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学法指导

2018-04-07罗清华罗初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会学法学案

◎罗清华 罗初英

在如何搞好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方面,虽然我们毕业班的数学教师自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往往重视的不够。而在当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现状下,中考数学已在不断的变革,无论从题型上,还是从知识的运用方面,已从过去的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特别是考题灵活运用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过去的传统题材有很大区别。笔者认为:在毕业班数学总复习中,如何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和档次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挥,学法指导具有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心得,浅谈几点看法。

一、把教案变学案,指导自主学习

一堂好的复习课,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复习了多少,更重要的应是学生巩固了多少,学习多少,在此,作为教师,更应侧重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怎么深化与提高。所以课前设计好学案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课前,教师把学案分发给学生,通过学案,让学生明确本节内容,并能根据自身具备的知识程度及考点要求,明确所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整体的知识结构,通过学案,使学生能够对复习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巩固、比较、归纳和重新应用,只有给学生自主复习的时间,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地开动脑筋;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动起来,学生才能完成阅读、探究、思考、质疑、比较、归纳,完成知识的梳理和重新构建,所以,尽可能地把教案变学案,是直接培养学生自主复习和创造性学习最好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对“双基”知识的掌握方法

没有牢固的双基是撑不住大厦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个基本技能的形式与熟练,是复习课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深化知识层次、灵活运用的前提,这一点历来受到数学教师的绝对认可。但如何指导学生在复习课中强化“双基”的掌握呢?

第一,学会知识类比、概括、分解的方法。针对考纲及历年来的中考题型的脉络,本着继承与发展的观点,要教会学生区别重点知识、一般知识、有效知识和延伸性知识。重点知识重点学、反复学,要达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的训练效果,一般知识一般学,做到把一般知识溶进重点知识中,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以此把重点知识升华为有效知识,使之能很好地服务于考查的需要,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分清轻重缓急,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第二,教会学生对知识叙述、解释、证明的方法就数学学科特点而言,前后知识既是循序渐进的,又是互相关联的,针对概念多、定理多、法则多的现象,为能从数学理论的掌握这一角度出发,首先要教会学生分类学习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系统掌握“双基”知识,才能实现综合、灵活运用的效果。

第三,学会对应用知识与知识应用想结合的方法。“触景生情”和“爱屋及乌”是最能说明这种学习方法的了。要教会学生每一练、每一想中,记住以本为纲,以纲为本,认识练习的目的和意义,认识考试的目的和意义,做到在每一练中都能重视相关的知识点,以此强化知识的掌握,丰富知识的内涵。

三、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中考仍然处于选拔性考试,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更侧重考查以“双基”知识为载体,将“双基”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的能力。由此,学生学习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体复习的效果,关系到考试的发挥,所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也是适应目前中考不断改革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第一,创造机会,让学生不断尝试成功。成功会给人带来喜悦、给人以焕发的动力。在数学复习课中,特别要教学生怎么创造或获得不断的成功,让学生尝试成功,增强信心,以此加强学生不断学习的原动力。在此,要求教师在复习课中善于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产生成功体会,从而激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其次要求教师把可能创设的成功情境多样化,翻陈出新;多元化,让普遍的学生能够同时领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以此强化学生内在的学习能力。

第二,学会联想,通过比较、归纳、类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数学科定理多,学生常有“一看就懂、一放就忘、一考就倒”的印象,教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的方法,把相似或相关的概念、原理、相似或相关的性质、判定等进行联想比较,找同求异,从而使所要掌握的知识理解的更准、更全面、更深刻。教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采用归纳整合的方法,以此使所复习的知识变得有序。形成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教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采用推理的学习方法。知识经过思考、理解、运用、融会贯通后就成了内在的知识,对于很多知识是可以运用推理的方法加以学习的,比如说先掌握一般性,从而推理得到特殊性的结论,或者,先掌握了特殊性的结论,从而可推理得一般性的记忆。

四、创造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取长补短中获得学习能力

现实中,确实存在着成绩优异学生,他们学习起来轻松自在,而一心扑在书海中的学生却成绩平平的现象。这样的差异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学习能力(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让死读书的学生活起来呢?答案就是:改变一下此类学生获得读书方法的渠道。所以作为教师,创造学生交流的机会,将是弥补学法传授单一渠道的最好方法。以此达到:教师教学生方法,不如学生从学生中学得方法。总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方法很多,在复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对象灵活施教。

五、指导学生应试的方法和策略

有强度、大容量、综合性的复习,最终体现在应试的方法和策略上。应试方法和技巧,主要体现在审题要清、做题要快、答题要准等。对填空、选择一般宜稳扎稳打,一步到位。不留隐患,对所设置陷阱既要纵观,又要横看,要对所考察的注意点做到洞察秋毫,不留蛛丝马迹,对简答题一般宜审清题意,注重解答的完整性和计算的准确性,不慌张,熟题先做,对于综合及创新题型一般宜认真阅读题意,逐步推理设想,把复杂问题分解,把综合问题归纳,把创新问题规律化,不急不躁,先易后难,打好基础。总之,应试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在于复习课中便应逐步养成。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积极的学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别是创造能力,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的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适应新时期对数学能力培养的要求,才能使素质教育贯穿于全部的教学过程。

猜你喜欢

教会学法学案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乡愁导学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初恋教会我们爱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