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拙朴烂漫 信札也是上佳小品

2018-04-04胡西林

中国收藏 2018年1期
关键词:潘天寿信札美院

胡西林

在20世纪中国绘画大师中,潘天寿的存世作品是最少的一位。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潘天寿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将自己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倾注其中,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二是,他创作态度严谨,绝不粗制滥造;三是,“文革”期间他受到严重冲击,以致1966年2月之后,在其生理生命和艺术生命都极其旺盛的时候被剥夺了人生自由,之后再没有重要作品问世(一般认为现藏潘天寿纪念馆的《梅月图》是他最后的大幅指墨作品,创作于1966年2月)。据有关专家估计,潘天寿的存世作品大约在千幅左右,而有关潘天寿的其他资料比如手稿、信札等,因为“文革”中潘家多次被抄也相对匮乏。所以发现和保存好潘天寿的相关资料与对待其作品一样重要,这对于潘天寿乃至现代美术史研究来说都是一项应该重视的工作。

图中这两页是新发现的潘天寿信札,受信人为时任广东省美协秘书长、著名画家黄笃维(首页缺,但信札由其后人提供,同时提供的还有赖少其、赵少昂、黄胄、方济众、沈柔坚等致黄笃维的信,故受信人为黄笃维无疑)。内容为潘天寿因“曾生同志与你会(广东美协)盛情相邀”其赴粤所作回复,署日期为“十二月四日”。

查潘天寿行踪,1961年11月,时任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院长潘天寿应广东方面邀请前往广州美院讲学,潘先生主讲中国画的题款和盖印。半天的课程从头至尾未用讲稿,讲得十分精彩,给广州美院国画系的师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潘天寿第一次前往广州。一年后,广东美协和时任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市市长曾生又向潘天寿发出邀请,希望他到广州来办画展。而此时的潘天寿正在为他将要在杭州、北京、上海等地的个展忙着创作呢。于是他致信黄笃维,并通过黄笃维向广东省美协领导及广州市长曾生说明原因,延缓赴粤,表示感谢,时间是1962年12月4日。第二年(1963年)的6月6日,在浙江省美协朱琦的陪同下,潘天寿赴粤终于成行,在广州举办了他的个展。展览期间他游览了从化、海南岛等地,广东给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这是此通潘天寿信札的来龙去脉。

潘天寿做事认真嚴谨,即便是朋友之间信札往来,书写也是一丝不苟的。其书法早年致力于“二爨”及汉隶、石鼓、敦盘、卜文,中年以后转益晋唐行草,又从《瘗鹤铭》中追寻宕跃开阖之势,并参以明代黄道周、倪元璐笔意,写得拙朴烂漫。尤其他写黄道周,早有人说他不逊石斋(黄道周),他却依然孜孜以求,不懈日功。

这从此通信札中即可管窥:结体紧凑,用笔以侧取势,章法字紧行疏,欹而错落。信札作如此书写,撇开内容不说,那也是潘天寿上佳的书法小品。

猜你喜欢

潘天寿信札美院
收藏界的“绝后”之作
大师的劝勉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桑坤利作品选登
旧时信札
乐志婷作品
用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吴昌硕与潘天寿的忘年交
张建霖
名人书信拍卖为何逆势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