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二孩”政策下对“大孩”行为与心理的研究
2018-04-08董天昱
文 董天昱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2015年全面实施的“二孩”政策,关乎每一个完整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要生“二孩”并非只要父母双方面的赞同就行,家庭中的第一胎幼儿作为一个完整人而言,他也有权干涉父母是否生二胎。在享尽了家人的百般宠爱后,又猝不及防地感受到家庭结构发生的变化,想到将要有人与自己分享这份爱之后,大孩容易产生抗拒、失落、焦虑等负面情绪。作为家长、教师,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幼儿接纳家中的新成员,同时又能够对两名幼儿做到不偏不倚呢?笔者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二孩家庭中第一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聚焦家庭、幼儿园教育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思考,总结出一些帮助第一胎幼儿做好角色转换及心理辅导的策略。
二、二胎家庭中“大孩”行为、心理变化的原因分析
(一)亲子关系中大孩的动作、心理变化的分析
1.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偏向性
随着“二孩”的诞生,父母将更多的精力、时间都倾注在了“二孩”身上,对于“大孩”而言,受父母的关注程度便会随之降低,这种可见的落差势必将会带来心理上的影响。例如,一名5岁的女孩,家中迎来了“二孩”。由于平时只有父母两人照顾孩子,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倾注于“二孩”身上,“二孩”的哭闹声使她产生了焦躁的心理,只要一看见妈妈给弟弟喂奶、换尿布,她都会以大声尖叫的行为进行抵抗,认为妈妈只爱弟弟,想以此来获得一定的关注。而且原先的睡前故事时间也因为弟弟的到来而推迟了,所以,每天晚上女孩都会在床上大哭一场,她的哭闹也会影响到弟弟,在两人一起哭闹时,妈妈总会严厉地批评她,此时的偏向性再次出现。出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总会偏向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使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落差,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随之便会对弟弟妹妹产生嫉妒、怨恨等心理。《幼儿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幼儿的情绪极易波动,情感非常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而敏感期的幼儿更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理论,在独生子女阶段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突出,他们不能很好地将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于是,在“二孩”来临的特定环境中,加之父母的偏向性,就容易刺激大孩的内心世界,使得大孩的心理、行为动作变得极端起来。
2.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对大孩缺少依恋关系
依恋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在安渥斯的研究中,得到了三种亲子依恋的类型。其中,安全依恋型的幼儿在父母离开时会出现哭闹、焦虑等现象,转为“非安全依恋”。依然是那名5岁的女孩,当爸爸将她送进班级后,原先总是开开心心入园的孩子,连续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抗拒入园,并伴随着哭闹:“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当教师接过孩子将她抱起来后,她一边紧紧地抱住老师,一边仍喊道:“妈妈,我要妈妈!”教师安慰她时,女孩边哭边说:“妈妈被弟弟抢走了,我要回家把妈妈抢回来!”原来她的转变是从弟弟刚进家门的那一刻开始的。之前都是妈妈接送她的,现在一下子感觉到自己“失宠”了,她不愿亲人离开。从这些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缺少安全感,认为是弟弟“抢”走了妈妈,她内心的焦躁、急切,暴力倾向有可能因此而萌发。
(二)师幼关系中“大孩”的动作、心理变化的分析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他们的活动重心就从家庭转移到了幼儿园,同时幼儿的言行会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教导。
作为一名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幼儿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较细致地观察幼儿的行为,并进行分析。如今,“二孩”家庭的数量逐日增多,对于“二孩”家庭中的幼儿,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据某幼儿园的精确统计,在园的幼儿总人数为461人,“二孩”家庭的幼儿人数占总人数的21%,而新一届小班中“二孩”家庭还在增多。
教师在交流中发现,很大一部分“二孩”家庭的幼儿都会有不愿入园、吮吸手指等现象,脾气也越发暴躁。例如,晨晨的妈妈刚生了一个小妹妹。入园后,他对老师的关心总是表现出不耐烦,与老师交流时紧皱眉头,还不断咬指甲。一次户外活动中,一不留神,晨晨便从老师的视线中消失了,当找到他时,他一人蹲在墙角,裤子也尿湿了。问其原因,原来他想一个人回教室小便。晨晨的行为具有代表性,符合弗洛伊德所提出的退行现象,即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自己比较稚嫩的想法来满足某些欲望。他的这些行为反映出他的内心需要得到他人关注,由于语言发展尚未成熟,只能通过动作来表达内心的需求。
三、“二孩”家庭中“大孩”的行为、心理变化的解决方法与策略
(一)家园沟通,引导家长建立亲子安全依恋关系
作为家长,要公平地对待两个孩子,做到不偏不倚,合理安排两个孩子之间的时间与空间,也可以通过与“大孩”协商,激发其责任意识,鼓励他与父母共同照顾“二孩”。下面分享一则真实的案例:馨馨的妈妈三个月之前刚生了二孩,最近在家中,馨馨只要一看到妈妈给刚出生的弟弟网购的纸箱,就会将纸箱藏进自己的房间并悄悄地拿出纸箱中的物品,放在自己的柜子里。问其原因,馨馨总是会说:“你不经过我的同意就给弟弟买东西,弟弟有的,我也要有。”针对这一问题,老师首先与家长分析了幼儿的言行。作为姐姐,馨馨认为自己也有知情权和做主的权利,在给弟弟买东西时,需要经过她的同意;看见妈妈只给弟弟买了东西,馨馨的心理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反映到行为中。老师给馨馨妈妈的建议是:可以在下一次购物时与馨馨共同购买弟弟的物品,并由馨馨在家长的帮助下合理选择、付款。同时,家长也要做到不偏不倚,给弟弟买东西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馨馨最近的需求,帮助馨馨购买近期所需。圣诞节时,馨馨高兴地跑来告诉老师,自己送了弟弟一个礼物,同时也收到了妈妈为她准备的礼物。
作为家长,要定时与“大孩”进行交流,引导他们通过语言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通过发脾气、暴力倾向表达情感,不能忽视对“大孩”的关爱,要维持与“大孩”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
(二)在园时,教师通过各环节缓解“大孩”的行为、心理变化
1.游戏中,缓解“大孩”的行为及心理变化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娃娃家”是大部分幼儿感兴趣的角色游戏,在游戏中,他们享受着扮演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乐趣。利用幼儿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增加哥哥姐姐的角色。在游戏开始前,先引导幼儿明确当哥哥姐姐的任务,应该如何去照顾弟弟妹妹;游戏过程中,教师适时介入,激发出幼儿对弟弟妹妹的关爱,同时引导扮演爸爸妈妈的幼儿权衡对两个孩子的爱;游戏后,可以请玩“娃娃家”的幼儿说一说在游戏中的感想,自己对弟弟妹妹进行了怎样的照顾,还有哪些做得不足,通过自我审视,从而有所提高,增进他们与弟弟妹妹之间的情感。
2.开展“大带小”的实践活动
“娃娃家”游戏的开展,无法满足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对弟弟妹妹的关爱。针对幼儿的行为、心理变化,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第一胎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在集体中,从生活、技能上给予弟弟妹妹帮助,如:午睡前、后,帮助弟弟妹妹穿、脱衣服;教弟弟妹妹折纸、画画;午餐后,牵着弟弟妹妹散步以及在成人的指导下帮忙选择、购买弟弟妹妹的生活用品等,增进与年龄较小的孩子之间的情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进而延伸至家庭中,让“大孩”更加愿意照顾弟弟妹妹,与弟弟妹妹融洽相处。
幼儿的行为、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二孩”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大孩”的心理健康,用平等的爱去对待家庭中的两个孩子。家园共育,培养孩子们的友爱精神与责任意识,才能让兄弟姐妹间和谐相处。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