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本课堂中高中学生课堂参与现状与提升策略

2018-04-08朱贵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结构化高中学生思维

◎朱贵华

一、学本课堂模式下高中学生课堂参与现状

1.高中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普遍较低 首先,学生参与形式普遍单一;其次,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不多;最后,学生参与信心不足。

2.高中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首先,在课前结构化预习上表现为忙于应付,不深入思考;其次,课堂自主学习时呆板散漫,合作讨论时没有自己的思考,展评质疑时忙于记笔记。总之,课堂听不到要领,抓不住门道。

二、提升高中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

依据高中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从是否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和利于师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提出提升高中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

1.教师层面的策略 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理念先导才能提升课堂的参与。

(1)提升教师人格素养——增强学科课堂的魅力。教师的人格素养是教师素养的灵魂。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所以我们只能用心探索,在不断反思中成长。有了健康成熟的人格才有助于教师价值的体现,才有助于提高课堂参与,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2)优化课堂教学环境——营造规范和谐的教学氛围。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在情感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而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一方面营造好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沐浴在求知若渴的学习之中,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于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之中,快乐成长。另一方面根据课程特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3)走向结构化预习——奠定浅层认知参与。高质量预习是提高课堂参与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浅层的认知参与。高质量预习过程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我们首先要从认识角度转变传统预习思维。结构化是指学习内容的目标结构化和问题结构化。其次,采取结构化预习行动策略,即走进文本完成导读预习评价单完成课后作业。

(4)巧妙设计问题工具单——促进深层认知参与。问题工具单是以问题学习为主线的学习工具,也是开展问题学习的一种系统的载体。一个好的问题工具单首先能够切实体现问题意识,逐渐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困境,不断培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出问题的主动性和发表不同见解的独立性。其次,问题工具单的问题的清晰,能够对课堂核心问题进行高效突破,保证教学效果有效落实,从而大大提升深层次认知参与水平。

(5)合理使用智慧导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传统“教”的课堂视野中,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勤奋讲授才是对得起学生、家长、学校的,殊不知讲授恰恰剥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情感、智力、思维发展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这种认识的基础是教师不相信学生的潜能。所以我们在“学”的课堂视野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天赋,关爱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学习智慧和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全面、个性发展,即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学会有效的智慧性导学,走向智慧型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

(6)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强化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建立评价机制的目的是激励小组合作,让展示对话活动实效、高效。在实践中个人展讲采用不等权重的加分机制,小组展讲采取当堂随机抽签和每周均衡制相结合的策略。每周公布小组得分情况,每月评出展示对话优秀小组。这样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展示对话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认知参与也会随之提高。

2.学生层面的策略 学生是本,追本要溯源。

(1)树立“我的课堂,我参与”的观念——唤醒主体参与意识。课堂是教与学统一的场所,因此要在课堂上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我的课堂,我参与”的理念能更好的唤醒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创建小组文化,设置小组的愿景、组名和口号,利用课前五分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适当地加入竞赛、表演、辩论等形式的活动。最后,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教具进行教学。在实践中,这些不仅可以唤醒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还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倡导大胆自信的展示自己——塑造积极乐观的性格。众所周知,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性格让他们自己调整为正向的思维方式。所以,首先倡导学生主动展示自己,更好地丰富认知思维。其次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让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感知和体验。然后关注学生差异,根据学生主动展示中的积极表现,多以发展的眼光来肯定他们,让他们在受到关注和欣赏的过程中释放学习的激情,从而逐步塑造出积极乐观的性格,真正实现让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角的目标。

(3)加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首先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口,其次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期间教师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开展群体交流,在讨论中让学生暴露问题,在交流中让学生自我发现。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关键是通过交流讨论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知上的缺陷与偏差,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

综上所述,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只有帮助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信成长,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探究者,课堂才真正成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才能真正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结构化高中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