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学试卷分析课“活”起来

2018-04-09胡光明

考试周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互动反思

摘 要:本文结合生本理念和自身教学实践,论述如何在科学试卷分析课中通过课前师生精心准备、找准师与生、教与学的共鸣点;课中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展开师生、生生互动,让课堂“火”起来;课后引导学生归类和反思,重视解题能力和反思习惯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科学试卷分析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以学定教;思维;互动;反思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试卷分析课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期末和中考复习阶段,教师都试图通过学生试卷测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并通过试卷分析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盲点”。然而,多数教师却不太重视如何提高科学试卷分析课质量的研究,认为试卷分析课就是对答案、讲题目。目前存在两种弊端:一种是为了照顾差生,将学生练习中的错题细讲一遍;另一种是为了控制教学时间,只挑难题分析。整节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试卷分析课没新意,基础较差的学生仍旧掌握不了,这样的试卷分析课是极其低效的。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结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提高科学试卷分析课的有效性,我认为应做足以下三个方面:

一、 课前师生双备,“激活”教学目标

高效的课堂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核心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想试卷分析课达到高效,师生双方必须在课前积极准备,明确各自要想达到的目标。

(一) 教师要精心备课

许多教师认为,试卷分析课没什么技巧,不用花多少心思去备课。而事实上,试卷分析课是更高要求的综合复习课,更能从学生考试所反馈的信息中准确抓住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开展最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演绎最有效的教学,必须对学情有深刻的了解,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对教学方法要精心设计。

1. 研究试卷,分析学情

首先,要分析每一试题涉及哪些知识点,考查什么能力,试题的难易,知识的切入点,如何从背景材料获取有用的信息等。其次,要从卷面上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批好的试卷做好成绩分析,统计每题的得分率,记录易错题和典型错误,列出每道题做错的学生姓名等,从学生的答题上了解学生的平时学习和对知识的把握。第三,找出答题中反映出共性的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在失分原因上是属于答题不规范(公式不写、单位不写或不统一等);审题欠缺(关键词、隐含信息的挖掘等);还是由于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表述不到位或思维和能力问题引起的知识性错误等等。通过分析,明确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還需加强和提高,在解题方法上应如何指导,学生的何种能力必须加强。

2. 明确目标,设计教法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试卷分析课的目标是:既要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升华。试卷分析课的设计必须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凸显“先学后教,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环节上,首先,要通过对本次考试成绩的肯定和表扬,提高自信心、激发参与学习的热情。其次,要对错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结合学生的层次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第三,要设计反馈练习,进行课后巩固。教师在试卷分析的备课中,要列出每道题做错的学生名单,分析这些学生做错的原因,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层次,有目的的初步确定哪题由哪位学生分析,预设在哪个关键点上学生需要帮助,应给以怎样的提示或采用怎样的铺垫等。另外还准备一份与所分析错题相似或稍有拓展和提高的速练,加以巩固和提高。

(二) 学生要认真做好课前自主订正

为了能使学生课前主动订正,课中积极参与,教师要实施必要的激励措施。我们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课前自行订正的题目,分数计入考试的成绩;对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回答解题方法正确的也计入成绩;对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或积极参与分析的,给相应的附加分(称学习态度分)。通过这种激励机制,使学生在课前自主订正、课中参与的积极性大幅提高。通过师生的共同准备,在试卷分析课中就能找到师与生、教与学的共鸣点,为提高试卷分析课的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课中师生、生生互动,“激活”教学课堂

只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在试卷分析课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课堂活力。

(一) 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为考试设立光荣榜,以PPT呈现各个层面的激励对象,评出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考试达人”。教师要大张旗鼓的表扬和奖励考试中进步快、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更要肯定他们的长处,例如:“某某同学某道题回答得非常精准,某道题的解法非常独特”等,并用一些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的语言激励学生,来营造快乐积极和兴奋的课堂气氛。

(二) 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试卷分析

在试卷分析的教学过程中,要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拨动学生的神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针对错题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层次,开展以下形式的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活力。

1. 错误解答展示与规范解答展示相结合

将解题过程错误或不规范和正确、规范的同一题可以用相机拍摄展示或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的原生态的答案直接投影,让学生比较和讨论,不但对解题不规范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更能从他人的错误中得到启示与借鉴。

2. 个人自我评价与同伴互助交流相结合

对于难度不大的题目,放手让学生来讲,采取学生轮流或自主或有目的的点名方式让学生对试题进行自我评价,并鼓励同伴提出不同意见,给予其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要适时地参与其中,在有学生提出问题时要热情回应,在学生分析问题时要适时诱导,并及时鼓励。要让学生去体验像老师一样分析问题的过程,增强自信,提高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快乐。

3. 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引导点拨相结合

对于易错或难度较大的题目,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只有学生把最想知道或最需要得到帮助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来,教师才会真正了解学生解题的障碍所在,才能以最适当方式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引导时要讲究艺术,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寻真理。教师可向学生提示问题中的一些“关键词或字”,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1 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来研究昆虫是否进行呼吸作用。O点是一个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随之改变;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碱石灰可能吸收遍地开花的二氧化碳。实验预测与分析:

(1)昆虫如果进行呼吸作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a的位置(填“原来”“偏左”或“偏右”)。

(2)随着昆虫不断地呼吸,小灯泡的亮度将。

(3)装置中指针设计成AO段比OB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作用。

这道题目的第(2)小题大多数学生写“变亮”,即使告诉正确答案,还是无法明白,我就说:“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吗?重新读题能找到我们忽视的关键词吗?”。当有学生说:“是否与杠杆有关?”我及时肯定并提示学生:“‘关键词是什么?”。通过点拨,引导学生思维,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发现带来的乐趣。

4. 试题分析与变式训练相结合

在试题分析中,只要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失时机地诱导和点拨,在学生的兴奋期内,自然会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效果。

针对具有深挖剖析意义的题目,教师应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特别是练习中碰到过的相类似的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题目,教师要举一反三,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挖掘试题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知识的巩固,提高知识应用能力。针对易错或较难的题目,教师要重视正确诱导,并应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开放的过程。

变式训练是思维拓展的较好方式,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漏洞,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的掌握而不是机械的记忆。

例2 读图回答

(1) 当出现下弦月月相时,月球运行到处位置。

(2) A处月相名称是,农历日期为。

[变式题]2013年12月2日为农历十月三十,据下图可知当天月球的位置在处位置。

5. 常规解法与“奇思妙想”、巧解结合

常规解法是解题的基础,是训练思维的好方法,而巧解可以更好地促进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提高。在掌握常规解法的前提下,适当地运用巧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在学生紧张的解答试题之后,教师要有意地作进一步的借题发挥,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开拓思考的视野。

例3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左侧容器盛的是酒精

B.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

C.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Pa=Pb

D.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Pa>Pb

为了更深刻的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我又进行拓展:

在上述条件下距液体底部距离相同(为h)的M、N两点处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最终学生提出了2种解法:

解法1:M和N两点压强是由于上方液体受到了重力作用产生。由于下方部分的液体体积相同,M点下方的酒精质量小于N点下方的水的质量,得出M点上方的酒精质量大于N点上方水的质量由此得出结论。

解法2:p酒=pM+ρ酒gh,p水=pN+ρ水gh∵p酒=p水∴pM>pN

于是我提出了极限法:让M、N同时上移相同高度,直到N点达到水面,这样PN=0,而PM>0,相当于取特殊值。

不想这反而激发了1个学生的“奇思妙想”,他假想液体可以压缩,把酒精压缩到和水体积相等,相当于把酒精压成了“水”,过程中质量不变,容器横截面积不变,体积的减少导致液柱高度减少,那么M点会等比例下降,新的M点必将在N点的下方,所以PM>PN,这个过程其实建立了一种模型,创设了密度相同的情境,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多好的创新思维呀!真是惊叹不已呀!

三、 课后归类反思,“激活”教学本质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试卷分析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以要重视解题方法的传授和归纳能力、反思习惯的培养。

(一) 课外注重解题方法的灌输和解题习惯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针对学生由于解题方法和技巧不足而引起的錯误,课外要适时地向学生渗透解题方法(直接法、排除法、推理法等)。对于学生容易失误的试题要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思考并进行错解反思,长期的积累会使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科学解题的好习惯。

(1) 审题要仔细。读题要完整,要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字”,挖掘隐含信息,要明确问题所在,信息所在,思路所在,找准切入点,避免思路混乱。(2) 答题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读错或写错一个字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如:选择题要注意是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答案,遇到疑难要仔细推敲,不要被表面所蒙蔽。

(3) 正确规范的表达。正确使用专用字、词和科学术语、化学用语和单位等。(4) 解题做到先易后难,提高得分率等。

(二) 引导学生课外归纳和解题后反思

教师除了对知识点进行多层次、多方位解析之外,

(1) 要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题目或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建立错题集;(2) 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并记录答题过程中的得与失,根据卷面的得失分情况,对自己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作简要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对策,积极寻求补救方法。通过这样长期的知识归纳和自我总结,促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和认识自己,能及时地自我调节、有针对性的学习或改进学习方法更好的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 要及时巩固和反馈

为巩固和反馈试卷分析的成果,课后要及时进行与试卷中易错和典型错题相似或稍有拓展和提高的速练,使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提高。

例如在功和能测试后,为了巩固对做功的理解和计算,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我编制了1个题目。

题目1.星期天老师在家里做家务,用水桶提水打扫卫生,桶和水共重100 N,楼梯长8 m,楼高3 m,整个过程中老师对水桶和水做了多少功?

平时除了自己改编题目让学生思考,激活思维外,还让学生课外自己探究题目改编,并相互交流。

总之,在科学试卷分析课中,只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前精心准备、课中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归纳反思和巩固提高等环节,在快乐、活跃的气氛下,科学试卷分析课就会“活”起来,教学的效果也一定会“火”起来。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育科学.“高效课堂”.中学教师,2010(4~6).

[2] 邓金才.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先学后教有效起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12).

[3]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1~6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5] 李如齐主编.洋思教学模式——洋思初中的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

[6] 郑燕.对“先学后教”方法中“先学”的探讨[J].教育导刊,2003(21).

[7] 高石林.“先学后教,实验研讨法”教学的尝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6).

[8] 强喜红.让语文讲评课活起来《中国科技创新导刊》[J],2011(18).

作者简介:胡光明,浙江省临海市,浙江省临海市上盘中学。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互动反思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