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城论道艺市 科技鉴定被热议

2018-04-04

中国收藏 2018年1期
关键词:艺术品科技艺术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着一个新时期中的调整转型。因此,探索艺术品市场新业态、新模式,规范艺术品金融服务,并且用科技手段解决艺术品鉴定难题,就成了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2017上海国际收藏论坛暨首届中华古陶瓷科技鉴定国际研讨会不久前在上海举行,众多中外专家学者、收藏家、市场人士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新业态、新探索、新发展”和“科技的力量——去伪存真,守护中华文物”等主题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据悉,这个由上海国际文化传播协会、第一财经联合创办的论坛,至今已举办了五届,每届都紧扣当下业界关心的艺术品市场话题而展开研讨。

在业内人士看来,自2012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也步入到“新常态”的周期中。尽管处于调整期,但围绕艺术品这个核心环节,其产业链条上各分支领域其实都在向纵深和专业化的方向深耕细作——无论是艺术品的仓储、运输、保险、保税区的成立,还是艺术品的修复、鉴定、评估,乃至艺术园区的升级整合,以及艺术博览会的多元化和新格局的形成、艺术品电商的转型与艺术品金融化的新模式探索和实践,这些都显示出艺术品市场仍生机勃勃。在本届论坛上,与会嘉宾纷纷认为,应该要深入研讨艺术品市场中最能够体现民众需求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找到制约国内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痛点,为民众的文化需求提供切实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和促进新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而谈到艺术市场、艺术品金融与科技鉴定的关系,与会者均认为,艺术市场与艺术品金融紧密相连,艺术品金融的开展离不开公正、规范、科学的艺术品鉴定工作。这意味着艺术品鉴定工作,尤其是科技鉴定要积极为艺术品银行、艺术品保险、艺术品质押融资、艺术资产包上线等艺术品金融板块服务,为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助力。

本次论坛还颁发了2017上海国际收藏论坛奖,以此来表彰国内对艺术市场和收藏事业做出贡献的个人与机构。论坛还同时发布了《新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倡议书》,提出了繁荣新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七点建议。

《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届论坛还邀请了多位长期致力于科技鉴定的专业人士及相关机构共同分享和交流科技鉴定方法、展示科技鉴定方面的成果等,这也是本次论坛的“重头戏”之一。众所周知,鉴定一直是艺术品市场“老大难”的话题,而近些年逐渐流行起来的科技鉴定,业内也是看法不一。因此,此次论坛中对于市场现状的深度剖析,包括科技鉴定领域的新信息、新动态,自然备受业内关注。下面就让我们一道来看看与会嘉宾都怎么说。

观点速递:

张正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和教育学院特聘教授)

整体来看,内地的艺术品只有不会超过3家的商业银行,或者是规模相对小的商业银行才进行艺术品质押等金融服务,更不要说其他庞大的资金,像保险业等资金的直接进入。所以,艺术资产化是目前发展中庞大的新蓝海。

而相关的学问跟实务操作在国内还有很大程度的空白。严格说来,国内所喜爱的市场模式跟杂货店差异不大,因为国内的市场体量非常大,所以看起来资金流动和交易额度非常庞大,目前我们所习惯的操作模式是相对单纯的物权转换模式,是相对保守的,和我们大量的交易量相比是不匹配的。按照整体规律来看,将来市场一定会走上艺术资产或者艺术管理的平台化模式,目前确实在建设当中,而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不会是个人,一定是机构或者是企業。

戴志康(证大集团董事长)

当下净资产人群迅速扩大,但是真正做艺术收藏的、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买东西的估计也就万余人,所以艺术产业要做大,我们应该需要去做基本人群的培育和培养。比如我们证大在思考,如何把当前随意性的自由市场方式的交易变成像股票交易所的交易?以当代艺术为例,如何在以艺术家为代表的一批作品上市过程,做一定的艺术批评和评估作为参考,建立每一件艺术品和其艺术家在上市过程公信度的转变,从而实现让更多人能参与到艺术消费过程当中来。

荣跃明(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我们理解艺术品需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但它和一般的金融资产不一样,有时候风险也很大。主要的原因在于艺术品的流动性较长,一般持有了之后要再次流通比较困难。我认为推动艺术品行业不断地转型发展,是让它不再停留在原来的画廊和拍卖公司、一般的展示这样模式上。现在需要通过催生新的艺术品行业当中的专业分工,使分工深化,逐步形成一个艺术管理资产的行业。

郑长来(北京泮庐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前各行各业都比较低迷,而艺术金融却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该领域由于缺乏资本统筹规划和良性引导,处于野蛮生长态势,更关键的是缺少真才实学的评估鉴定为导向。金融和资本要进入艺术品市场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市场监测标准,鉴定和评估的标准是什么?它的体系是由市场来定义的,而不是我们某一个行业出一个标准。

谢晓冬(在艺APP创始人)

现在确实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出现并且想进入这个领域,但是他们不清楚价格体系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为什么我们在淘宝、天猫和在线电商有那么高的交易额?促进交易很重要的原因:一是价格透明化,二是比价低,三是规模化,但是这些在艺术市场里都没有。对于这些,我认为当前是不是已经到了一个阶段性的时刻?涉及到对真伪的判定,这是影响中国艺术板块非常重大的问题,必须要用市场把标准梳理出来。

夏君定(上海博物馆原研究员)

在应用热释光方法测定陶瓷器年代及真伪鉴别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在日常应用中经常碰到,如果不加以解决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一个是接底问题。虽然普通的接底采用紫外光就可以方便地检查出来,但现在做假的人也在不断改进,他们在胶水或涂料中加入防紫外的化学物质,使得紫外光也无法检查出来。目前发现在单色釉瓷器和青花瓷器中接底的居多,窑口涉及景德镇窑、吉州窑、龙泉窑、建窑、定窑、钧窑、磁州窑等。另一个就是放射线辐照问题。有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仿制、做旧、辐照与销售。目前用热释光方法来分析该陶瓷器的年代是否被放射线辐照过还是十分困难的。

古陶瓷的真伪鉴定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单靠任何一种科技方法或传统眼学方法都是无法圆满解决的。最好的方法应该是人文科学与科学方法相结合。

沈怡萱(上海收藏家)

正确的科技鉴定步骤是:首先需要有眼鉴,然后才是根据需要来选择相应的鉴定项目,会诊是必需的步骤。对一件古陶瓷器来说,眼鉴、技术鉴定、窑址佐证才是负责任的鉴定。

刘秀(复旦大学博士)

其实元素成分分析的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清末,欧洲人来仿制中国陶瓷那个时期。在近二三十年间,X荧光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不用破坏样品,而且可以非常准确地得出陶瓷当中的比例成分,所以这个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应用面也非常广。对于这种技术,如果藏家有一定的知识或者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是可以在普通大众收藏中用起来的。

鉴于国内古陶瓷鉴定市场复杂性,古陶瓷鉴定除了科技鉴定与经验鉴定相结合以外,各类科技鉴定手段也相互弥补、相得益彰。作为以材料学为基础的元素成分分析,以可溯源的数据采集为基础,把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双向结合,探索科学合理的模糊聚类元素成分双向分析新模式,将为古陶瓷鉴定市场注入一股清泉。

涂道华(上海德视宝文物鉴定器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以古陶瓷鉴定、检测“四位一体”的法则为例,一是传统眼学;二是微观痕迹,传统眼鉴与辅助(视觉微痕鉴定仪)配合,让藏家在收藏的第一个环节中,通过对古陶瓷釉面及釉下微观痕迹鉴别,极大地提高了鉴别真伪的成功率;三是成分分析,模糊聚类元素成分双向分析犹如“DNA”检测,进一步提高古陶瓷真伪鉴定的准确率;四是热释光,其对瓷器的鉴定准确率之高,是验证每件瓷器的出生年代终极判断。

传统眼鉴与现代高科技结合,一定是未来艺术品鉴定领域的惟一发展方向。随着成分分析、热释光、微观痕迹鉴定等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完善,结束了收藏界以往单一的鉴定局面,也必将受益于每一位藏家。

记者手记

尊重不等于“神话”

站在做新闻的角度而言,文物鉴定,总是一个话题感颇多的领域。如果把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运作比喻为一种链条,一些症结的亟待解决,往往到最后都直指鉴定环节。

因此,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这个市场越来越被普通人认知,收藏投资从旧时的“小众”,一举变成如今的“全民”,如何规范促进文物鉴定行业的健康发展,业内一直争论不休。

这当中非常抢眼的论调,就是关于科技鉴定与传统鉴定。

按理说,现代社会也是科技社会,科技是推动进步的力量。用科学来说话,还原事实的本真,能让人感到客观与信服。不过偏偏,文物艺术品行业有着它的特殊性,自古以来,靠经验和眼力来鉴定才是王道,几千年的传统到了今天,突然来了个科技“横插一脚”,且不说它本身靠不靠谱,对此产生不适并且“画问号”是情理之中的事。

更何况前些年,某些大力宣传科技鉴定的人将此吹得“神乎其神”,而后又被事实“打脸”,怎能不让人质疑他们是为了利益而借此“別有用心”,从而连带着对科技鉴定的观念也产生怀疑?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去全盘否定科技的力量,尊重科学必须是一切专业研究的基础,古玩行业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也得承认,即便是到了今天,仍存在一些科学所无法完全解释的领域。举个或许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对于肿瘤,医生的建议通常都是及时地进行手术切除,但笔者最近就听一位医生朋友说起曾遇到过的临床病例:两位老人病情相当,一位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保持好心态,适当锻炼,结果几年后恢复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另一位选择了手术,不到半年时间感觉元气大伤。

你看,尊重科技并不等于要去神话科技,做学问不应该“一刀切”。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文物鉴定同样也是一门科学,所谓专家的眼光,是建立在对历史、艺术、考古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之上,传统的鉴定标准并非某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说了算,而是无数人智慧和经验的凝结。

鉴于此,本届的上海收藏论坛上对于科技鉴定的探讨,与会者普遍提出应该将传统与科技结合,是一种好现象。不偏不倚,还是那句老话:做收藏投资最忌的就是盲目与不理性。

如何用科技的力量助力古玩艺术品市场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艺术品科技艺术
纸的艺术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食物也是艺术品
科技在线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科技在线
艺术品被盗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