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特征 落实随文仿写
2018-04-07徐英
◎徐英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话无疑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师就要用好语文教材,用好这个例子。随文仿写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仿写又叫摹写,是指仿照所给的句子造句或者仿照所给的语段、文章等创作新的语段、文章。
仿写主要有两种方法:摹形法和取意法。
摹形法就是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句式等进行写作。它又可分为全摹和点摹两种方法。全摹法就是整体模仿范文进行写作,而点摹法只模仿范文的某一点或几点(如开头、结尾、过渡、句式、段落形式、表达方式等)进行写作。如运用象征的手法,模仿矛盾的《白杨礼赞》写一篇《松树礼赞》就是运用全摹法;若仅仅模仿第五段描写松树的姿态,就是运用点摹法。
取意法就是模仿范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写作。也就是说范文写什么,仿写文就写什么,仿写文的主要精神风格要和范文一致。如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范文写作《家乡的冬天》就是取意法。
现行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以其鲜明生动的语言、真挚丰富的情感、准确恰当的表达方式、科学严谨的布局结构,为学生写作提供很好的范例。
日常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文本特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对学生进行随文仿写训练,引导学生把阅读中所获取的写作知识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逐步将教材文本中的思想情感、语言表达方式等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随文仿写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不仅能更好地完成教材要求的学习任务,还有效地延伸了教材,促使学生对文本情感进行更深层的升华体验,更有效地释放其语言表达运用的潜能。
下面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中郑振铎的《猫》一文为例,浅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猫》的写作特色。
一、生动的语言
文中无论猫的各种形态,还是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三只猫,各具特色,第一只天真活泼,第二只活泼好动,第三只懒惰忧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次养猫,感受不同,结局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或欢欣,或难过,或怅然愤恨,或追悔莫及,都情态毕现,很有感染力。
二、奇妙的构思
本文情节曲折,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又巧设伏笔。三个故事以时间为序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起落跌宕,层层推进。文章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文末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既呼应开头,又耐人寻味。
三、深刻的主题
《猫》引发我们许多感悟:动物是人类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动物和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生活中,我们与这些小生命共处时,要公平的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由此可见,《猫》一文蕴含着丰富的语用要素,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进行随文仿写训练。
首先,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精彩的词句,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感情。如“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作者将这只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不仅形象的表现了这只猫的外形、毛色,还突出了它的漂亮可爱,饱含作者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写小动物外形,如同写人外貌一样,要抓住它的特征。如这只猫的外形特征主要体现在毛色上,至于其它也许跟别的猫没什么大不同,就不必面面俱到。
再者,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表达方法,把握文章总分的构段方式和前后照应的特点,让学生感受表达技巧的奥妙。本文作者巧妙地设置了几处伏笔: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最终病死;第二只猫喜爱在街上乱跑,预示其最终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长时间地凝望鸟笼,预示其最终被冤打致死。特别是关键性语句“‘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至此,我家永不养猫’”更是穿针引线把三个故事缀连成有机的整体。因此,叙述故事一定要注意谋篇布局,注意过渡和照应,才能使文章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随文仿写,可摹形也可取意。在学生进行仿写之前,我进行了如下指导:学习了郑振铎先生的《猫》,请你也以一种小动物为题写一篇作文吧,这种小动物可以是自己饲养过的,或者自己没饲养过但是也很熟悉的。我们可以学习作者从它的“来历、外形、性情、家中地位、对它的感情”几个方面来写,这样就能使所写小动物形象清晰饱满,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学生优秀随文仿写:
《蚕》我养了好几次蚕,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好朋友李睿博送给我七条蚕。回家后,我找了个鞋盒,在盒盖上扎了许多小孔,里面铺上一张干净的白纸,给它们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家”。
我很喜欢这些小生命,做作业的时候,总忍不住侧耳倾听它们吃桑叶时发出的“沙沙”声,我觉得那简直是一首美妙的乐曲。闲暇之余,我最爱趴在一旁看它们,春天的阳光暖暖的照着,我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新鲜与快乐。
大约一周后,我突然发现有两条蚕不吃桑叶了,身体一动不动。百度了一下,原来是喂了有毒的桑叶,吓得我赶紧把剩余的桑叶全拿出来丢掉了。可是为时已晚,陆陆续续的,其余几条也都亡去了。
可怜这多日来相伴的小侣!我恨恨地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卖毒桑叶的人。妈妈安慰我道:“不要紧,过两天我再买几只来给你。”
几天后,妈妈下班回来,果然带给我十一条小蚕,其中有四条虎蚕,身上布满一道道黑色的条纹。这些蚕较先前的大些肥些,它们吃起桑叶很是豪放:有的从边缘向中间啃,一会儿吃出一条“地道”;有的从中间挖个小洞,很快便吃出一个“月牙”或“太阳”;还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到叶子就扑上去,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
可是有一天放学,我突然发现盒子里空空如也,只有几片被蚕食过的桑叶和几粒黑黑点点的蚕的排泄物。我的蚕哪里去啦?是被什么叼走了吗?是什么叼走了它们呢?是因为禁锢在这个小小的盒子里太无趣逃走了吗?可它们逃到哪儿去了呢?我几乎把家里翻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它们的影子。我感到一缕的酸辛和怅然,我是再见不到它们啦。
自此,我好久不养蚕。
暑假的一天,表弟来做客,带给我几条蚕。它们看起来病恹恹的,我不太想要,又不好让带回去,只好收留了它们。也许是因为前两次的缘故吧,我养蚕的热情也不高了。有一天晚上去喂它们时,竟然发现没有桑叶了。我只好在小区里转了一圈,采些也不知道是什么植物的叶子,胡乱撒在盒子里。第二天早晨,我发现那些蚕都直挺挺的躺在盒子里。它们竟被我活活的饿死了!
我十分愧疚。因为自己的疏忽懒惰,致使这些可爱的蚕失去了生命!我对于它们的亡失,比前两次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永不养蚕。
点评:本文借鉴《猫》一文写了自己三次养蚕的经历,这是采用摹形法从文章结构和写作思路上进行仿写。小作者精准把握了文章的关键语句并巧妙地化为“‘我养了好几次蚕,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自此,我好久不养蚕’‘至此,我永不养蚕’”,自然而然、毫无痕迹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三段文字较原文仅改了几个字,但却无雷同之嫌,反见其匠心独具之处。另外,文中有关蚕的描写及“我”的心理描写也非常生动,真挚感人。全文结构严谨,语言准确流畅,表现了自己富有个性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实属仿写佳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版
[2]《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