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2018-04-09吴志坚

文教资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吴志坚

摘 要: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语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及人生发展。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对于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开展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进行论述,以期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活化 教学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要在生活中寻找教育。”[1]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贴近生活,帮助小学生搭建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充分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起生活化教学理念,将枯燥、抽象的语文知识生活化,变得通俗易懂,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一、小学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语文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具有诸多意义。笔者将其归为两点:

(一)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日常教学中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学生可经历的生活背景中去。这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欲望,更主动地学习,从而把语文教学转变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内心的需要[2]。同时,语文教学生活化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语文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很快融入教学,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小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3]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便能有效发挥出优势。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搭建起通向知识的桥梁,便于学生尽快理解吸收新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并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这是优化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学目标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内容存在局限性。在新课改后要求将教学目标与生活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将这些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由于语文教师一般是根据教材授课的,授课内容有限,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需要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才能得以巩固[4]。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学中要尝试带领学生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选取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比如,在教学《秋天》一课时(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时,笔者先出示了两片黄叶:“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今天在路边捡到的两片黄叶,老师为什么要捡起这两片叶子呢?因为在我的心中,‘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那么在你们心中,秋天又是什么颜色的呢?”待学生发表看法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秋景图,并播放《秋日私语》的音乐。在柔和、轻快的音乐声中笔者为学生朗诵了全诗,然后讲道:“同学们,这首诗写得美不美?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描写秋天的诗歌吧。”

(二)布置教室,教学环境生活化。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冷冰冰的四面墙,抬头见黑板,低头背文章。如此的学习环境略显压抑、呆板,毫无生机可言。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童年时期,如此的学习环境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5]。因此,有必要改变教学环境,真正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首先,教师可倾听全班学生对改变教学环境的看法,然后综合全班学生的意见对教室进行重新布置打扮。要打破教室的原有格调,在墙壁上贴上一些花草、小动物、风景等图片,并在黑板四周装饰花边。此外,也可在教室内开辟一个“植物角”,摆上一些芦荟、绿萝、仙人球等绿植,让教室充满生机。同时,可安排学生负责管理植物,并把浇水、修剪等工作详细记录在本子上,在课堂上汇报讨论,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如此的课堂环境中,孩子们的想象力更丰富了,在了解生活的同时展现了个性,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习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是关于人物与事件的描写,均有一定的年代感。现在某些学生对这些了解得不多,认识上容易出现偏差。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与小学生年纪小,生活阅历少有关[6]。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观察者,从观察中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进而对生活有更深刻的感悟。

比如在教学《菩萨兵》一课时(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时,某些学生都不清楚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甚至对教材中红军长征的背景有疑惑。对此,教师可在教学前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搜集、阅读与红军长征有关的资料,使他们对这一历史事件、当时艰难的生活条件有所了解,课堂上就有效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观察生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个人阅历,也能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四)教学情境生活化,再现生活。

教学情境生活化是指将教师、学生及生活素材等多种因素相结合,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语言文字还原为客观的事物,使学生获得主观感受[7]。情景再现一般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采用角色扮演法,另一种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其中多媒体教学更具优势,如今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不同元素刺激学生的感官,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这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切感,也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比如以讲解《九寨沟》一课为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某些学生没有去过九寨沟。对此,笔者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九寨沟的图片与视频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九寨沟的美景,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当然,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景再现时,不能只顾着展示,还应注意对学生的语言引导,适当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在欣赏多媒体画面的同时也能带着问题思考,从而使情境再现教学法发挥出最佳效果。

(五)语文作业生活化。

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某些教师保持以往的思维观念,习惯布置抄写、背诵课文等作业。诚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知识,但是长时间会让学生生厌,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开展生活化教学要求将生活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作业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若要布置短期性作业,语文教师可安排学生观察、记录生活中有哪些助人为乐的事情、父母朋友生活中的事情及个人的情绪变化等,用语言表达出来。若要布置长期性作业,语文教师则可安排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存在的真善美现象及大自然中的现象。

比如,学生可挑选自己喜欢的植物种子,将种子种下去,每天都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做好记录。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后,再安排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汇报作业成果,这样能让学生对大自然赋予生命的真实意义有更加真切的感受。

三、结语

语文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一切教学活动只有通过生活才更有效,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就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优化教学,让语文课堂更富有活力,也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研究生活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艳.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4,25(9):40-41.

[2]王丽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14(33):126.

[3]孙海英.语文教学,源于生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思考[J].课外语文(下),2015,37(6):162.

[4]刘静.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少儿科学周刊,2014,38(10):361.

[5]相春玲.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软件(电子版),2015,16(10):12.

[6]李海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42(7):134-135.

[7]易菊宝.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2,11(10):180-181.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