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4-07贺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分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贺艳

前言: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社会的发展与知识创新关联紧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未来长远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社会对英语教育的关注日益增长[1]。英语阅读作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2]。为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展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值得期待。分层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这是因为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性格特征,在学习中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在展开课程教学时必须充分掌握学生英语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等相关情况,从而为分层教学模式的有序展开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灌输式”被动教学向学生“主动参与式”教学方向转变,创新课堂教学路径,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3]。

一、学生合理分层

早在两千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倡导师者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日常授课,因此在分层教学模式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英语阅读教学展开的基础[4]。为了达到科学化学生分层目标,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自身所教导的学生群体,通过学生日常英语作业、课堂回答、考试结果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同时最好能与学生班主任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自身个性,并且在分层过程中切勿仅仅依照学生日常学习成绩和教师印象将其划分成三六九等,而是需要综合学生性格特征和英语学习兴趣等特质,合理划分学生层次。第一层主要为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除了要求其掌握基本的课文内容外,还可适当扩大课外阅读材料,增加学生阅读难度,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知识与教师进行顺畅对话。第二层主要针对能力较强的中等学生,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充分运用教材课文,理解和教材相同难度的英语文章。第三层主要是针对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对英语学习具有畏惧心理或是阅读理解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重视兴趣引导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阅读授课,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二、教师分层备课

教师分层备课是展开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顺利展开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为了满足不同层级学生对英语阅读知识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制定课程目标和确认授课内容时,必须在满足班级全体学生基础英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5]。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将教学大纲按照基础英语教学、能力英语教学和竞赛教学三部分进行合理分类。其中基础部分是班级全部学生均需要熟练掌握的英语知识;能力部分则是班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的阅读学习任务;竞赛部分则是要求学生通过资料搜集、课下练习等自主化学习途径才可完成的学习任务。根据不同分类层次,教师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展开日常课堂提问,在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的同时,避免对学生自尊心造成伤害。例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将课堂空间分别划分给不同层级学生,检验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英语阅读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课文阅读初步学习中,可要求学生进行课文自由阅读,促使教师在此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文章中遇见的重难点问题;在第二步深入阅读时,要求学生带着自己遇见的问题进行再次阅读,看自己是否能够找出相对应的答案;在第三次阅读前,可设计“答疑解惑”环节,让有疑惑的学生向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友好氛围下,寻找到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向教师求助获取正确答案。通过分层本课,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特长,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三、课堂分层提问

在课堂上根据备课方案,结合学生差异性特点,展开分层提问,能够有效挖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潜力,促使学生不断突破自我。例如,在教授外研版七上M6 Unit1《A trip to the zoo》一课第二课时的“reading”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正式开课前,可令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内容,同时设置不同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差的第三层学生,教师可向其提问“Does the panda eat bamboo?”等较为简单的问题,同时给予学生所需的支持和鼓励,对学生回答做出赞赏,使学生在问答过程中收获被赞赏的成功感。针对第二层学生,则可要求学生在掌握文本涵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其他学生展开小组对话,使其在阅读环节中思考“A trip to the zoo”的完整对话内容,检查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对于第一层学生,教师可令其在掌握对话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此为例进行“模仿式”对话,比如“Does the tiger come from Europe?”“No,it doesn’t.It comes from Africa.”等拓展性学习内容。

四、课下分层阅读

根据学生对英语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按照学生层次适当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学习,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例如,在学习外研版七下Module 12《Western music》中的课文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课文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对西方各种乐器,如“violin”、“drum”、“piano”和西方音乐类型,如“rock”、“modern”、“classical”等的了解,及学生对句式、词汇掌握情况和表达情况等,同时结合学生层次布置课下西方音乐赏析任务。针对第二层学生,可令其在课下通过网上搜索等方式,观赏自己喜欢的西方英文音乐会,并将自我感受以文字或小组对话的形式记录下来,说明自己喜好此类音乐的原因,并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英文歌曲与小组同学彼此分享,以此作为课外作业。针对第一层学生,可要求学生在第二层学生的基础上欣赏“Shakespeare”音乐剧故事,了解古典英语剧目中的歌曲特点,并在莎士比亚不同类型的悲剧、戏剧剧目中深入感受“sad”、“happy”等乐曲中蕴含的情感,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知识面。针对第三层学生,则要求其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课外收集课文里中国钢琴家郎朗的学琴经历,并在课下聆听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曲,利用课程学习知识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喜欢该乐曲的原因。

五、教学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是提高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有效路径,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立的教学目标和备课层次,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6]。例如,对于第一层学生,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其完成课堂和课后任务,激励该生不断自我超越;针对第二层学生,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必须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指出;针对第三层学生,教师可采取支持、鼓励的激励式评价方法,切勿打击学生学习信心。教师通过分层评价能够提高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对英语阅读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日常沟通、用心指导、课下互动等方式,构建师生良好互动关系,为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知识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真正打动学生内心,激发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热情,从而收获理想的英语阅读授课效果。

六、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展开日常教学,同时注重学生个体性差异,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课程学习目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所需的支持、鼓励和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慧.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北桥,2017(15):152.

[2]陈卫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微技能[J].教学与管理,2016(10):61-63.

[3]冲爱兰.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3):35.

[4]许倩.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7(11):150.

[5]周慧娟.论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99.

[6]李明珠.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旬刊,2016(18):131.

猜你喜欢

分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