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趣法教学策略的实施

2018-04-08高兴梅

魅力中国 2018年5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高兴梅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逻辑性较强。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其思维能力还处于直观思维能力向逻辑思维能力转化的过程,但还是偏重于直观思维能力。因此,小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成为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运用激趣法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策略,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一、设“疑”激趣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直挂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更倾向于直观形象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之中,教师可设置一定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分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激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题,如此既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使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比如,在教学《圆》中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设置有关学生日常实际的问题,如:丽丽家有个圆形的游泳池需要重新铺设地板,丽丽测量了圆形游泳池的半径,为6米。现要铺设边长为80cm正方形的地板,丽丽家这个圆形游泳池能铺设多少块正方形地板?通过借助此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二、以“境”激趣

(一)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在小数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的情况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教學,既能加强学生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促使数学教学更加有效地进行。比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时,教师可创设“乘车”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如“一辆公交车上共有30个人,一站过后上去了3人,下去了4个人,第二站上去了6个下去了5个,第三站上去了2个,下去了1个,问公交车上还有多少人”。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加、减运算法则,并能够进行熟练的计算。

(二)游戏激趣,寓教于乐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教师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之下获得知识,这就符合游戏情境教学。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游戏教学中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勤动手、动脑,手脑结合,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时刻保持活跃状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比如, 在教学《东、南、西、北》一课时,教师可一组(人数随机)学生站到全班学生面前,由一名学生指另外一名学生,让其他坐在下边的学生进行方位描述,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使课堂气氛活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方向感,以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对方向进行准确地辨识和描述,增强学生生活的技能。

(三)故事引入,吸引注意力

故事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故事进行教学,创设故事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在听数学故事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并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探索数学问题,进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并巩固以前学习的旧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以便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难题。比如,在教学“千克、克、吨”一课时,教师预设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他们走得又累又渴,悟空便主动提出让师傅休息,自己去找食物和水。悟空来到一个水果店里,得知西瓜每千克5元,梨每千克3元,悟空一共有48元钱,在全部花完的情况下,他可以买多少千克的西瓜和多少千克的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探究这道数学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以“竞”激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随时设置一些良性的竞争活动,引入竞争机制,创设良性的竞争教学。良性的数学竞赛会激发学生的好胜之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比拼当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比如,在教学《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一课时,教师可设置“乘除法计算对对碰”“比一比,算一算”等等竞争性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出题、解题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组出题,另外一小组进行解答,看哪个学习小学回答的又快又准确,最后用时最少正确率又高的小组获胜。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懂得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学习技能,发现新的方式,以达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促使学生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以轻松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趣法教学策略的实施.新课程:教育学术版.[N].2009.(9)

[2] 李春燕.浅谈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J].学周刊.2012(22)

[3]陈建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趣法”四法.教育评论[N].1998(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