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与建议对策

2018-04-07江一洲

中国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金融监管金融风险

江一洲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科技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目前国内外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主流应用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部分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之中。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推动了金融行业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减少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对于信息安全的监管保护不利,加剧市场不稳定性等。这就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必须时刻关注市场,与时俱进的推出符合市场动态的管理机制,增强人才储备等,在金融科技的发展中管控好风险。

【关键词】金融科技;金融监管;信息安全;金融风险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理念的深入和科技水平的上升,各类高科技金融产品雨后春笋般出现,金融科技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引起了业界人士和广大用户的广泛关注。据高盛集团预测,在传统金融業至少有6600亿美元正在转移到金融科技领域。毕马威的最新报告显示,本年度第二季度有超过84美元被投入到金融科技领域。如何发挥金融科技独特的优势,如何通过有效监管引导其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成为了各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金融科技的概念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融科技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内外对其尚无准确定义。金融稳定理事会将其定义为“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而以李光磊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认为:“Fintech”一词是金融的英文表述finance与科技的英文表述technology的合成,本质则是新兴的互联网或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高科技开展普惠的面向大众的金融服务。但不论哪一种表述,它都蕴含了一个核心: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与利用,把金融与科技相融合,利用新兴互联网科技技术改造和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模式。

二、主要技术类型

1.大数据

大数据指因其信息量过于庞大而需要创新处理模式才能进行分析利用的信息资产。通过对所储存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得出更具有洞察力的结论,将其创造出新的价值。近年来,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金融业务向精细化发展,具体体现在市场营销、业务场景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2.云计算

“云”是互联网的一种形象比喻。云计算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云计算以其资源库的广大和其在各种终端都可以提出需求获取资源的虚拟性,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高效和便利。现如今,云计算和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其资源的自动配置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高效的平台管理也降低了金融服务运营成本,促进了金融服务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

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对如何延伸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开发研究的新科技。在金融行业合理运用人工智能,可以使得用户体验到更加智能的信息交互技术,也让金融决策更加理性,如快速发展的智能投顾。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时代变化进行自我更新升级,不断完善信息处理和模拟准确度。

4.区块链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运用这一技术最成功的就是数字货币——比特币。区块链以其去中心化的特点显著降低了中心维护和优化的成本,是记账方式的革新。并且信息双方同步且不可篡改,有效阻止了赖账行为。

三、金融科技面临的挑战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疑为金融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却也引出众多的挑战。

1.是金融科技的监管困难

虽然有观点认为金融科技只有在不被监管的环境下才能发展,但是从国际上来看,并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对金融业务不实施严格把关。只有在一个有规则的环境下发展,才能有利于行业的未来。目前,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相关监管机构很难快速更新行业新知识,难以培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难以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同时,确保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去中心化等模式使得行业门槛降底,增加了行业管控难度。由于我国长时间金融供给不足,直到金融科技的出现才兴起大量的新兴业态,如第三方支付、众筹、智能投顾等,基于这样的情况,许多金融科技企业并无雄厚的资金支持,依旧可以毫无顾忌地进入市场,并运用大量的信息化处理手段进行交易,这样难以有效保存交易的物理账面,为监管及税收增加了不少难度。

2.金融科技在削弱了传统金融服务行业地域时间限制和提高金融行业服务效率的同时,却加剧了金融行业的信息安全风险

运用大数据等手段,相关企业可以大规模获得用户数据,信息泄露风险高度集中于一个个体,使得风险高度集中,一旦发生问题,不再只是简简单单的数据丢失,而是会危及客户人身隐私、企业产品信息甚至威胁企业经营安全的重大问题。在当今世界上,网络黑客攻击事件屡见不鲜,网络金融犯罪对于金融行业具有足够的威胁风险。而现在部分企业对于客户私人信息保护意识和措施不足。传统金融机构对于信息保密重视程度远高于金融科技企业,却依旧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这更加要求金融科技企业完善客户私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严防黑客侵入盗用。

并且,金融科技也容易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金融科技使得金融行业有了全天候的服务能力,延长了外部突发事件的冲击时间,势必更加考验金融科技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另外,效率的提高容易加快风险传导速度,如会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波动,其智能投资顾问和风险管理算法会加剧羊群效应和市场共振,导致同一时间段的大量资金流动。此外,更多风险客户的引入也会加剧这种不稳定性。在传统的金融机构运营模式上,大多数客户都是原金融机构的长期客户,金融机构和这些人群对于彼此大多有充足的了解,也有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而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导致客户来源更加混杂,风险承担能力不一,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可能会加剧市场波动。

四、金融科技的发展建议

当前是金融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只有监管得当,才能使其拥有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科技相关行业不应当排斥监管,而应该更加积极地响应监管部门的相应政策,加强双向沟通,通过加深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环境和健康发展。我国的监管机构一是应当密切关注如区块链等新兴金融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的沟通,不断完善自身监管机制,保持对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二是要在增强相关专业人员配置的同时,提高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有效性,同时调整心态,不能一出现问题就直接叫停,如证监会以监管函的形式叫停“招财宝”的违规拆分,这样一刀切的做法有助于管控潜在风险,但并没有建立一个系统长效的全面机制,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帮助不大,所以相关部门应与时俱进的建立监管机制,使其在可靠的监管下健康发展。

我国也应密切关注国际上最新监管动态和趋势,借鉴国际上的经验。世界上不少国家或地区在先明确金融科技业务本质后,确定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科技发展进行研究和监管,比如英国设立了金融行为监管局,韩国设立了金融监督院,新加坡设立了金管局,香港也有金管局和香港证监会等机构。同时应该积极探索监管方式,采用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措施来结合国情应用。比如较为常用的“监管沙盒”,是指通过提供一个缩小版的真实市场,允许企业对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大胆尝试,及时发现并规避产品缺陷与风险隐患,以及创新指导窗口等,及时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对国际先进经验的学习应用,来提高国内监管水平。

管理部门也应加强企业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企业对于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重视程度,建立信息防火墙等信息保护措施,对于调取用户信息进行全程监管,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事件频频爆出,引发了大众对于监管部门的不满,也让人们有了很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新思考。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信用黑名单,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等方式,对于恶意泄露客户信息、有犯罪记录的的企业法人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行业禁入,净化金融科技发展环境,加强消费者对于金融科技的信任。也应加强对于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教育与普及,让他们提高辨别金融科技产品真伪优劣的能力,减少“羊群效应”,减轻市场波动。

参考文献:

[1]蔡元庆, 黄海燕. 监管沙盒:兼容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的长效机制[J]. 科技与法律, 2017(1).

[2]李伟. 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J]. 中国金融, 2017(8):14-16.

[3]李文红, 蒋则沈.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J]. 金融监管研究, 2017(3):1-13.

[4]马克?卡尼, 宋晶, 宋莹. 金融科技的发展及影响[J]. 中国金融, 2017(14):9-11.

[5]丘邦翰, 胡志宏. 金融科技对金融风险管理影响之探讨[J]. 海峽科学, 2017(5):76-78.

[6]王广宇, 何俊妮. 金融科技的未来与责任[J]. 南方金融, 2017(3):14-17.

[7]严圣阳.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状况浅析[J]. 金融经济, 2016(22):156-158

[8]易宪容. 金融科技的内涵、实质及未来发展——基于金融理论的一般性分析[J]. 江海学刊, 2017(2):13-20.

[9]张兴. Fintech(金融科技)研究综述[J]. 中国商论, 2017(2):17-20.

[10]中曾宏, 宋莹, 毛瑞丰. 金融科技的影响[J]. 中国金融, 2017(4):11-13.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金融监管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