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批判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
2018-04-08施赵芹
◎施赵芹
批判性思维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这样才可以达到高中历史课堂批判性思维构建的教学目标。但是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构建难度比较大,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形成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时不能打开思路,考虑问题时不够全面,对历史事件分析不透彻,最终会降低他们的分析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做好批判思维培养工作,让高中生对这一思维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由于存在着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影响,每个人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与态度都不尽相同,也就会使得思考与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存在差异。就像林伍德说过:“教材中描绘的并非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历史学家正在努力思考的东西,当它真正地被纳入教材中推广使用时,其结果早已过时。”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对教材内容不能够“尽信”,适当地对教材部分内容提出质疑,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够为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较为“肥沃的土壤”。
新课改以后的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在一标多本的情况下,历史高考则很难直接从教材中命题,命题者往往以课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借助材料创设情境来命题。版本众多所带来命题上的难度,高考试题非常灵活,题型也新颖,考查的知识点来自书本往往又高于书本,由过去的考知识转为考能力,材料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里的材料既包括文字材料也包括图片,现在图片入题已经越来越普遍。漫画、照片历史地图越来越多地被用在命题中。从各地市模拟试卷到正式高考试卷莫不如此。对于整个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分析历史图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让学生们了解知道哪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历史性事件,还需要让他们能够深入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历史性事件,这些历史事件背后有什么秘密或者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因为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们养成爱问问题、爱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培养学生们优秀的批判性思维提供必要的成长条件。
二、推进多元教学
历史性的批判性精神就是能够让学生们对历史事件的相应观点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意识,它能够帮助促进学生们的个体批判性思维的萌发,帮助引导学生们向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让学生们能够成为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风、头脑清醒的新时代稳重青年。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位历史批判性学者,那么他不仅要具备较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需要时刻保持批判性思维的意识。教师需要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肯定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与多角度的问题思考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不断地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与自我反思意识,合理调控自我情绪与约束自我行为,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精神品质,这也就是培养学生们对待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的根本目的。例如在学习“中日甲午战争”这一课文时,教材中会讲到中日之间在此前的国内形势变化与战力增减情况,我们与日本之间的政府政策情况,还有我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的损失。在批判性思维的引导下,高中生应当能够把握日本国当时的对外意图,其国内好战势力的发展情况等,同时为后面的抗日战争部分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注重与学生的沟通
高中历史教学本质上是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沟通的一种过程,如果历史课堂上教师一直都只自顾自的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不注重与学生之间沟通。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到枯燥无味,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热情会受到打击。这样的单向交流方式中,教师不能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期望,学生在期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也会失去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对历史信息提出的疑问和批判教师也无法及时的知道,并解决和引导,会阻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建设。因此,教师只有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及时的解答,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批判性思维。对学生提出的批判,正确的要予以鼓励,错误的要予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保证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被走偏。另外,质疑才会有批判,有批判才会有创新。
四、积极拓展历史课外知识
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学生对历史教学的理解就是——死记硬背,认为自己只要把知识点熟练的背下来就行,就能通过考试了。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印象就是:无聊。为了消除这种消极情绪和印象,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拓展历史课外知识,对各种历史秘闻都应该予以了解,在学生课堂情绪有些低落的时候可以运用这些秘闻信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对这些课外历史知识进行批判和探讨,从而改变课堂沉闷的教学环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人对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度,会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应该要着重注意对学生固定思维模式的改变,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思考和批判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精神。而且在对学生的批判思维的培养时,可以降低集体教学对学生的同化,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结语:适逢新的课程改革时期,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探索实践,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尽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们教师勇于转变观念,注重指导,明确核心,就能造就一大批有批判性思维品质和能力的人才。
[1]董常梅.试论对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之探[J].成功:中下,2018(3):00142-00142.
[2]王喜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J].考试周刊,2018(21):151-151.
[3]李斌.试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