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2018-04-08张红燕
◎张红燕
引言: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对数学的逻辑性开始逐渐加强,学生们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并改善思维的方式。而随着初中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该被逐渐重视起来,而如何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
一、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今国际及国内的竞争正在不断加剧,人才成为决定国家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人才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初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创造性思维可以深度开发大脑潜力 思维能力是人的大脑所具有的的独特能力,人们通过思维和思考来进行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而创造性思维在思维能力中就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大脑的潜力开发。
2.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质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数学作为逻辑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的作用是最有力最直接的。在这一时期对通过培养其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质,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创新发展都有很大助益。
二、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
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应该着重强化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训练。
1.加强求异思维训练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学生形成固化思维,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在布置训练题时教师应该侧重于阶梯型深入,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通常可以通过将一道题目进行多次转变,摒弃传统的单一训练式的解题思路,而不断进行开放式的变式训练。比如在解方程3(2000-x)-3(1999+x)=2时,如果按照常规解题思路,应该先去括号再进行整理,随后求解。而方程中数据的复杂性会导致求解过程较为繁琐,为求解过程中增加了困难。所以不妨对方程式再多加观察,寻找一些另外的解题思路,其实不难看出1999和2000之间的微妙关系,而通过将“1999”转成为“2000-1”之后,方程式的求解过程就变得简单了许多。这就提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教师要结合运用求异思维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注重发散性思维训练 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们通常会选择运用一题多解的方式来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寻解题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在解题时的灵活变通和创新能力。
三、互动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其理念引导下,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已经开始逐渐取代过往单调枯燥的罗列式讲解。通过互动式体验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体验式教学主要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由学生参与动手创作,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并允许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授课方式。比如说,在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当教师将计算方法教给学生以后,可以补充一些问题,如:操场上的树,树干的形状是不是圆形的呢?那怎么才能计算树干的横截面积呢?然后鼓励同学互相讨论,踊跃发言,并最终寻找出最合适的答案。课后,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去找一棵树,用经过讨论的答案让学生亲自做试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还能使学生能对知识强化记忆。生活中这种可以用在教学上的数学材料还有很多,毕竟数学知识本源就在生活,最终还是要为生活而服务的。
其次,教师在教授概念理论时,也可通过一些小道具来协助教学,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拿出课前就准备好的图片,现场进行对书本中概念的证实,比如说:通过对折观察两个底角是否真是互相重合的,进而证明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的理论。
结束语:综上可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在授课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当策略引导学生探索新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不再墨守成规并突破固有的答题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互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创造,鼓励学生勇敢表达所见所想和所创造,有效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需要经过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充分结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建适宜的学习环境并给予学生积极引导,使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创新。通过对数学知识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的强化记忆,还能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1]刘南强.浅论初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2011
[2]王永坤.浅议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教创新,2013
[3]新课程该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5
[4]吴健.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徐海青.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