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白鹿原》

2018-04-08马竹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白嘉轩仁义白鹿原

马竹清

(哈尔滨市艺术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白鹿原》这部约50万字的长篇小说,是陈忠实历时六年完成的代表作。1997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白鹿原》问世以来被改编成很多艺术形式搬上舞台。秦腔、话剧、电影、电视剧、现代交响舞剧……2005年,总政话剧团演出时更是一票难求,场场爆满,但同时也是争议很大的一部作品。

《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作者运用的非理性、潜意识等现实主义写作方法,让故事更加曲折,从而凸显的人物的命运的不可预料。作者通过很多看似巧合的事情,把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历史进程相连在一起。作者把农村那种传统的有神论也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这种写作手法也模糊了人与鬼的界限,显现了人性的苦难与悲剧。这样也给所写的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就如同自己的命运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控制。《白鹿原》又不像当时写实主义作品一样无添加,虽然作者也注重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但是作者也没有纯粹的客观的去还原生活。作者努力的通过很多写作手法对原有的现实生活进行重组架构,艺术加工后展现给读者,向读者展现出民族灵魂与性格的耀眼之作。

白鹿原写的是清末民初在白鹿原以白家与鹿家所衍生的社会矛盾、家族矛盾,对利益与情欲的追逐。无论是从政治文化角度还是从民间文化角度来看都有各自的代表。作者所创造出的人物也都是丰满的,他们都生在封建文化传统占主要地位的社会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也在变革的历史中沉浮,他们所承受的,所体会的都和这个历史环境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他们脱离不了现实,而作者又让他们不那么现实。

白嘉轩,仁义的硬汉子。在由林兆华执导,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担任编剧的同名话剧中一直有濮存昕扮演。白嘉轩是一个富有文化价值的人物,他所奉行的是儒家仁义至上。他是一个具有很深的封建思想的组长,他既对生活充满自己独有的想法同时他又保持着关中汉子身上所特有的朴实与坚毅。白嘉轩一直信奉仁义至上,虽然他也是一个血性男儿,但是他又保持自己以仁义思想。他为报答当年乡亲的赠饭之恩,现在每年都会用自己新打下来的麦子蒸成馍馍送给所有乡亲。白嘉轩的仁义也是白家门风,白嘉轩的父亲白秉德也是身体力行的仁义对待自己的长工,以德报怨的对待鹿三,就算知道鹿三儿子就是抢劫自己的土匪,非但没有怪罪他还依然与他称兄道弟。所有种种无一不体现出白家仁义,白嘉轩则也延续了这份仁义。对于卖地,他总是给与卖地最高的价格,不管那人是败了家党的赌徒还是孤儿寡母,他从不像其他人一样压榨他人,这也充分的体现出他富有同情心的仁义心肠。当他继任上组长后,他感觉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知道文化的重要意义,于是他就兴办学堂,宣扬儒家思想。白嘉轩不仅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而且也劝说其他人把孩子送去读书,并从经济上对人以帮助。这也说明了助学是我国恒久以来的优秀传统,儒家的仁义在我国的发展史上的积极意义。白嘉轩同情那些因一些事故所导致的贫穷,同时也同情那些浪费败家的人的家属,他尽自己的努力去周济穷人,让人们尽可能的过上正常的生活。他也相信浪子回头金不换,给那些犯错的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他对那些死不悔改的人也是深恶痛绝,这也充分的体现出中国爱憎分明的传统。但白嘉轩和他所推崇的儒学也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就如在台上中枪后垂死挣扎半天不倒一样。

白灵,可爱善良、美丽动人,同时她也对新生活充满向往,他勇敢的追求真理,向往爱情。在她身上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愿望,而是白鹿精灵的化身,她拥有种种美德。她的思想是自由的,不裹足就是她反叛意识的体现,她的出生也是不同凡响的,她的生活也是与众不同的。白灵会与男孩子一样上学读书,她的聪慧也是她在老师面前脱颖而出,虽然乡亲都很不理解,但是她却不在乎,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会做些一鸣惊人的事情。她拒绝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了逃婚她把墙挖了个洞逃走。这也写出她冲破封建文化束缚,自己选择自己的路。她是族长家的千金,是受新文化影响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她叛逆,她有自己的想法,会与封建文化的代表,她的父亲白嘉轩抗争。她也坚持自己的理念,对自己的事业付出全部,可是心灵上,身体上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身处绝境。但就算如此她还依旧不顾一切的执着,可最后换来的不是阳光而是黑暗,她满怀微笑的回到了组织,虽然她逃出白鹿原,但是她还是没有逃出命运的安排,封建社会文化桎梏着人们,让你无处可逃。白灵是美和善的化身,作者给她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甚至无一点瑕疵,可是对她的死却是悲痛残酷的,她死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内部斗争中,甚至连死都没有人为此而付出,结局却是她永远也想不到的悲痛。她的死亡令人深思……

《白鹿原》也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古典或是写实和讲话式的象征之间也存在着拼凑的无奈。”

中山大学教授李慧云说:“作者过于深情地描绘了封建帝制覆亡前后小农田园经济的这一抹夕阳余晖、古老村族的最后的宁静,这实质上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猜你喜欢

白嘉轩仁义白鹿原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祭语风中》与《白鹿原》之比较
从《白鹿原》看传统的乡村机制
仁义不过是“客栈”?
仁义不过是“客栈”?
《白鹿原》中白嘉轩人物形象浅析
儒家文化在《白鹿原》中的彰显
从主题学角度比较人物性格命运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