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预习研究策略
2018-04-07李晓宏
◎李晓宏
一、合理安排课前预习,做好与后续课堂教学的衔接
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的主要环节,尽管适当的课前预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所帮助,但“预习”始终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因此,我应合理分配预习环节的教学比重,尤其是在对预习结果的检测时,应合理安排评价形式和所需时间。
虽然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两个环节,但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实践中,应.避免出现二者相脱节的问题,应将课文预习灵活透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灵活多样的数学方案。
事实上,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先自主学习,后引导学习”模式的确立。“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而是指在师生充分交往、对话的基础上,对学生困惑的问题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交流”和“启发””。由此可见,学生预习时的“学”并不是对新课文完全自学,而是以分析、探究的形式学习文本,形成初步感知;教师的“教”也不是完全传统式的授课,是在学生对文本有一定思考下,与学生开展的“对话”。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预习任务的设计,即多以“启发性”、“引导性”的学习任务为主,促使学生灵活思考,将课文重难点的学习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适当时,放慢教学脚步,带领学生细细“品尝”课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二、尊重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以保证预习设计具有针对性
我们作为教育者,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教育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以证教学设计切实做到“因本材施教”、“对症下药”我们在设计预习方案时,应尊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在设计顶习方案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小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也有所增强,在设计问题时,应注重发散学生思维,选择开放性的题目当学生提出较为新颖的想法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
此外,小学生情感发展也有其独特性,教师应结合学生情感特征设计预习方案。例如对学生“封闭心理”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时,应尽量减少“口头性”的预习作业业,多以“导学案”的方式,将预习课文落实在纸上,在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己观点想法的途径。
另外,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适当减少对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干涉,给给于学生充分的信任。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结果。
三、加强理论的学习,将相关理论应用于预习方案设计中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受西方学习理论的影响,在我国,尤其五四运动后,掀起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浪潮:从朱自清先生提出的阅读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再到改革开放后,魏书生老师提出的“六步教学法”,最后到当下基础础教育改革后,已然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由此可见,自主学习理论不再仅是研究者所探讨的课题,而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理论储备。
通过对多个学习理论的学习,笔者总结出学生自主学习应包括以下三个过程:一,制定学习目标。学生应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主制定适合自己的三维学习目标;二,自我监控,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不断调节学习方法及学习目标,以适应自己学习的需注重学习评价与反思。“自我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能了解自身短板之处,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事实上,学生预习课文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设计预习方案时,可参考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帮助学生确定预习目标,以回答问题或关键词提示的形式引导学独立阅读文本、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文本结构,对课文产生初步感知。并且,要注面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和反馈,保证学生及时了解自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预习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数性,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完成对文本的预习。
预习,虽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小环节,但特殊之处在于,该环节是由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调节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自主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并且,新课改始终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总之,无论是预习环节,还是课堂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一切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出发点,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盛华:《自主学习理论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
[2]冯雪思:《语文教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育学文摘》,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