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大豆科技》期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黑河召开
2018-04-09杨秋萍,江连洲
会议现场
2018年3月8日,《大豆科技》期刊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黑河召开。本届编委会阵容空前强大,编委会顾问委员13人,编委会委员47人,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7人,编委会委员中美国、日本等外籍编委和香港地区编委共4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前任和现任成员占编委会总人数的一半,本届编委会还邀请到国家大豆领域各行业协会组织领导和大豆行业优秀企业家加入到编委队伍中来,涵盖了大豆育种、栽培、植保、土肥、农机、经管、贸易、加工、油脂、蛋白、豆制品、种业、期货、信息及政策研究等各专业领域。
原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常汝镇先生已经81岁高龄,仍然在现任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邱丽娟研究员的陪同下,特地从北京赶到黑河出席了会议。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韩天富研究员为使《大豆科技》期刊编委会换届会议能够顺利召开,特批准将会议安排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7年度工作会议后同期举办,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鹿文成研究员对整个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全程的会务支持和赞助。
会议由编委会委员、《大豆科技》期刊执行主编杨秋萍主持。会议首先由新一任编委会主任委员、主编江连洲教授致欢迎词。江连洲主编首先感谢各位编委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特地赶到边境小城黑河出席第五届《大豆科技》期刊编委会会议。这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大豆科技》期刊的支持和对编辑部工作的一种认可。同时,也体现了各位编委专家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积极投入的态度和奉献精神。他在致辞中提到,《大豆科技》期刊上一次如此规模的编委会会议召开还是在2006年,当时是在哈尔滨市和平邨宾馆,适逢王金陵先生90大寿,全国大豆界精英汇聚一堂,《大豆科技》期刊同期召开了第三届编委会会议。转眼12年,这12年中,他作为期刊编委会历届成员兼副主编,也亲眼见证了在国家大豆产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时,在传统纸质媒体行业整体下滑的形势下,编辑部同志克服重重阻力,坚守岗位,不仅保证了期刊的正常运转,还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期刊的质量和行业影响力逐年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编辑人员的敬业和努力精神分不开,更与在座各位同行的支持和关怀息息相关。《大豆科技》期刊作为我国仅有的2本大豆作物杂志之一,对于我国大豆生产中的政策宣传、科技推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国家大豆产业政策日渐完善,国内大豆产业发展重新见到曙光,正值新年伊始,一年之计在于春,又适逢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年度总结大会之机,大家今天在这里齐聚一堂,借助行业的春风,共同为期刊发展献计献策。在各位同行的鼎力相助下,我们有信心能把期刊越办越好,在不久的将来办成一本国内外知名的行业期刊,为国家大豆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韩天富研究员致辞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邱丽娟研究员致辞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韩天富研究员、编委会副主任委员邱丽娟研究员和编委会顾问委员常汝镇先生先后致辞。韩天富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大豆科技》期刊创刊25年来,在国家大豆产业中发挥了很好的平台作用,小杂志也可以有大作为,未来在国家大豆产业发展中需要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多。目前,国家大豆产业无论在种植业还是加工业都有所好转,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农业生产方式都在转变观念,大豆信息阅读量并未减少,读者只是采取了更加便捷的新的阅读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期刊应该考虑以新的发行方式拓展读者对象,包括企业界也有大量的产品需要借助合适的媒体进行宣传,解决期刊运营资金的渠道也有待拓展。一个单位能够创办一本行业期刊,这说明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在该行业内是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作为大豆研究单位的东北农业大学和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大豆研究的科研人员最多,大豆科研成果对外发布的舞台不能没有,虽然目前作者有在SCI与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倾向,但《大豆科技》还是给中青年大豆科研工作者和基层技术人员提供了投稿和发布成果的平台。韩天富研究员当场表态,今后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所有成员将大力支持《大豆科技》期刊的工作,踊跃投稿,积极支持办刊经费,期望期刊走出国门,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大豆专业期刊。邱丽娟研究员在致辞中表态,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未来会对《大豆科技》期刊的发展给予全力支持。
常汝镇先生首先回忆了2009年《大豆科技》编辑杨秋萍向他约稿“人物”专栏的情景,老先生虽81岁高龄,但精神矍铄,记忆力惊人,一点点细节都记得十分清楚。他回忆了自2009年起前后持续几年时间,陆续整理了近现代中国大豆研究领域的诸位先辈和前辈的事迹,还表示将来还想把他从事大豆科研工作以来经历过的很多科研工作中的小故事整理出来,比如当年他们去美国考察引种时发生的趣事,以及我国自周恩来总理起,朱镕基、温家宝等历任总理都对东北大豆生产和发展有过批示,这些事他都想以纪实的形式整理出来,继续在《大豆科技》上发表。他提到,我国大豆产业得到的支持相对较少,几十年来产业发展几起几伏,作为大豆产业人员要有信心和勇气。未来期刊定位应该坚持以技术类、知识性的刊物为办刊宗旨,文章要接地气,与生产紧密联系,写与生产相关的文章,要有自己的特色,不一定要用长篇大论的文章,但要求期刊具有丰富的信息内容。
会上,主编江连洲教授就第五届《大豆科技》期刊编委会委员的产生过程进行了说明,并对新一届编委会委员作简要介绍。执行主编杨秋萍就第四届编委会期间编辑部工作向与会编委作汇报,并宣读了第五届编委会工作章程草案。与会各位编委对编委会工作章程草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对期刊未来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编委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富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李文国总经理提出,期刊要面向种源基地和大豆加工食品企业,帮助他们做宣传,减少这些企业的宣传压力和成本。同时做好科普宣传,如将农场主和其上下游客户群体结合,为品种推介把好关。大豆农业生产上下游的种子、农药、化肥等领域的内容信息需要纳入进来,扩大期刊内容的宽度和广度。
编委会顾问委员原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常汝镇先生致辞
编委会主任委员、主编东北农业大学江连洲教授对第五届《大豆科技》期刊编委会委员产生过程进行说明
编委会委员、执行主编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秋萍作编辑部工作报告并宣读第五届编委会工作章程草案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富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李文国总经理发言
编委会委员黑龙江省北大荒绿色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范志军总经理发言
编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韩晓增研究员发言
编委会委员黑龙江省北大荒绿色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范志军总经理也提出,期刊内容应该以实用为主,发表的技术要能用,文章内容要接地气,全部都是学术论文则影响力无法扩大,受众面小。最好有一部分实用性工艺研发的文章,文章不用长,能解决实际问题为好。另外,要充分发挥期刊的平台作用,通过编委会发展外延性活动,如培训、项目嫁接、专家交流等,来提高企业技术和经营水平。对服务对象可采取多样性收费标准,小企业处在起步阶段资金有限则可以少收费甚至免费,对其起到技术扶持作用,而对经济实力雄厚的规模企业可以增加收费标准,很多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实际上是非常愿意反哺社会,为行业多做贡献的,这些企业可以作为期刊办刊资金的主要贡献力量。同时,期刊营销也要有方向定位,期刊读者群的定位面要增加,扩大影响,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大豆科技》期刊。可以考虑开发电子版订阅和手机阅读平台等现代媒介手段,与传统纸媒的发行方式相结合。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邱丽娟研究员和韩天富研究员分别补充到,期刊在栏目设置上要考虑多样化,综合考虑终端知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既要有符合农业合作社读者需求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和健康知识介绍栏目,又要有产业调查、政策信息、专题报道,而同时研究生以上知识结构读者群体能够看懂的学术论文技术专栏也要有。期刊编辑部对全年要刊登的文章要做全年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稿,也可考虑与不同专业领域的单位或组织合作专刊,扩大读者范围,增加文章内容的宽度和广度。
为了参加编委会会议,百忙之中特地挤出时间赶到会场的几位编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韩晓增研究员、许艳丽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教授、王绍东研究员等也分别就期刊发展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期刊发展定位和办刊宗旨的确定十分重要,期刊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不要同质化竞争。期刊可考虑设立客座主编、特邀编辑等方式,可以每期设一个专题,或按期设立专刊、增刊等形式,可在条件成熟时在县、乡一级设立通讯站,增加稿源;设置权威政策解读栏目,设立下期导读等增强阅读引导功能,提升趣味性,读者群向大豆企业的外延企业扩展,增加目标读者群。将《大豆科技》期刊办成全球性的行业期刊,不仅面向国内读者宣传产业政策、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更要向世界展现中国大豆生产、研发、加工、企业、贸易等全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期刊作为一个媒介和平台,向世界讲好中国大豆的故事。许多编委在会议上当场决定,2018年将至少提供1~2篇文章在《大豆科技》上发表,并协助编辑部约稿、组稿,支持期刊进一步提高稿源质量。
会议最后,大家举手表决全票通过了第五届《大豆科技》期刊编委会工作章程。第五届《大豆科技》期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编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许艳丽研究员发言
编委会委员、副主编东北农业大学王绍东研究员发言
编委会委员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教授发言
部分编委因两会期间参加相关会议,或因工作需要出国、出差等,与会议时间冲突无法前来参会,但也纷纷发来邮件或短信等方式对编委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大豆科技》期刊的发展表达了深切地关注。原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理事长刘登高先生特地给编辑部回复邮件表示,感谢第五届编委会的信任,接受期刊的邀请,并愿意为刊物效力。他来信中指出,最近几年参与国际大豆产业活动,一方面使他开阔了眼界,看到西方在大豆育种、栽培、加工、储运技术方面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对中国大豆产业的自信。中国是全球大豆产业的发源地,5 000年的育种、栽培、加工、储运实践经验是人类大豆科技的基础和宝库;另一方面中国的大豆食品文化,饲料加工是全球大豆发展的强大市场动力。离开中国,全球大豆没有历史,也没有未来。中国人,中国大豆加工企业,中国大豆界科学家应该自信!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际,中国应该认识自己在全球大豆产业的地位,中国大豆食品文化在世界食品文化中的地位,中国饲料产业在世界大豆产业中的地位,放眼全球,利用自己的地位谋划中国和全球产业,实现全球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食品和饲料的安全。他建议《大豆科技》一方面扩大科技外延,除了反映大豆育种、栽培方面的科研动态和新成果,也要反映加工、储运、消费等方面的科研动态和新成果;另一方面,在反映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动态的同时,还要反映大豆生产、贸易、政策等社会经济动态,逐渐使《大豆科技》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反映大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的世界之窗。他祝《大豆科技》期刊随中国兴旺而腾飞。
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大豆的生产加工历史悠久,中国是国际上大豆进口及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大豆的科研、生产、加工、贸易等各方面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国际战略合作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国内仅有的2本大豆作物专业学术期刊之一,《大豆科技》近年来在国内外大豆产业学术交流、技术推广、经贸合作等领域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豆科技》期刊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