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应遵循规律,成长应由心出发”
2018-04-07潘梅琳
潘梅琳
前不久在一次教育培训讲座上看到一则视频,名为《安的种子》。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老师傅分别给了本、静、安每人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三个小和尚自然十分喜悦,于是分头去种。本希望自己能第一个把莲花种出来,便立刻把种子种在雪地里,等了很多天自然没有发芽,他气得刨烂了地、摔断了锄头;静把种子种在金花盆里,按照书上说的浇上名贵药水,种子终于发芽了,他用金罩子罩住了幼芽,结果幼芽因为没了阳光和空气,枯死了;安呢,他把种子放在胸前的布袋里,以平常心一如既往地干着寺庙里的活,诵经做功课以及天天散步。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种下了种子。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盛夏的清晨,温暖的阳光下,千年莲花绽开了清新纯净的笑容。故事里,唯有安成功了,而本和静却没有成功。一颗莲花种子就像一个未经雕饰的孩子,有着属于它的成长规律。本、静、安三个人就像是教育孩子的家长或老师,或者希望孩子能一如既往保持成绩前茅,永争第一,或者希望孩子能墨守成规、温顺听话且衣食无忧,又或者希望孩子能踏实前行,尊重他的想法和成长的节奏。
话说“万物皆有时,生有时,长有时,衰有时,亡有时。”本追求第一,却不知道万物有时,万物有序。孩子小时候一般都很好奇,对什么事情都感觉到新鲜、刺激,爱玩、好动、喜摆弄东西。同时因为孩子缺乏经验,智力、心理发展的不成熟等原因,经常会受到挫折,家长和老师要求做的事情也往往达不到标准。此时的我们,不要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而是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孩子的特点,给孩子设置一个合理的期望值,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接受知识,增长能力,走向成熟。切忌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如强迫孩子上兴趣班等事情的发生。总之,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在玩乐中学到知识,在不自觉中养成好的习惯,在游戏中愉快地成长。不顾及孩子的成长规律、生理特点,给孩子过多的限制,提过高的要求,这样只能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故事中的静用最贵的金花盆来栽种莲花,用最名贵的药水来浇灌莲花,用金钟罩来呵护刚刚发育的嫩芽,可最终莲花却因得不到阳光雨露而枯萎致死。就像很多教育者,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我给了孩子最好的,却并没有收到我们希望得到的好结果。这便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却并不一定最适合他们”。如果不以孩子本来的样子爱他,而是以我要的方式爱他,足以害了它!所以,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能因为疼爱孩子,怕孩子受伤,对孩子事事包办,限制孩子去做一切课外的事情,这样最终会导致孩子失去起码的生活能力,并且养成高高在上、目空一切、不服管教的习惯。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不仅容易受挫,同时因为经常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还会形成自卑的心理。作为孩子的教育引导者,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让我们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孩子,而又给他们光辉灿烂的自由。尝试着让孩子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孩子有创新的想法和有自己的主见,去选择自己的向往,去走自己的路。我们能给他们的,是关爱,是引导,是协助,是必要时的把握方向。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和自由,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
安的最终成功在于他的平常心和做事的一步一个脚印。三个人同时拿到种子时,本信誓旦旦想“我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静开始思索“如何才能种出来”,而安却已然开始喜悦于“自己有了一颗种子”。没有急功近利,没有搜索枯肠,只是欢喜于自己由无到有,平静的接受着这颗种子。本把种子放在了不适宜的季节里,静把种子放在了华而不实的金花盆里,安却把种子放在了心里,放在了爱里。当大家一心想着种花时,安却坚持扫雪、扫地、做斋饭。对于安而言,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与千年莲花种子同样重要。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安种下了种子,在风景如画的夏天里,莲花盛开了。买东西可以保证寺院物品的供应,扫雪可以防止师傅和师兄们摔倒,做斋饭可以让寺院人人有饭吃,平常心、平等心和慈悲心一样重要。孩子就像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不超前不推后,不强压不纵容,我们更要有一颗平常心去接纳孩子的得与失,要有一颗平等心去尊重孩子的选择,不用权威和经验压制,更不武断包办。还要有一颗慈悲心,不急功近利更不攀比虚荣,以榜样的姿态教会孩子接纳自己,自信自尊,不为争得第一而忘记了以德服人,帮助别人善待别人。
孩子的成长有规律,父母的教育方式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特点进行相应改变,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于接受,同时也会及时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很多父母都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孩子没有能力达到父母的标准,因此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对学习也会渐渐失去信心,最终父母的期望也将落空。只有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设定合理的期望值,才会让孩子轻松完成任务的同时增加自信,这是父母实现期望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胡云琬.《思想品德课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2010年4月《思想政治课教学》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0)
[3]周红宁.让爱温暖学困生的心灵[J].文学教育(下),2010,(06)
[4]魏书生.课堂教学的艺术[M].漓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