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
——探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2018-04-07曾淑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素养

曾淑英

现在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差异大,再加上来自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学生厌学、学习情绪不稳定、学生难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姆曾指出,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往往不是其能力或智力方面的缺陷,而是因为不够合理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才出现这一现象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在数学课堂中采用“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了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延伸发展的问题,使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的提高。[1]了在初中数学课堂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学生分层,着眼特长差异

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在这里,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不用“优”、“中”、“差”的说法,旨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差异,而不是将学生简单的分层而分。我们要明白,只有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思维、智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才能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活动。既照顾到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和“不吃了”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和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

二、备课分层,着眼基础差异

备课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首要环节。布鲁姆的“掌握学习论”指出:“只有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因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别化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就要从备课开始。[2]教师备课时,要面向全体,不仅要关注中层学生,更要关注优生和差生,要突出人在教育中的主要地位,要把数学兴趣的培养和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活动分层两方面来探究备课分层:

1.判定教学任务的完成,首先要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师在分层备课时,要先分层确立教学目标,要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差异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3.3.1等腰三角形》时,我先根据学生在第11章《三角形》和第12章《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情况和单元测评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其中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然后这样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A层学生掌握“等角对等边”的几何推理方法,并能够运用有关定理解决较难的几何说理题;

②B层学生学会运用全等的方法证明“等角对等边”,并能运用有关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说理题;

③C层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等角对等边”,并能区分“等角对等边”与“等边对等角”。

(2)过程与方法

①A层学生经历用几何推理的方法得到“等角对等边”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几何推理能力;

②B、C层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方法验证“等角对等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全体学生探究的热情。

2.数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载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过程。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以此来启发不同层次学生独立思考或与他人进行有价值的讨论,让不同层次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的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方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到个别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吃得下”“吃得饱”,真正理解所学,提升能力。

三、提问分层,着眼能力差异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我认为要从课堂提问开始,实施分层提问,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任务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索、研讨、解决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设置问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这有利于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促成不同层次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接上述案例,设计三个提问:

1.判定命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两个角相等”的真假;

2.说出命题的逆命题;

3.判断命题的真假。

第一个问题是针对C层生设计的,而第二、三个问题是对中等生、优生设计的,目的是要发挥他们思维活跃的优势,通过大胆的猜想和类别,主动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作业分层,着眼要求差异

“轻负担、高效率”是作业设计的目标。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做到减负增效,是作业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这样不仅能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对于优秀学生,可以适当的拓展他们的作业范围,增加思考难度,便于对增强课堂内容的深度理解、消化。例如在学习人教版《17.1勾股定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1.基础性练习

(1)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6、8,求第三边长。

2.提高性练习 矩形的周长为28,长为8,求矩形的对角线长。

3.发展性练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为坐标原点,A点坐标为(0,6),B点坐标为(8,0),求△A0B斜边上的高。

以上练习,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学困生只要求完成基础性练习;中等学生要求完成提高性练习,并尝试完成发展性练习;优生则要求完成发展性练习。

五、评价分层,着眼效果差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完整的数学教学应由评价环节来收尾,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更需如此。根据教学实际,教师要及时加以总结和完善,在评价活动中予以体现。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比如学困生可以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信心;对中等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总之,数学课堂要充分体现分层评价的功能,使课堂中每一个生命个体获得新的成长,真正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六、奖励分层,着眼努力差异

叶圣陶奖励打架的男孩4颗糖,苏霍姆林斯基奖励摘花的女孩两朵玫瑰,之所以能够成为教育史上的经典案例,除了他们匠心独运,对于犯错的孩子不批评,反表扬并奖励外,奖品糖和花也是亮点,产生了“蝴蝶效应”,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3]奖励是扬长教育,是激励教育。奖励分层是对各层次学生在各自力所能及范围内,通过努力获得成绩的一种奖励。其实质也就是对学生努力程度上的一种评判,而不是简单地对那些取得较高分数的学生进行表彰。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曾说:“学生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有机会去用,不到一两年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显然,这些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它们是学生通过数学学科学习而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施数学课堂分层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不仅是为了当下的分数,更是为了未来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凯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0,(40):70-71

[2]张仁贤,刘焕新.分层教学解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46-47

[3]罗义安.蔬菜当奖品,教育不应太随意[j]2017-5-8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