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实现高效率课堂教学
——以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模式为例

2018-06-09何丽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意识教学模式

◎何丽杰

一、前言

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要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新课程标准对“问题”的要求更高了,问题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问题教学模式并不是局限于用“问题”对教学内容作例证性阐述,也不是局限于用“问题”做单纯巩固知识基本训练,更不是把“问题”等同于“练习题”用“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以换取短期的教学效果。而是把“问题”作为出发点,把问题作为基本要素来组织教学过程,用问题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入教学;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展开教学过程;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通过问题应用、引申巩固和发展提高教学成果。

二、高中数学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笔者认为,问题是学习的动因。尤其是数学学科,没有问题也就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疑问,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会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进而促使学生发奋学习。其次,问题是学习的工具。它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问题是学习的工具,是学习的载体。学生在体验问题学习的过程中,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现问题、探究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培养。

最后,问题是创新的源泉,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的种子,是创造性学习、创新思维的源泉。

三、高中数学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几条策略

1.巧妙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于一定问题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形成。因此,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的解决途径。例:已知a,b∈R+,且a+b=1,求证我让同学们观察这个不等式的特征。有学生说它具有对称轮换性;有学生说右边的数值就是左边的式子的最小值,只要a=b时,就能得到左边的最小值受到该题的启发,“如果将变量变为三个是否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呢?”笔者借此机会发问:“如果将变量变为三个是否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呢?”即:已知a,b,c∈R+,且a+b+c=1,则有:

不等式右边的数是代入得到的,学生的问题意识顿时被调动起来了,尝试编题验证,至于题目的证明可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2.师生共讨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的阶段性目的是学生能自主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那么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并感到有某种解决的需要。例如,在讲等比数列一节课时,笔者以两个问题作为情景导入:①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②如果能将一张报纸对折50次,它的厚度有珠穆朗玛峰高吗?接下来带着问题,学生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两个实例蕴含的数学问题。由尺的长度得到数列由报纸的层数得到数列:2,4,8,…2n…。紧接着教师发问:以上数列是等差数列吗?根据之前学到的知识,能否类比出该数列的特点?至此,学生们通过类比,根据这些数字的前后特征,发现从第二项起,每个数与相邻的前一个数之比是一个常数,为此就得出该数列的定义,并赋名为等比数列。

3.教师抛出疑问,培养学生的提问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教学中,学生感到最困惑的是不知道从何处提问题,因此,教学效果会事倍功半。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让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是问题教学成功与否的核心。笔者认为,围绕数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提出下列一些问题:定义,概念是怎样引入(产生)的?它的关键是什么?定理的逆命题、否命题是否成立?公式、法则能否反用、变用?定义、概念、定理、公式在解题中的作用是什么?围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这一节、这一章有哪些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定理证明中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解决问题时是如何应用的等等。

四、结束语

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设置的问题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活动不仅应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应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不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1]方均斌.中学生数学提问意识与能力现状分析及思考[J].数学通报,2005(8).

[2]张 富.问题性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1993(05).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意识教学模式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