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意识下的三年级片段练习策略初探

2018-04-09张长虹谢朝碧

考试周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读写体验提高

张长虹 谢朝碧

摘 要:针对习作教学“老大难”的现象,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三年级习作起步阶段的教学策略:一是在把表达方法的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和感情体验,调动其表达欲望。再仿写、运用,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素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表达。三是不急于求成,一次练习就训练一个点,或几次练习围绕一个点,让学生一练一得,有所收获。

关键词:片段;读写;体验;提高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发现读写结合、形式多样的片段练习是一把打开习作教学大门的金钥匙,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片段练习作为单项性的训练,属于专题式的,有明确目标,有鲜明的主题,每次训练均围绕一个重点展开,难度并不高,也不求全责备,所以学生易于完成。另一方面,片段练习一般不会太长,不需要花较多时间,基本上可以在课堂上就完成,有利于课堂顺利组织,学生也不会有负担感。再者,片段练习有助于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也有助于学生由点到面地提升写作水平。

那么,如何利用片段练习的这些优点,让它在习作教学中发挥大作用呢?

一、 以读导写,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每一次阅读后,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情感会有所感悟,对文章表达的语言会有所积累,对文章的表达方法会有所领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阅读为作文服务”的理念,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注意“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将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材应用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写得美的章句,学会摘抄背诵写得好的词句,日积月累,实现词汇量的增长和思维上的广泛。同时,对好的词句,要引导学生仿写练习,在仿写中深入体会原作者的表达用意和思维规律。比如可以模仿课文中某一自然段、某一句群的表达方式;可以模仿课文的写作思路、写作特点;还可以补写课文的空白处,续编结尾等。如《蝈蝈比肚子》《小鹿学本领》,引导表演的孩子加上个性化的动作,再运用拟人化的方法写出各种小动物的动作神态,习作也因而变得趣味盎然。学习了古诗《夜书所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可以更好地体会儿童的童真、稚气,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总之,教材选取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既有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还有优美的词汇、巧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奥妙并加以仿写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写出自己的佳名,写作水平定会有所提高。

二、 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写作教学要做到生活化,避免空洞说教。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到在写作中真正有感而写,避免无病却在呻吟,无感却在长叹的不良现象。学生的感从何来,当然是生活中来。学生应当适當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做的就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他们学会用一定的标准去评判生活,体味生活,思考生活。看得多了,想得多了,自然就有感了。有感则文可发也。如,我校三一班的王劼老师就带着孩子们走进茶山公园,让孩子们比赛采茶,茶叶采回去后还和家长一起炒,并且把自己炒好的茶泡来喝,孩子们亲身经历了采茶、炒茶、泡茶的经过,写出的作文也就有血有肉。要写关于活动的,就组织相关的活动或在学校开展活动前提醒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捕捉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活动后引导学生细致回忆然后写出来。

除了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外,教师要有双敏锐的眼睛,能够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去抓住素材、捕捉素材。教师首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触摸,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教师利用好所有学生易感易知易懂的地方,比如春游、扫墓、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看电影、学校运动会、歌咏比赛等等活动,还有学生在生活中深受感动、觉得委屈、无比愤怒等情绪激动的时刻,也是片段练习的好时机。

三、 一练一得,有所侧重

我们读学生作文,往往想起“单调”“呆板”这些形容词,仔细一看,原来学生习作通常用叙述性的语言,导致描写不具体。学生笔下的人物通常是“哑巴”或者是“僵尸”。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一些专门的片段练习,如让习作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小摄影师》中的对话描写很有特色,我引导孩子们诵读,让孩子们知道了人在说话的时候总会伴随着一定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这些动作神态的提示语可以有不同的位置,然后就表演了“劝爸爸戒烟”“考试考得好向妈妈要奖励”“约同学星期六一起去看电影”“家长接孩子来晚了”等几个情景,让孩子学写对话。还引导学生学会在习作中运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展现人物的特点与品格;学习让对话推进情节发展,使读者身临其境。让习作中的人物开口说话,使得文章更加生动,也使学生在想象与创造中体验习作的快乐与成功的愉悦。后来,学生在写单元作文——熟悉的人的时候,就用上这些方法,把人物的对话写得非常生动了。这样的练习不是一蹴而就,常常需要多次的反复,学生才能掌握一些技巧。学生的习作中缺乏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是学生习作不具体、不生动的原因。我就设计一些活动或现场表演一些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再写下来,如现场表演擦黑板、擦玻璃、上课偷吃东西,或让学生玩游戏、打乒乓球,引导学生注意表演者的手、脚、嘴、眼睛的动作,注意一些细节,学生通过提示,就能写出比较具体的片段了。另外,还可以就修辞手法的运用,颜色词、拟声词的运用进行一些小片段的练习,在不断地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从仿写开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细节、捕捉自己的心理,不断加强片段训练,学生的害怕习作的思想没有了,每个周还盼着写作文,表达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成绩更是名列前茅。

参考文献:

[1]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六讲.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3(1).

[2] 中华人民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作者简介:张长虹,谢朝碧,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新区文化小学。

猜你喜欢

读写体验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注重课内外读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古诗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有效的“读写”习惯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初探
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