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2018-04-08杨仙锋
陈香
摘要:小学的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创新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是一个旋律,对于小学的教育研究者来说是一个使命,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可采取的策略,本文笔者将从此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原则;策略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综合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课堂成为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教师成为去引导学生们去主动学习的指引者,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更广泛的开拓思维的空间。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
当今,我国很多的小学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还处于“老师教,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加无法得以启发。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将来步入社会很难适应新环境的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求异的原则。
(一)鼓励多样的算法原则
创新意识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不要注重结果的对错,只要过程有思考和动脑就好,不必统一思路。例如,在长方形周长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算法就会有很多。同学A会把长方形周长视为四条边的总和C=a+b+c+d;同学B会把长方形的周长视为两条长与两条宽的总和C=a+a+b+b;同学C会把长方形的周长视为长的2倍与宽的2倍的总和C=2a+2b等等。
(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的原则
创新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怕犯错,不怕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质疑。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角地位,重视学生提出疑问的原则,合理设置疑问,解释疑问,从而有效激發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合作讨论的能力
《新课标》中提出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要多给学生提供主动思考、合作讨论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十以内加法”的过程中,为了让同学们有更直观的感受,每人准备5支铅笔,两人为一组,让练习分铅笔,看看有几种分法。同学们有的组分成了1与9,有的组分成了2和8,有的组分成了3和7,有的组分成了4和6,还有的组平均分,每人5支。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思考后进行讨论而得。可见,在学生们主动思考、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创新意识都得到发展。
(二)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基础,传统老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达到新课改的标准,更加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标准的需求。简单的课本知识也无法适应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后续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担任着传授学生知识的任务,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小学数学的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的同时,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层面的知识并快速吸取并熟练应用是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都具有好动爱玩的特性,所以设置一些开放式的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提高更大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游戏环节和情景教学,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才能够主动地区研究和发现它的美好。例如,在教学“十以内减法”的过程中,可以设置抢凳子的游戏,通过凳子数量的减少,参加人数的减少,来进行数字教学。
(四)合理设置问题障碍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奇特见解就是创新意识的一种体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来合理设置问题障碍,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解决各个问题障碍,更加提高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课程中,可以设定情景,设计一个操场的面积为100平方米,让同学们自己设计长和宽,学生们就会利用自身对图形面积的学习和掌握来提出设计方案,在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逐步地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五)创造课外创新实践的机会
将创新意识从思想中解放出来,在老师的指引下,将创新意识付诸到实践中,才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老师再教学过程中,应当提供合理适当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展开一场别具一格又趣味性十足的实践活动,在开拓自由的空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外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个选择的方向,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头脑风暴,对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环境相互结合,利用自己的创造力来展开一场充满趣味性的未知旅程。这不仅能够激起学生们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结语
通过多种渠道,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我国创新新时代人才储备提供基础支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为学生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米靖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J]. 读与写 ( 教育教学刊 ),2015,12(12):220-220
[2]王伟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5):118-118
[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A]. 张卫槐.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 2017
[4]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A]. 张莉.《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 2017
杨仙锋
摘要:小学的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创新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是一个旋律,对于小学的教育研究者来说是一个使命,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可采取的策略,本文笔者将从此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原则;策略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综合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课堂成为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教师成为去引导学生们去主动学习的指引者,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更广泛的开拓思维的空间。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
当今,我国很多的小学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还处于“老师教,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加无法得以启发。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将来步入社会很难适应新环境的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求异的原则
(一)鼓励多样的算法原则
创新意识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不要注重结果的对错,只要过程有思考和动脑就好,不必统一思路。例如,在长方形周长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算法就会有很多。同学A会把长方形周长视为四条边的总和C=a+b+c+d;同学B会把长方形的周长视为两条长与两条宽的总和C=a+a+b+b;同学C会把长方形的周长视为长的2倍与宽的2倍的总和C=2a+2b等等。
(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的原则
创新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怕犯错,不怕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质疑。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角地位,重视学生提出疑问的原则,合理设置疑问,解释疑问,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合作讨论的能力
《新课标》中提出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要多给学生提供主动思考、合作讨论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十以内加法”的过程中,为了让同学们有更直观的感受,每人准备5支铅笔,两人为一组,让练习分铅笔,看看有几种分法。同学们有的组分成了1与9,有的组分成了2和8,有的组分成了3和7,有的组分成了4和6,还有的组平均分,每人5支。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思考后进行讨论而得。可见,在学生们主动思考、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创新意识都得到发展。
(二)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基础,传统老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达到新课改的标准,更加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标准的需求。简单的课本知识也无法适应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后续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担任着传授学生知识的任务,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小学数学的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的同时,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层面的知识并快速吸取并熟练应用是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都具有好动爱玩的特性,所以设置一些开放式的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提高更大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游戏环节和情景教学,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才能够主动地区研究和发现它的美好。例如,在教学“十以内减法”的过程中,可以设置抢凳子的游戏,通过凳子数量的减少,参加人数的减少,来进行数字教学。
(四)合理设置问题障碍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奇特见解就是创新意识的一种体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来合理设置问题障碍,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解决各个问题障碍,更加提高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课程中,可以设定情景,设计一个操场的面积为100平方米,让同学们自己设计长和宽,学生们就用利用自身对图形面积的学习和掌握来提出设计方案,在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逐步地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五)创造课外创新实践的机会
将创新意识从思想中解放出来,在老师的指引下,将创新意识付诸到实践中,才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老师再教学过程中,应当提供合理适当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展开一场别具一格又趣味性十足的实践活动,在开拓自由的空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外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个选择的方向,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头脑风暴,对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环境相互结合,利用自己的创造力来展开一场充满趣味性的未知旅程。这不仅能够激起学生们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三、结语
通过多种渠道,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我国创新新时代人才储备提供基础支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为学生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米靖.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2):220-220.
[2]王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5):118-118.
[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體意识[A].张卫槐.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7
[4]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A].张莉.《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