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究

2018-04-07董宗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优秀生差生初中生

◎董宗仁

当今社会发展之迅,未来社会要求之高。新的社会发展目标要求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否则将会被这个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社会所淘汰。想必现在社会的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这种改变仍在永无止境地继续。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显得十分必要,接下来我将谈谈几种行之有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果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也不高,达不到老师所期盼的教学目标,这是每个老师都不愿意看到的。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可以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促进学生热爱信息技术有很大帮助。老师要研究和揣摩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初中生目前的年龄特性,合理地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比如,打字教学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学生第一次练习还充满着新鲜感,时间久了,那份新鲜感就会消耗殆尽,随之带来的就是乏味、无聊,学生也不愿花时间反复练习,这时老师可以在每台电脑上安装打字游戏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键盘,进行指法训练,并且能够较好地提升打字速度。一节课有45分钟,如果一直让学生马不停蹄地做文档、做表格,学生会感到疲劳,渐渐地心不在焉、昏昏欲睡,一节课的好多时间都被荒废,做出来的文档和表格效果更不会好。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室便利的资源,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给学生放一两首放松心情的歌曲,或者放映一个简短的学生感兴趣的小视频,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而且会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期待着再去上信息技术课。

二、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它不同于语数外等这些靠理解、靠记忆的学科,它考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出一个“作品”。目前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完整地为学生演示一遍,告诉学生怎样插入图片、设置边框底纹、设置页眉页脚、怎样设置图表、怎样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老师讲解的非常透彻,学生只要照着“葫芦画瓢”就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它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更长远的学习和发展。老师应该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老师给予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多让学生用鼠标点一点、试一试、动脑想一想。老师大致地讲述给学生word和Excel页面的大致布局和功能选项,以及一些常用的设置方法,其他的让学生大胆的去进行探索,怎样设置文本框、怎样在文档中插入日期、怎样插入链接……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去完成,从而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巧妙分组,优生帮助差生共同进步

老师要认识到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每个人生而不同,下发一项任务,学生完成的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十几分钟或者几分钟就完成了,但对某些计算机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当学生有问题都请教老师时,老师肯定不能照顾到全班所有的学生,这时老师可以把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一个优秀生带两个差生,优秀生把任务完成后接着去辅导和帮助两个基础差的学生,优秀生带动差生,差生促进优秀生。这样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那些学得好的同学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消除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使所有学生各得其所。同学之间也相互增进了感情,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接着把合作交流应用到其他学科上,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小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运用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竞争、竞赛中进步

合作是很重要的,但竞争对学生同样重要,合作使人进步,竞争使人进取。初中生的好胜心都比较强,在学习方面喜欢与别的同学进行竞争,老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信息技术课上多举办一些竞赛,比一比谁做任务做得快、做得好,老师要注意观察那些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他们的成绩一种肯定,因为初中生对老师的评价尤其在意,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网把较好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学生,同时加以表扬鼓励,这不仅对该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会激励其他学生去进步和进取,在这样的竞赛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会由被动变主动。

结语:总之,初中信息技术老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积极关注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提高初中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其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立足。

参考文献:

冯希伟.初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0).

猜你喜欢

优秀生差生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