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2018-04-08顾瑾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格子悬念情境

◎顾瑾

数学课堂的导入形式有很多种,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导入,关键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材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良好的课堂氛围,为高效数学课堂形成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激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下面谈谈具体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教师从课本的内容中提炼出新授课的学习重难点和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对这块知识点的注意,激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它在新授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另外当它和新授课相结合时,新授课的核心知识点、重难点等各内容,都会在导入教学这一环节就慢慢渗透到学生头脑之中,使学生能够在真正学习这些相关知识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极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当学生学习到三角中的弧度制时,教师可采取这样的导入形式:我们以往采取的角的度量方法是角度制,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即角的弧度制,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知识呢?它和角度制有什么联系呢?同学们学习了弧度角的概念以后,可以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进而处理弧长或面积等相关问题。这种导入语言非常直接,可以很快带领学生进入到所讲重点内容的认知领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利用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生疏感,让学生迅速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有效降低学生对新学知识的认知难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个单元间的知识,往往都有前后密切相关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复习导入法,让学生站在旧知识的角度,对新学内容加以认知,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建立在熟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的研究热情,从而一方面巩固了旧知识的复习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得导入新授课内容的工作显得非常自然,有助于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它的设计思路:复习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围绕新课内容设置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导入新授课。在复习的导入前及导入过程中,教师须充分发挥自身对知识体系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比如在接触到空间立体几何时,便可提前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联系平面几何的相关性质,类比出对应空间立体几何的相关性质。

运用此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而确定衔接点建立在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了解之上。二是巧设契机。复习旧知识、练习新题型、提问答疑等都只是手段,一方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内容作好铺垫,另一方面在复习的过程中又要利用各种方式的设置难点和疑问,让学生的思维暂时受到阻碍,进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灌输新知识的契机。

三、情境导入法

高中阶段遇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背景的参与密切相关,这些基于生活情境的知识接纳、情境供给、问题考察、探究能力培养等任务,均可让学生无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也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照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场景,呈现在课堂上,让课堂展示出问题情境、生活情境、体验情境等,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不觉得乏味。这种情境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作用极大,例如,在学习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设置了情景:通过飞镖游戏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又比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拿两个呼啦圈演示,在两圆移动的过程得出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直观形象引出知识。

四、悬念导入法

所谓悬念,通常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悬念导入法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一般来讲,数学中的悬念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与分析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精心准备。

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悬念的设置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围绕问题,步步深入领会问题本质,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故事导入法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故事运用到教学中,就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时,教师可通过“棋盘上的米粒”的故事来导入新课。传说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而使国王十分高兴,他决定要重赏西塔,西塔说:“我不要你的重赏,陛下,只要你在我的棋盘上赏一些麦子就行了.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1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2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8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就行了”.区区小数,几粒麦子,这有何难,“来人”,国王令人如数付给西塔.教师讲完后提问:同学们,试想一下,国王能兑现他的承诺嘛?在学生看来,国王位高权重,应该能兑现,但如果这样的话教师就不会这样问了。在教师的这个问题下,学生倍有兴趣,急于想知道答案,也就能投入到新授课中了。

总结: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及课的类型灵活地选择相应的导语方式,设计出篇篇有异、引人入胜的导语,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以求在教学过程中重重地敲响“第一锤”,从而收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参与感的教学效果。

[1]寇丽丽.如何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导入质量[J].求知导刊,2015,08.

[2]姜韬.多样导入,激活高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3,07.

[3]唐兵.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导入艺术[J].发明与创新-教研之窗,2011,07.

猜你喜欢

格子悬念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数格子
填出格子里的数
格子间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格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