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分层管理

2018-04-07熊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班级

◎熊炜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论述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在基层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该如何去贯彻实施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呢?面对最近一年来所学习的分层教育的有关理论,我们总是在思考:班主任该如何实施分层教育呢?结合这几年来的实际工作,我认为应当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这条原则来实施班主任的分层管理。

对“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的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因材施教”狭义的理解是指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指导。而广义的“面向全体”则是民主与进步的教育目标和办学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不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对好、中、差学生都要本着“全面发展、全程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在具体学科上对学生实施分层教育,这只是做到了“教书”,而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只是“教书”,更主要是育人。只有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并做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分层管理呢?在目前实施的《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暂行规定》中,规定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共有八条,在工作中我根据实际情况把它分为三类,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争取社会支持。

以上三条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实施中仍应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这条原则。

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我除了教育学生要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班级班规》等之外,还利用班会、晨会、个别谈心、课外沟通等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孩子们交流,还凭借语文教师的学科优势,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活的目的、学习的目的,为塑造积极向上、开放民主的班风夯实基础。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此时的少年正是一半幼稚一半成熟之时,他们追求独立、张扬个性,但同时又对成人具有依赖性、做事缺乏自觉性。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差异、弘扬个性、因势利导、提高素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或严辞教育,或细心呵护,而无论严慈,都要达到相同的教育效果,“春风不让一木休,苦心换来满园翠”,最终要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人。总之,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教师一定要宽容,要公平,要有爱心、耐心,要允许孩子犯错,要善待他们反复,要鼓励先进、关爱后进,最终以教师的坚忍换来学生的蜕变。

在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方面,我作为班主任,既要承担起语文教学的任务,又要负责联系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作为连接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我在工作中抓住“关心”与“细心”两个关键词,“关心”是指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细心”是指发现部分学生或部分科目暴露出的问题。譬如,2011届我所带的学生在初一时,地理科目总是考不到高分,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我和学生们约定共同复习迎考,结果我考了85分,竟然是班级最高分,事后,我们利用班会课交流学习心得,鼓励他们多向地理老师请教学习方法,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许是好胜心使然,从此以后,学生再也没有让我得过第一名,到了初二下学期,在地理考试中,每次都有十个左右的同学稳定在90分以上。经过这件事,也激发了学生们对历史、政治等学科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也取得了相应的提高。另外,在抓学生的学习中,还要注重“尖子”生的带头作用,2008届我所带班级在入学摸底考试中,数学最高分竟然只有62分,数学老师和我商量,我们选定了一个叫段楠雪的女生做数学科代表,但她表示从小最怕数学,而且从来没考过90分以上,我们一起鼓励她努力去学,结果不到一年,她的数学成绩就突飞猛进,到了初三,每次数学成绩总是在年级前30名,在她的带动下,班级其他同学的数学成绩也在稳步上升,最终她也以总分64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高中。总之,在学生的课业学习方面,我们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必要时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带动全体。

因为我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多以务工、经商为主,对孩子在学习方面关心较少,而且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较多,很多家庭对孩子疏于管理,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心血和爱心,也需要与学生家庭有更多的沟通。我的做法是先全面了解,再细心观察,最后重点关注。对于家庭教育良好的案例,我一般会在家长会和单独沟通中予以宣传,而对于那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教师就应付出更多得心血。譬如,2011届我所带班级中有一个叫小瑞的男生,父母离异,母亲到了外地,他跟着奶奶生活,因为缺乏父爱母爱,在初一时他变得脾气暴躁、性格叛逆,几乎和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发生过冲突,在班级里也没有一位好朋友,他主动要求独自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每天看着他瘦弱孤零的身影,我的心里总不是滋味,于是我主动与他的父母沟通,要求他们多关心孩子,多与他交流,还鼓励同学们多与他交往。经过几件小事之后,终于使他明白了:原来父母是爱我的!老师是爱我的!同学也是友善的!从此以后,小瑞好像变了一个人,变得成熟了懂事了,成为班级里劳动最积极的学生,成绩也有很大进步,在班级里也有了朋友,因为他的数学成绩很好,在我的劝说下他选择了上高中,在高中阶段成绩竟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他和我曾经有个约定,在高考之后再和我相见,因为这三年里他一直在努力。通过这个实例,我得出一个结论:教师的爱应公平地撒向所有学生。有时,对一个孩子的关爱,可以在众多的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班主任的分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好这项工作,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必需以爱心为先导,辅之以细心、耐心、恒心,面向全体,注重因材施教、分层管理,鼓励先进,带动后进,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学生与班主任虽只相伴三年,但要坚信,通过我们的汗水和真情,我们就注定不是孩子们生命中的过客,而是心灵内的归人。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