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

2018-04-07黄春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课堂

◎黄春梅

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重点在于将学生分组,使得学生之间可以起到促进的影响,让成绩好的带动成绩差的,让喜欢语文的带动对语文没有什么兴趣的。为了更加有效的落实合作学习,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主题任务,给学生的合作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料和随时的支持。因此,关于如何有效的将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以实施的问题,笔者谈几个方面。

一、要将合作的方式加以优化

合作学习的开展,首先在具体方式方面,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优化。

1.学生之间合作 可以主要在同桌之间来开展,作为同桌的两个人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⑴“优、优”合作,由于优生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这种学习合作,能够使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⑵“优、差”合作或称交叉合作,实践证明,如果交叉合作操作适当,往往能起到优生对学习困难生的带动作用;⑶“差、差”合作,如果教师不加辨别的单一地使用“优差”合作的话,容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进一步扼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

2.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 让学生们可以在两人以上的小组当中,获得更多的观点,分享更多的学习心得,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这种小组也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⑴根据学生的固定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⑵教师根据学生性别、个性差异、能力水平等方面,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小组,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各组成员在能力、水平方面要大致均衡;⑶还有一种不常用的,但较受学生欢迎的合作形式,即根据学生的小群体来分。在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自然形成的“小群体”,由于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再加上在这个小组中,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所创造的氛围是宽松的,从而学生的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员之间能产生较强的互相促进的力量。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实践表明:在小组内进行学习、交流,学生之间没有压迫感。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克服了独立思考时的思维局限,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全班集体合作。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

二、为初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他们合作学习的动机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可以让学生在更加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活动,因此,作为教师,要重点做好教学氛围构造的工作。让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更多的为激发出来。所以,教师要加强合作学习的氛围建设,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尤其要关注学困生,使他们平等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极大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互助与合作中体会到参与的快乐,并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只由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应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因而,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自然地走进一个个小组,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真诚地和学生探讨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鼓励学生把握机会积极表现自己,而不要因教师到来而有所顾忌,影响原本正常的合作学习秩序。

通过日常的合作学习,教师也会发现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可以延长时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反思自己的问题设置时间分配是不是不够合理,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优化。

此外,老师还可以创设热情的激励环境。当合作学习小组的整体实力偏差而无法顺利展开活动时,老师宜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自然参与到小组活动中,适时的启发,真诚的表扬、赞许的目光……都能唤起学生的自信,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三、整合课内外资源,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初中语文的学习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除了在课堂上,以各种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之外,在课堂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们自主学习,让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文的学习中。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课上教学的时间,让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组成学习小组,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事实上,课内合作学习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更多的是课外的“大语文课堂”的熏陶和教育,学生只有重视课内外学习的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一句话,课内外合作学习的互补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内外结合的合作学习方法。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认识课内外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教师必须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学生课内外合作学习的任务,既不能过高、过多,也不能过低、过浅,也就是说课内外合作学习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又要有探究的价值。再次,教师还要把课内外合作学习的活动区分开来,课外活动的内容要体现体验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这些课外探究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大语文观念,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地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看待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所以,要将课堂之内和课堂之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将合作学习充分的拓展,让学生可以在语文的学习中,在课堂之外有更多的收获。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的将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起来,发挥它的作用,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生成。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要提供足够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适应自主学习的基本模式,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黄达顺.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语文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美在课堂花开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