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整合的反思
2018-04-09陈军军
摘 要:小学数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是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难点,所以教师在本知识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已掌握知识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要充分考虑到所执教的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掌握学情,将小学高年级关于图形面积的计算整合教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从基本概念的掌握到生活数学的熟练运用。
关键词:转化;整合;图形;计算
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和认识能力已经到达较高的水平,教师在图形面积的计算整合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全面,由概念到熟练掌握,最后达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 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目标科学设计
小学高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教学内容在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单一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教案备写上教师要整合设计,将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模式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备写。第一部分、基础过关课,也就是对前面已经学过的单一图形面积计算的再次巩固课。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单一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能够把公式熟记在心灵活使用。第二部分、思维拓展课。教学内容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加大了难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单一图形,应用单一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三部分、综合实践课。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师引导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在操场上让学生计算足球场的面积。在课之前要求学生做好本节课的学习方案,准备好器材。活动课上让自己亲自去做。
三部分教学内容全面地将小学数学关于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整合成了一个模块,既有利于教师系统地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又有利用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掌握。
二、 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平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教师根据前面三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基础过关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使用自主学习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回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其次通过习题的强化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可以用二至三个课时完成。思维拓展课的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转化思想,化难为易。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多使用充分发挥使用一体机教学设备的作用。教师精心制作PPT课件,向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演示平面组合图形分成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过程,让学生从中能够领悟到组合图形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做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中小组成员合理地分工,活动实施步骤,器材的准备,记录的相关数据,最后活动结果的计算。
三、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第三部分的教学中课堂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预设的方案完成,相信学生的能力,合理引导鼓励学生去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主动探索,给足学生时间和思维的空间,要求做好记录结果,写出计算过程,进而在对知识的逐渐理解中对比解题方法的不同,优化了面积计算方法。
四、 思想转化
利用“转化”数学思想,将组合图形转化分割成已经在前面学过的单一图形后再进行面积的计算。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直观地将图形呈现,让学生先自主探索,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科学合理地引导,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五年级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在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模块整合教学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了思考数学思维的方法,强化了实践操作能力,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化。
五、 课后学生学后感
课后给学生安排布置学后感,要求学生写出在平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学习过程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在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活动课中自己担当的角色。以便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和学生成果展示更好地掌握学情。小学生写学后感开始是比较困难的,起初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学后感方案。学后感方案简单的内容包括学习内容、掌握的知识、没有理解的知识、理解困难的知识、自己对没有掌握知识下一步解决方法、对老师教学方法的意见等。在平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内容的整合教学中学习内容。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整合模块教学中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力求教学内容细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易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各部分模块教学过渡环节自然,衔接紧密。课前学生预习案设计合理,根据学情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尤其在实践活动课教学中让全员参与,多给后进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多让他们体验学习中成功的喜悦。课后写好学后感必须严格要求,学后感是教师总结提升自己课型的有利材料。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实施课堂的高效,是我们每一位教育人不断探索的课题。
作者简介:陈军军,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高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