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daptation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新标准英语》活动设计案例的分析

2018-04-09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材语言活动

仇 娜

Adaptation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改编、适应。《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既要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要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的最根本的依据应该是教材使用对象的需要,教材作为教学资源的一种,可以进行适度的调整、改编,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新标准英语》(一起)教材是以模块的形式呈现语料,每个模块包含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含有基于主文本学习的相关活动设计,目的在于巩固核心语言的真实语用。在Unit 1中是以Practice的形式呈现范例和图片,提供语用练习;在Unit 2中多以语言训练活动、歌曲歌谣、游戏、综合任务型活动增强语言形式的显性程度。所有这些活动的形式、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较为简单,有的则存在一定的实践困难,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Adaptation”以适应学生的真实语用需求,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案例一】五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2的活动3

Read and write.

此练习是一个读写活动,目的在于通过看图仿写,提高学生运用过去时描述图片的读写能力。图1与图2是教材提供的原图,书中的范例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如何仿写,但如果仅仅借助这两幅图片做练习,语言的输出显然不够。通过读图还可以观察到,图2呈现了孩子们两种不同的活动,最终形成的语言表达形式与范例的语句不完全一致,因此教师基于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做了如下的设计:

1.引导学生看图读句子,并圈出went和 took,明确要用过去时描述。

2.补充图3,学生仿照例句书写“We went to the playground.We ran there.”巩固范例的学习。

3.观察图2,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呈现最佳的表达内容,即“We went to the park.We played football and flew kites there”,鼓励学生清晰and一词的使用。

4.补充图4,学生通过相似的书写表达,即“We went to the library.We borrowed books and read books there.”巩固强化语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思考:读写练习是小学高年级英语教材中常见的活动练习,图片多以两幅为主,输入量明显不足,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做适量的图片补充。提供的语言范例仅是一个参考,基于学情,教师应具体分析图片语境,综合考虑学生书写能力,通过有梯度的观察、交流、反馈,在有意义的复现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进而兼顾不同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

【案例二】五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的活动4

Practise.

You should/shouldn’t...

本单元的主文本是关于家规的一个对话,此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核心语句“You should/You shouldn’t...”的语用。看图说话的形式仅仅只是单句的巩固,而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家规则丰富得多,基于真实语用的考虑,教师做了如下的设计:

1.基于练习的原有图片做简单交流,巩固核心语言的学习,易于让学生加深记忆与理解。

2.结合单元话题“Family Rules”,提供学生感兴趣的绘本故事“No,David!”,通过David调皮的图片提示(如下图),帮助学生回忆故事中David的妈妈不断用“You should/You shouldn’t...”提醒David日常习惯的养成,学生们在积极表达中为后续交流自己的家规作铺垫。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You should/You shouldn’t...”讲述自己的家规,思考主文本中 Tom的妈妈、绘本故事中David的妈妈以及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会经常这样严格要求孩子,进而感悟家规的意义所在。

思考:Practise是教材每个单元都配备的活动练习,皆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旨在巩固核心语言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带领学生做完此练习,那么对于所学语言的真实语用则缺乏真实的体验。因此基于练习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编,围绕单元话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心理需求,选择有趣又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呈现,无疑会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发深度的思考,这样一个简单的看图说话练习就会变得有层次,语言的表达就更为丰富。

【案例三】六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2的活动6

Do a survey and write.

本单元的主文本是关于Smart一家讨论在中国旅游的一篇对话,运用核心语言“I want...”表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并简单描述该地的特有景色。该活动练习则是通过询问父母的想法完成调查,运用第三人称单数做汇报。但是,这个任务显然不可能当堂完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鉴于此,教师基于调查对象的调整,做了如下的设计:

1.借助课件,呈现教师与朋友的示范问答,并完成调查表格。

Jessica:Do you want to go to Hong Kong?

Clare:No,I don’t.I want to go to Kunming.I want to visit the beautiful lake and buy some beautiful flowers.

2.课件呈现教师书写的简单报告,即:Clare wants to go to Kunming.She wants to visit the beautifullakeandbuyssomebeautifulflowers there.

3.教师出示具体任务即仿照范例,完成对身边一个小伙伴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在班级分享。同时运用课件呈现完任务的步骤,并提供语言支持。

思考:做调查的任务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接触的活动练习,教材呈现的范例往往较为简单,尽管指向核心语言的运用,但是具体的实施需要再创造,需要教师的深度思考与有效设计。此活动的改编,教师给出了清晰的示范、明确的活动步骤、充分的语言支架和丰富的信息词汇,因此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调查、撰写报告、真实反馈,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了语言的学习效度。

本文选取的案例均来自一线骨干教师的课例设计,实施后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兴趣足、思维积极、全员参与性强、语言实践成功率高。而这些活动的设计都基于教材提供的内容做了一定的调整与改编,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明确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种,其提供的学习内容与形式,与实际教学的需求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要敢于树立Adaptation的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基于“用英语做事情”的原则进行灵活地改编,拓宽语言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材语言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