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型课堂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研究

2018-04-07张富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研究性公民素养

◎张富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善治”成为时代的追求。“善治”之下,公民在公共事务中不可或缺而且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公民对公共事务的有序参与。高中学生即将踏入成人世界,经历着政治社会化,必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公共参与这一核心素养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公共参与的途径不多,因此,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现有生活相结合,在学校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相关知识,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可以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增强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公共参与的行动力。

为此,借鉴自上而下的研究思路,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途径。所谓自上而下型主要指的是先由研究团队或项目组通过理论研究与文献分析,提出核心素养的理论构想与内容框架,而后再深入实践,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修改和完善。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了专门的“学习成果衡量特设工作组(the Learning Metrics Task Force,LMIF)”,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由工作组先发布草案,在此基础上来征询公众意见。从2012年7月正式成立到2013年底,LMIF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整个项目研究。这种研究思路具有理论框架清晰、历时短、收效快等特点,是一种高效的途径。

在研究初期,认真查阅研读关于有关核心素养,公共参与参与之类的论文,同类型的课题,从中理清自己的研究思路。公共参与素养并非一个学科,一个活动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我们要跳出一节课,一种课,一个科目的限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的热情。因此结合自身实际,开发各类资源,制定可以开展的相关活动,并形成书面材料。在研究的具体过程中,积极借助学校已开通的平台,或利用学校社团,组织开展类型丰富的活动,以期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

一、网络平台提高公共参与积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网络看视频,聊天,刷话题,抒发心情等等。同样,网络也是培养学生公共素养的一个大平台。我校开通的“校园贴吧”“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平台,可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在平台上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想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此外,将学生在平台中讨论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并鼓励积极讨论。

如最近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雾霾,也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学生中患呼吸道疾病人数增加,各个中小学停课调休,微信群、贴吧等多个平台,学生吐槽不断,怨声载道。但言论中多是抱怨并没有深刻反思问题的原因。针对此,作为老师在贴吧和微信群中传播正能量,以英国发展史为例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同时,巧借课堂深入探讨。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和谐的认识停留在书你课本知识上,借此机会灵活设计课堂活动活动,组织学生辩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孰轻孰重。

二、社团活动助推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

1.模拟联合国放眼世界 模联社是我校一个新建社团,模联社组织各种活动,成员积极参与。在短短两年间一跃成为我校优秀社团和郑州市一级社团,在活动中,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或其它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参与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代表们遵循议事规则,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通过演讲来阐述观点,为了“国家利益”辩论、磋商、游说。他们与友好的国家沟通协作,解决冲突;通过写作决议草案和投票表决来推进国际问题的解决。在模拟联合国,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等多边议事机构的运作方式、基础国际关系与外交知识,并了解世界发生的大事对他们未来的影响,了解自身在未来可以发挥的作用。

2.模拟政府寻良策 政府作为与公民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它的决策关系着公民切身利益。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离不开公民的公共参与。模拟政府决策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政府决策机制,掌握参与政府民主决策的方法,又有利于公民理解政府、支持政策,共建政府和公民和谐统一的关系。

模拟政府就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决策,譬如搜索引擎网站的监管问题、城市为解决塞车难题是否该收拥堵费、垃圾应该如何处理、省的重点大学招生计划人数该不该调剂到中西部地区等。模拟热点争议问题的决策,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励其聚焦热点、关注生活;也有利于学生换位思考,理解政府的立场、支持政府政策。

3.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通过自主探究、亲自实践的过程,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在筹备阶段,专门召开会议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实施步骤等进行说明,进一步明确教师和班主任的职责,并展示了过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选题之前,对学生进行了研究性课题的培训工作,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课题。课题应有实际价值、具体明确、新颖独创、科学可行,要求“源于课本,立足生活”。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共收到结项课题50余项。其中,《医患关系》和《探析郑州治理道路拥堵的办法》等研究立足现实,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关于天气瓶的实验报告》等研究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展现科技的魅力;《姓氏文化》和《茶马古道历史研究和发展现况》等关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视野开阔、选题丰富、调查深入、分析缜密,充分体现了十一中学子情系祖国、关注民生,关注科技、传承优秀文化的优秀品质。同时研究过程中,学生利用网络、翻阅资料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不仅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合作,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科研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4.利用学生会,学生争当小主人 学生会它是每个中学校不可缺少的部门,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它是提倡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学生组织,为学校学生和老师提供无偿服务的部门。在校园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在学生会和政教处的帮助下,在研究期内,学校开展了“我的校服我做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设计:以班为单位提交设计图纸。学生本着创新精神借鉴外校外国校服设计出了郑州十一中自己独特的校服。

学校路标路名缺乏新意和特色,学校倡导师生集思广益,为校园道路,教学楼,宿舍命名。为鼓励学校师生参加特设立奖项,一经采用发奖鼓励。面对自己朝夕相对的校园,学生参与度极高,想出的名称颇具文采和意蕴,不少已经被学校采纳。

学生参与餐厅和宿舍管理。餐厅设立红帽子,每天负责维持学生就餐秩序,监督其文明就餐,对餐厅菜肴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会成立后勤组,负责宿舍检查,制定了详细的扣分标准,每周将宿舍扣分情况年级通报。学生的一系列活动,增加了学生公共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

通过课题组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可喜的是,高中生已经初步具有公共参与的意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公共参与知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学生公共参与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初见端倪。在公共参与中,一些中学生缺乏公共参与的常识,同时也暴露出情绪化、无序化等问题,一些正常的权利实践却异化成极端事件。当然这些都不仅仅是高中生个人的问题,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公民教育。当下某些学校在教育中充斥着极端功利化的追求,教育的工具化依旧明显,课堂教学依旧没有摆脱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强化着学生的义务本位,导致公民知识和公共参与实践之间的脱节,造成了学生个人对公共生活的疏离。

培养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公民教育应有之义,本课题组认为,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应该继续秉承“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突出中学生的公共精神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猜你喜欢

研究性公民素养
论公民美育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