒安有忧。忘机对鸥鸟,亲近可同舟”[1]888。
(三)对西昌历史的咏叹
西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有椎结,耕田,有邑聚,”[2]2991是关于西昌居民生活最早的记述。西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司马相如“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2]3047首开西南边疆。由此可见,西昌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西昌县志·地理志》在“沿革”中记载了西昌秦汉时期的历史:“在《史记·西南夷》与《司马相如列传》有诸此国颇置吏,又秦时尝通为县之文,是郡县始于秦,而宁远即于是时设郡县,惟十余岁秦灭汉兴,旋皆废弃。至汉武帝因司马相如言邛筰可置郡,遂使相如往谕……元鼎六年,南粤既破,西夷震恐,请臣置吏,乃以邛都为越巂郡,县十五,邛都称首焉……蜀汉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巂,恣雎旋定,迄于典午,分州划县,越巂仍属益州。”[1]4
书纶《西昌杂咏十四首》其七:“汉代征西僰,穷荒鸟开道。至今诸父老,犹自待招徕。”[1]888书写了汉时开发西南边地,打开通道的艰辛。胡薇元《和书硕农丈西昌杂咏十四首》其五借邛海地陷为淤泽的传说,指出邛都历史的久远:“汙泽何时陷,相传元鼎年。”[1]890
三、从诗文记述看清代西昌地方长官的政绩
《西昌县志·政制志》在“政绩”中称赞胡薇元“以儒术治民,文学教士,所至建设学校,循循善诱”[1]229。从《艺文志》所录的《研经书院记》、《重修西昌县南坛记》也可看出其在西昌教育方面的贡献。研经书院乃胡薇元创立,《西昌县志·教育志》“书院制”云:“光绪甲午年,大兴胡薇元来令于兹。时学师相继去。胡兼摄学篆,以经学训诂为教,因鉴于县中泸峰书院狭隘,不足容多士。且他州县来学者,不得入止息。乃为添设府书院之请……刊定规例,日夕与诸生研习其中。经义治事,两有所教。一洗从来书生空疏之陋习,远近负笈从学者,络绎不绝……一时人才辈出。每试高捷者甚众。”[1]350胡薇元在《研经书院记》一文中记叙了研经书院的创建乃是西昌所处地理位置和当前国家振兴边地的必要,研经书院顺时应世,在两任太守鼎力扶持,地方人士大力支持下顺利而迅捷地建成,并对书院和学子提出殷殷希望。“夫通天下之至理者莫如经,非独贵汉尊宋,足以侈其垣也。材足以成物,略足以应变,志职足以化民成俗,而非经则不足以达之。深沉之思,蕃变之文,上溯古昔之至道,显显翼翼之微言大义,非研经不为功”[1]802。今西昌市第二中学即研经书院之后继。
胡薇元另有《重修西昌县南坛记》一文,通过记叙重修南坛的过程,展现了作为地方长官的他对国家礼制的重视:“国家制礼,直省府州县,皆得简爽坛之地,建立社稷坛。坛北向,岁春秋,月上戊日,为民祈报。”
泸峰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是西昌最早的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停闭。宁远知府崔志道在光绪十一年曾重新修缮,留下碑志《宁远府重修泸峰书院》:“宁郡泸峰书院,倾圮不任栖止,今为输资新之。经始乙酉春初,三阅月落成。凡增屋十八间,补葺二十二间。既定学规,因综为学大旨文而勒诸石。”[1]805文中分析时弊,提出办学的正面主张,要求文人士子立德、修行并加强基础学习。并题泸峰书院联:“深造有资,须借鉴源头活水;景行不远,要无愧对面高山。”此联化用宋代朱熹《观书有感》与《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对书院士子提出殷切希望。《西昌县志·教育志》“书院制”也肯定了崔志道在地方教育上的贡献:“乾隆十八年,署知府安洪德,与士绅倡捐建修……历嘉道咸同以迄光绪,院中房屋颓废,居者廖廖。虽亦延聘山长,按月课文。但每多奉行故事。有书院之名,无储才之实。自知府牛树梅及崔志道先后莅任,蒿目疚心。乃择要补葺。光绪十一年,崔公独立捐廉,发商生息,派员监修,重定规章。”[1]349
宦于西昌的地方长官对西昌政治、文化及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昌独有的人文环境与自然资源对其审美心态、诗文内容形式及风格特征同样产生了影响,二者形成了双向互动。通过诗文的解读,我们能多层面多角度了解西昌这一地域的文化风貌,为西昌文化史研究中利用方志资料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西昌县志[M].民国《西昌县志》重印本,2012.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