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04-07刘胜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文章

◎刘胜男

前言: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种基础性和工具性课程,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运用得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科目知识,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学习语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还可以促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初中语文可以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得不到良好的培养,无法取得高校的教学课堂。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情感教育是建立在情感教育理论和具体的目标依据基础上,以此开展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可以对学生的创造精神进行激发,增强学生的自我情感调节能力。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情感教育以营造情感教学氛围为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但可以依据文字载体进行,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展开,如视频、图片等。教师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营造情感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融入到情感教学活动中,实现情感教学目标。如今的现代化技术发展迅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多元化教学,从而实现情感教学氛围的营造。

例如,在教学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春、夏、秋、冬四季雨的图片,并播放一些和四季雨有关的视频,来将文章中所描绘的四季雨天的情景表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季节雨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作者文章中关于雨的情感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情感教学氛围,不但可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对学生的愉悦情感进行激发,促使学生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行准确把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情感教育通过结合学生实践生活来展开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受,取得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践生活来对文章中表达的情感进行渲染,从而有效引发学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感受,达到陶冶学生性情的目的。

例如,在胡适《我的母亲》这一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作者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的母亲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同时分享自己的一些感受,以此来引起学生共鸣,对学生的情感流露进行加强,在引导学生感受母子之情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珍惜亲情和感恩亲情的良好品质。又如,在教学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身边和亲戚有关的故事,通过让学生思考和自身有关的人或事,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不但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能够快速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取得良好的情感教学效果。

三、情感教育以渲染文章情感为推动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带有强烈情感的文章,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和魅力,就需要对文章进行渲染,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在渲染文章时可以采用增强语气、动作、表情和面部等方法,从而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文章描写事物的性格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时,阅读到“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增强一下语气,用激动的语气表达,从而表现出作者那种渴望认识世界和喜悦的心情。特别是“啊”这个词语,要特别注意加重语气,并配合动作和面部表情,从而渲染出句子情感,表达出作者的心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四、情感教育的实施需找准语文教材中的切入点

通常,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当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契合学生的某一情感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因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找准教材中的切入点,以帮助学生与文章达到契合,通过将学生的情感和文章中的情感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使得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发挥。

例如,在教学季羡林《我的童年》这篇文章时,其中有一段“我三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这段表达了奶奶对作者的疼爱之情,在描述这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家里的长辈是如何疼爱自己的,并将自己的感受分享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与文章的契合点,使其更好的感悟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

结语: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情感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学生性情,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营造情感教学氛围、结合学生实践生活、渲染文章情感等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情感教学的开展,同时教师需找准教材中的切入点,才能帮助学生与文章达到契合,从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感受,取得高效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寻定军.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课外语文:上,2017(7):108-108.

[2]陈琼.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2):58-58.

[3]周庆国.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1):00141-00141.

[4]李积秀.浅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校园旬刊,2016,10(5):93-93.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初中语文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