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4-07黄雪莉

中国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黄雪莉

【摘 要】随着我国惩治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防治腐败的最有效途径,制定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工作中,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单位的各种经济活动,以人才为基石,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财务内部监督工作。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范制定本单位的财务工作流程,从源头上防范财务腐败和风险的发生。本文从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相互制衡、严格执行部门批复的预算、严格用制度管理等4个方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分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预算管理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已近4年时间,该规范的执行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了依据和规范,可以说该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起到了其极重要的作用。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规范财务内部控制,不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尽可能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施行是单位内部管理、廉政建设、各项经济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财务内部控制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的公职人员认为财务内部控制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是财务部门的职责,除了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外,与其他部门的人员无关。由此可以看出单位职工对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单位负责人也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在他们眼里除了单位的前途和发展,内部管控没那么重要,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更有甚者,有的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内部控制产生反感情绪,认为财务内部控制是对领导的制约,不愿彻底执行。一些别有用心的财务人员借口财务信息保密制度,不让单位职工了解财务过程,更不用说群众监督、全员参与。除财务部门外的其他部门的职工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也没有尽到财务监督的职责。

2.不相容岗位没有做到相互制衡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编制少,常常是一人身兼数职,除了出纳和会计由不同的人担任外其余职位都是兼职,经常会出现一人双岗、一人多岗等现象。如出纳兼做政府采购申请、记账、入库等工作,会计兼做收付款业务等。由于一身兼数职,没有监督机制,一些别有用心的财务人员或单独、或与单位负责人狼狈为奸,舞弊行为时有发生,财务人员成为职务犯罪的重灾区。

3.对预算编制工作重视不够和预算控制不严

预算编制内容粗放,只到类不到项目,是一个粗放的收支计划。比如某单位上报的预算:某某部门办公用品5万元、办公室维修费20万元等等,预算没有细化。预算批复不及时,下达晚、执行慢,也会影响年度预算的执行,比如今年某单位一个项目的维护费到十月份才拿到财政局的批复,这给执行单位造成了工作被动,给工作任务的完成造成了障碍。由于预算编制粗放,没有做可研工作,项目漏报,容易发生超预算支出和无预算支出的现象。因此造成追加、调整预算多次,对预算的执行大打折扣。

4.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领导不重视,财务人员抱怨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实施。领导权力凌驾制度之上,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经常出现领导“我说了算”。一些单位管理松弛、秩序混乱甚至发生严重违法乱纪现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易导致权力腐败,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往往会使一些人滑向腐败的深渊。某些单位的负责人利用自己的地位、作用和权力凌驾于组织之上,向组织和上级讨价还价,为所欲为,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

三、财务内部控制改进的方案和对策

1.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突出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可以说是极为薄弱,一些单位负责人对财务管理更是一知半解,对财务内部控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财务管理和监督职能难以发挥作用,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发挥实效。因此,我们要对各部门的干部职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培训,让各部门的干部职工认识到自己在单位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他们参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单位财务管理的全部流程,更进一步掌握财务管理的业务知识,做到每一位职工对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流程了然于胸;建立干部职工参与管理的鼓励机制,使各部门的干部职工都积极参与到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中,使他们与单位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单位产生认同感,增强单位的团队精神。

要使全体干部职工都参与实现控制目标的活动中,首先领导要做到带头参与并动员和激励职工参与;扫除职工参与者的各种障碍,包括组织障碍和思想障碍;为干部职工参与创造条件;要做到全员参与,必须正确对待所有职工,扩大职工的自主权,增强职工的主动性,实现全员参与,实现自己管理自己。

2.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相互制衡作用,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行政事业单位的计划财务部门是单位中重中之重的部门,一旦外化出来,不受监督,便有可能脱离人民及法律的控制,必然是腐败现象严重蔓延的地方。因此,单位内部的监督对实现控制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如何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相互制衡作用?首先要建立单位财务内部定期报告制度,做到内部财务信息公开,针对内部财务控制运行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财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面向单位内部定期公开财务运行的相关信息,自动接受全体职工的监督,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财务内部控制的促进和监督作用。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财务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对固定资产的台账记录,要定期不定期地由没有直接参与管理经济的人员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正确性进行检查,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通过追责问责,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不断完善。其次是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他人或其他部门监督和制约。要做到这些要求必须对每一项业务不能完全由一人经办;钱、账、物分管;有健全严格的凭证制度;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要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的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才能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使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简而言之,授权和执行的职务要分离;执行和审核要分离;执行和记录要分离;保管和对记录要分离;保管和核对要分离;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要分离。只有这样在单位和各项财务活动中才能形成互相牵制和制衡机制、明确职权,落实责任、业务授权、严格会计操作规程和凭证制度,防范于未然。

3.严格执行部门批复的预算

首先预算编制内容要细化,预算编制尽可能准确,做到合理安排支出,支出有底,不擅自调整预算科目和预算项目。其次预算执行中,除政策性因素外,部门收支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

除了日常开支外,各项目的预算编制都要做好可研报告,要打破过去那种预算编制内容粗只到类不到项目的陈旧思想;在部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如果本单位不具备编制的资质,如办公楼的建设,从立项、可研、初设、实施等都要请具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做好项目设计,提高项目的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预算编制不只是一个粗放的收支计划,而是一个资金支出的一个总体规划、总控制,既有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预算批复不及时,下达晚、执行慢,也会影响年度预算的执行。因此,预算要细化,要严格执行部门批复的预算,不随意调整预算或追加预算等现象。

只有预算编制内容细化,有的放矢,预算才能准确有效,才能严格执行,项目才能不漏项,也就没有追加资金的必要。一但批复预算,就要严格执行。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权利正确行使,必须把权利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對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1)要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切实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才能降低领导的权利,制约单位负责人的腐败行为。因此内部控制制度中要列出行政事业单位权力清单,行政事业单位从上到下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要编制权责清单,各部门都要编制运行流程图,要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要进行重点监控。

(2)制度的落实,制度得不到落实,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及时贯彻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部门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观念,做到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结合各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制定本单位财务内部制度清单,配套完善各项财务事务办理的规章制度,对每一项相关财务事项要有具体要求,用规章制度予以明确,以便照章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完善内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品质素养。完善财务内部监督,做到全员参与,提升财务内部监督的作用,一切经济活动以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为基准,按规范的财务工作流程进行,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遏制腐败不良风气的滋生。维有如此才能维持行政事业单位的平稳运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玉.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商业经济, 2013(11):47-48.

[2]郑娟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6,6(29):72-73.

[3]薛杰远,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4,(12).

[4]任荣锋.基于内部控制 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财 经界(学术版,)2016,(16):255-348.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