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和CysC在慢性心肾综合征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研究
2018-04-08刘丽娜万廷信刘秀珍
刘丽娜 万廷信 刘秀珍
[摘要] 目的 在慢性心肾综合征(CRS)早期诊断中检测N末端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和胱抑素C(CysC)及对患者预后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00例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展开研究,将其中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的100例作为A组;其余GFR超过60 mL/min的100例作为B组,对比两组NT-proBNP、CysC、血清肌酐(Scr)检测结果。结果 ①A组NT-proBNP水平、CysC水平、Scr水平依次是(2.39±0.68)μg/L、(1.75±0.60)mg/L、(388.65±63.23)μmol/L,显著高于B组的(0.82±0.12)μg/L、(0.98±0.34)mg/L、(76.22±10.31)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II级患者的NT-proBNP、CysC、Scr水平低于III级(P<0.05),III级低于IV级(P<0.05)。I期慢性CRS患者的NT-proBNP水平、CysC水平、Scr水平低于II期(P<0.05);II期低于III期;III期低于IV期(P<0.05)。结论 检测慢性CRS患者的NT-proBNP、CysC可以明确其病程程度,同时又能对预后效果给予有效评估。
[关键词] 慢性心肾综合;NT-proBNP;CysC;早期诊断;预后评价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1(c)-0009-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N-terminal pro-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and cystatin C (CysC)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hronic heart-kidney syndrome (CRS) and to evaluate their prognostic value.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random selected in this study. 100 patients with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less than 60 mL/min were selected as group A; The remaining 100 cases of GFR exceeded 60 mL/min as group B,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NT-pro BNP, CysC and serum creatinine(Scr). Results ①The levels of NT-proBNP, CysC and Scr in group A were (2.39±0.68)μg/L,(1.75±0.60)mg/L and(388.65±63.23)μmo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of respectively (0.82±0.12)μg/L, (0.98±0.34)mg/L, (76.22±10.31)μmol/L,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②NT-proBNP, CysC and Scr in group A patients with grade II were lower than grade III(P<0.05), grade III was lower than grade IV(P<0.05). The level of NT-proBNP, CysC and Scr in stage I patients with chronic CR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stage II(P<0.05); stage II was lower than stage III; stage III was lower than stage IV(P<0.05).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of NT-proBNP and CysC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RS can confirm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and at the same time can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Chronic heart-kidney syndrome; NT-proBNP; CysC; Early diagnosis; Prognosis evaluation
要想對慢性CRS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先就要加强其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明确患者的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随着慢性CRS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在其早期诊断中联合检测NT-proBNP、CysC已经不断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前者属于心功能受损标志物,后者是反映患者肾损害、GFR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1]。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两个指标对慢性CRS早期诊断效果,以及对其预后效果的评估价值,该次研究随机抽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200例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将具体的研究情况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借用数字随机抽取的方式,将该院收治且GFR水平低于60 mL/min的100例CHF作为该次研究的A组,将同期收治且GFR水平超过60 mL/min的100例CHF作为该次研究的B组。A组中包括了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范围均在48~75岁的范围内,平均是(63.8±5.6)岁;心功能分级:25例为II级、50例为III级、25例为IV级;肾功能分级:I期30例、II期35例、III期20例、IV期15例。B组中包括了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范围均在47~77岁的范围内,平均是(64.0±5.0)岁;心功能分级:28例为II级、48例为III级、24例为IV级;肾功能分级均为I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已经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而患者自身也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有原发性肾脏病、合并有恶性肿瘤、急性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比较两组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采取进一步的比较。
1.2 检测方法
对A组与B组的所有患者均采取3 mL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后将血清分离开来,立刻展开检测。其中,借助免疫荧光法对NT-proBNP进行检测,借助免疫透射比浊法对CysC进行检测;借助LX-20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并以苦味酸尿素法检测Scr。所有的检测均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和操作方法进。
1.3 评估标准
1.3.1 肾功能分级 根据患者的GFR水平情况进行分级,其中,I期:GFR水平为60~90 mL/min;Ⅱ期:GFR水平为30~60 mL/min;III期:GFR水平为15~20 mL/min;Ⅳ期(尿毒症期):GFR水平为低于90 mL/min[2]。
1.3.2 心功能分级 患者有心脏病,但不影响体力活动,且活动后不会引起心绞痛、呼吸困难、疲乏以及心悸等症状,视为I级。
患者体力活动受到轻度受限,休息时未出现任何自觉症状,活动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但是休息后上述症状迅速缓解,视为II级。
患者休息时无症状,轻度活动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呼吸困难、心悸、心绞痛等症状,需要休息很长时间才能缓解,视为III级。
患者无法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即便在休息时也存在心衰症状,在体力活动之后心衰更为严重,视为IV级[3]。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A组与B组的NT-proBNP、CysC、Scr水平
A组慢性CRS患者平均NT-proBNP、CysC、Scr均显著高于B组CHF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A组不同心功能慢性CRS患者的NT-proBNP、CysC、Scr水平
A组100例慢性CRS患者中,II级患者的NT-proBNP、CysC、Scr水平低于III级,III级患者的NT-proBNP、CysC、Scr水平低于IV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对比A组不同肾功能分期患者的NT-proBNP、CysC、Scr水平
A组中,I期慢性CRS患者的NT-proBNP水平、CysC水平、Scr水平显著低于II期(P<0.05);II期慢性CRS患者的NT-proBNP水平、CysC水平、Scr水平显著低于III期(P<0.05);III期慢性CRS患者的NT-proBNP水平、CysC水平、Scr水平显著低于IV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3所示。
3 讨论
在临床中,CRS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发病率。患者发病之后,其心脏或者肾脏中某一器官功能遭受损害,但另一器官确无法发挥代偿作用,使患者的心脏功能、肾脏功能双双受损,致死率非常高,且预后效果极差[4]。一般情况下,CRS又可以分作5种类型,其中将II型的CRS患者称作慢性心肾综合征,通常指的是患者出现慢性的心功能不全,导致其发生持久性或者进行性的慢性肾脏疾病,该类疾病往往被认为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终末期症状。患者发病之后心功能显著减退,左室肥厚以及无症状的舒张期功能障碍,极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冠狀动脉疾病等,这些都是导致慢性CRS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早期诊断、明确患者的病情程度,对临床治疗及提升预后效果均有重要意义[5-6]。
在该次研究的结果提示,A组NT-proBNP水平、CysC水平、Scr水平依次是(2.39±0.68)μg/L、(1.75±0.60)mg/L、(388.65±63.23)μmol/L,显著高于B组的(0.82±0.12)μg/L、(0.98±0.34)mg/L、(76.22±10.31)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梁继铁等[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Ⅱ型CRS组的NT-proBNP水平、CysC水平、Scr水平依次是(2.38±0.69)μg/L、(1.74±0.61)mg/L、(386.59±64.56)μmol/L,高于单纯心力衰竭组的(0.83±0.11)μg/L、(0.97±0.33)mg/L、(76.14±11.23)μmol/L(P<0.05)。”由此可见,对CHF患者的NT-proBNP水平、CysC水平、Scr水平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诊断其发生了CRS,这对于慢性心肾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有显著的价值。其中,NT-proBNP是由人体的心室肌细胞所分泌,仅有少量的NT-proBNP通过心房肌细胞而分泌。当该指标的水平上升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的心房壁或者心室壁应力异常增加,即出现心力衰竭,因此NT-proBNP分泌量也会明显提升,从而加剧了患者病情程度[7]。因此,可以将此指标作为判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NT-proBNP无生物学活性,具有较长的半衰期,所有临床检测方面,与此同时该指标与外源性的BNP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治效果评估,可获得良好效果。另外,它与外源性BNP无交叉,更有利于心衰诊断及治疗效果。有临床资料提示[8-9],如果慢性CRS患者的NT-proBNP水平>464 7 pg/mL时,则可以提示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由此可见,通过检测CRS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不仅可以判断其心力衰竭的程度,而且还能对其预后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在该次研究的结果中,A组100例慢性CRS患者中,II级患者的NT-proBNP水平低于III级(P<0.05),III级患者的NT-proBNP水平低于IV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慢性CRS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与患者自身的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分级越高NT-proBNP水平就越高。
CysC属于碱性非糖化、低分子量的多肽链,人体所有的核细胞均可产生,处于循环状态下的CysC基本上可以完全滤过肾小球,然后被近曲小管吸收后代谢,在血液中的含量非常低,而且不会受到患者自身的饮食、年龄、性别等因素所影响。除此之外,CysC恒定的产生速率,其排除情况仅受GFR影响[10]。当患者的肾小球受到损伤时CysC水平就会呈上升状态,并且肾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患者血液中CysC水平就会越高。该次研究的结果提示,A组中,I期慢性CRS患者的CysC水平低于II期(P<0.05);II期慢性CRS患者的CysC水平低于III期(P<0.05);III期慢性CRS患者的、CysC水平著低于IV期(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CysC水平与肾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CysC水平能够有效判断CRS患者的肾损伤程度。所以,CysC指标可以作为反映CRS患者病情变化的标志物,早期诊断中检测该指标,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结果还提示,CRS患者的肾损伤越严重,体内的Scr水平越高,该指标是以往诊断中最常用的指标,但是与CysC相比,CysC的敏感性更高,且具备较高的可重复性,通过检测CysC水平来判断患者的预后效果更为简单、便捷。
综上所述,在慢性CRS早期诊断中联合检测CysC与NT-proBNP,不仅可以明确患者的心、肾功能受损程度,还能对后期的预后效果起到良好的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
[1] 武春梅,尹莉莉,徐丽萍,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含量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66-67.
[2] 徐建国,潘娅静,李钰,等.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1型心肾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7(2):93-97.
[3] 戴薇,李世云,刘聪,等.CysC与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1):65-66.
[4] 史雷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不同心功能状态下GFR下降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J].中國实验诊断学,2014, 18(10):1687-1689.
[5] 柳彩侠,卜林,孙东.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nI、NT-proBNP、H-FABP及MYO水平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7):27-30.
[6] 黎敏,刘少玲,陈永华.心肾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相关性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7):4-5.
[7] 梁继铁,郭应军.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Ⅱ型心肾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2):175-177.
[8] 王玲,俞兴群.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Ⅱ型心肾综合征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 16(1):46-48.
[9] 高志超.心肾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防治[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149-152.
[10] 李莲.血清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程度相关性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9):59-62.
(收稿日期: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