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体会
2018-04-07李春燕
◎李春燕
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初期阶段,教师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探究,在探究中更好地去体会物理知识的含义,形成有效记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教学工作要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物理教学工作需要重视生活元素的融入,要从生活当中寻找物理教学元素,要从物理课堂走向去,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因此,物理学科的教学工作需要结合生活元素,有效提升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要重视学生在生活当中的实践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教材知识点以及实验课程进行充分开发,寻找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物理知识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在日常生活当中物理知识具有非常大的实用性,从而重视物理知识的学习。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很多学校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必须要对一些实验进行改进,使其能够符合现有教学资源。教师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从生活当中找寻实验课程能够用到的资源。例如,在学习连通器的使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锅炉当中必须要使用到的水位计,在建筑工地当中必须要使用到的水平管等等;在学习电路连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小木板、图钉以及曲别针等进行简易开关、灯座等的制作;在学习电路元件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废旧电器上拆卸下来的电阻、开关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去观察这些物品的实际结构和型号,并向学生讲解这些物品的工作原理。利用这些物品,教师可以制作一个亮度可以调整的简易台灯,向学生更好地展示生活废品在物理知识的作用下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1]。
二、设计有效地教学问题
教学工作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认知能力,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效地问题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探究知识点内容。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课堂上听的懂,但是下课之后却不会做练习题的情况。还有教师讲解的很透彻但是学生却听不明白的现象。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便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没有做好引导,使得学生无法开展有效地自主探究,只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和话语进行思考。这种思考的方式已经脱离了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在理解时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即使教师再努力地去分析,去讲解,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也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出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非常有效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展开思考,从而更加容易理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便应当将讲设计成问,以问为基础进行引导[2]。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组织,让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找到重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最为传统的教学问题当中便包括: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更重?为什么一斤棉花看起来要比一斤铁体积大好多?通过这种问题的引导,学生便会在思考过程中逐渐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产生新的问题。教师便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出密度知识的教学。
三、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新课标下,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充分地发挥出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初中阶段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物理知识,在物理领域当中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知识体系。之所以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开展学习,其目的便是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念,在探究过程中寻找问题,发现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才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在实验当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而并非让学生一直盯着教师,观摩教师的操作。实践才是学生进步最大的动力,也是最为有效地手段[3]。在实践当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教师应当进行引导,而并非示范。很多教师往往出于安全或者教学进度等原因放弃了很多本应让学生进行实践的物理实验,这样便使得学生失去了实践的机会。教师要将学生放出去,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有效学习。例如在电路连接实验当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进行自由连接,甚至要利用废旧器材,让学生进行短路电路的连接实验,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教师要加强教学中生活化元素的融入,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要使用有效地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以教师的问题为研究方向,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申玉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2(30):37-37.
[2]邱诗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45-46.
[3]郭小艳.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反思[J].学周刊b版,2010(7):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