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探索
2018-04-07吴德清
◎吴德清
前言:21世纪教育强调素质教学,在这样一个综合性人才时代背景下,学校必须从小学抓起,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从各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是时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也是学校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该课程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形象,继而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1]。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改革比较晚,许多学校一直沿用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在新课改的大环境背景下,许多学校和教师害怕采用生活化教学降低教学效率,导致课堂教学无序、混乱,教师无法有效掌控全局,因而生活化教学的推广运用仍比较局限[2]。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去呢?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为例,就此问题作以下几点分析探讨。
一、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道德无形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在这样一个文明时代里,人的一生离不开道德的约束,在小学教育中从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在独立学习中获得更为优质的学习体验,获取更多的知识。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活即教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点,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差异以及认知水平等不同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3]。比如当学生学习到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一节时,该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常识,了解我国近代抗争史等,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才能不受欺凌,百姓才能获得幸福。由于近代抗争史的发生时间比较久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后调查走访身边的邻居,或到本地的图书馆、博物馆了解、采集相关的资料,而后在上课时将小组得出的结果或感悟以总结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极为不易,它是无数英雄人物英勇奋斗得来的,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对英雄人物产生崇敬之情,并树立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的远大志向。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深刻地掌握课本知识,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育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4]。比如当学生学习到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一章时,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联想自己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哪些举动让家人、朋友、同学感动,哪些行为又让亲人、朋友感到失望,为什么?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本中的原理、概念知识,而学生在理解课本的同时还能切身实际地感受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身边的人带来的影响,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使其继续以良好的行为方式待人待己;对于表现不良的学生,教师应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纠正自身不良的错误行为,避免其不良行为给他们造成伤害。通过理论联合实际进行教学,可以使课本知识更加生活化,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更为明显,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延伸和扩展教学空间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课程,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观察能力,教师除了需要加强课堂教学引导外,还应将教学空间延伸和扩展到课堂外,从而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能更好地拉近课堂与社会之间的距离[5]。比如当学生学习到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生活的社区”一节时,教师在讲授完该节内容时,可以向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自我实际情况对自我社区或周边的社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可采取分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作业的方式调查、了解社区的位置、特色以及居民生活情况等,并将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结果整理成表格的形式进行作业汇报。通过这一课外作业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和扩展到课外,学生在实践活动能够增加对社区的了解,并体验到社区公共设施给居民带来的便利,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价值的认知水平。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重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重大,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点,抓住契机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具体而言,应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延伸和扩展教学空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最终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清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34-35.
[2]步扬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95-96.
[3]文方俊.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好家长,2017(21):25.
[4]梁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报告[J].新课程(小学),2015(08):25.
[5]吴珍娜.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新课程(小学),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