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
2018-04-08黄和志
◎黄和志
一、巧设疑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众所周知,受传统教育教学环境的影响,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都习惯于将自己放在主导性的位置,在一节课上机械地向学生们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而很少给予学生们主动思考探究的时间,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就很有可能会引发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厌烦情绪,使得他们慢慢地不再愿意去主动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造成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下降。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高中数学教师无论是想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还是想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都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很多学生都只是将教师所教的数学知识简单地记忆下来,而让他们去做一些延伸性题目的时候,他们是不知所措的。鉴于以上情况,高中数学教师要想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就需要不断为学生们设置一些疑问,促使他们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自己的探究能力。
举例说明,当高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指数函数相关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将问题设置穿插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比如任课教师可以就指数函数的概念进行提问,“一般情况下,函数y=ax(a>0且a≠1)则可看作是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求a>0且a≠1”。再比如可以就指数函数的性质提问,“在研究函数的时候,一般需要研究函数的哪些性质呢?具体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要怎样才能画出正确的指数函数图像呢?”等等,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二、数形结合,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般而言,空间观念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这一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数学能力。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高效率地提升学生这方面的数学能力,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对自己现有的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与创新。通常情况下,高中生们难以形成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相关数学内容的时候总是更加偏重于文字以及数字内容的讲解,而不善于借助图形来进行辅助教学,这也就进一步影响到了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把握。鉴于以上情况,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根据自己所讲的数学内容适时地将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之中,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们的数学空间观念。
举例说明,当高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们详细讲解指数函数的性质的时候,一定的文字概念性讲解是必要的,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借用图形展示的方式增加教学的效率。一般情况下,在指数函数 y=ax(a>0且a≠1)的性质内容中,当 x>0,则ax>1;当x<0,则0<ax<1,在R上是增函数,此外,当x>0,0<ax<1;当x<0,则ax>1,在R上是减函数。在对此指数函数讲解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借用图形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本中的相关数值内容以及概念意义,从而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形象的空间观念,迅速理解教师所讲内容。
三、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在数学这一学科的知识内容中,数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许多知识的理解以及问题的解答都需要借助于数值的运算,因此,运算能力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这一能力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到了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将实践练习这一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以期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举例说明,当数学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直线的斜角与斜率》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就需要在课堂练习部分为学生们出一些运算练习题目,比如“过点M(-2,a),N(a,4)的直线的斜率为则a等于多少?”,带领学生们进行练习,而在为学生们所布置的作用中也要包含诸如“求经过两点A(2,-1)和B(a,-2)的直线l的斜率”等涉及运算的练习题目,使得高中生在不断的实践练习中逐渐增强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进而助益于教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学生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探索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盲目的,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以数学核心素养为指引保证策略创新的科学有效性。
[1]魏小燕.基于核心素养思想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2017(22):128-128.
[2]刘东升.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探析[J].中学教研(数学),2017(8):1-3.
[3]陆颖.浅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以不等式的教学为例[J].新校园旬刊,2017(8):125-126.
[4]阮征,沈南山.从核心素养到学科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