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辅助大学英语听说学习的行动研究

2018-04-04庞炳良

关键词:导图听力公众

吴 蕾,何 净,庞炳良

(东华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201620)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提到:“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要密切关注移动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计和构建‘移动英语学习平台’,凸显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等特点。”[1]大学英语听说课目前存在一系列问题:教学课时有限、模式单一,教学环境无法满足学生听说练习的需要等。本研究通过创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其特点以弥补目前听说课教学的不足之处,在实践中采取行动研究法不断反思,优化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该学习方式对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一、 理论基础

运用微信公众号促进学生学习类属于移动学习。国外移动学习理论的起步较早,目前所涵盖的研究领域较广,因此其理论与技术也相对成熟。1994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开启了关于移动学习研究的先河。[2]国内对于移动学习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00年爱尔兰教育技术专家Desmond Keegan应邀在上海电视大学40周年校庆召开的“新千年: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中外专家学者报告会上所作The Future of Learning — From E-learning to M-learning的报告,这是国内首次明确以“移动学习”为概念的研究[3]。随后国内多所高校通过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移动学习的研究项目。

微信平台学习支持是移动学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孟凡立、陈琳认为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交互功能强、普及度高、跨平台等优势,探讨了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移动教学的可行性[4];张美超等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从学习情境建设、交互需求等方面出发,设计了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移动学习辅助教学活动,并结合英语教学课程进行了实践研究[5]。Rambe和Bere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过应用Whatsapp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指出Whatsapp的应用能促进学生参与,提升教学有效性[6]。

虽然近些年人们对于移动学习十分关注,但是预测性的研究依然占大多数,而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将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英语听说结合的教学研究更是屈指可数。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和研究类型,旨在使“行动”与“研究”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7]。行动研究强调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关注自己的课堂,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师遇到的问题,通过行动找到问题的答案[8]。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是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 研究准备

本研究基于移动学习理论、英语听说学习策略,探讨在移动学习和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等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下是否能够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兴趣。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上海某重点高校2017级6个班的学生(每班30人左右)作为实验对象,共178人。实验组的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讲授学习策略、移动设备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下载听力学习资料,并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二)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即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提高和改进工作,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本课题在对与学生、教师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的反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施改进措施,以循环的方式不断完善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使之成为促进大学生英语听说的有效工具。

(三)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可行性分析

随着移动终端和网络的普及,微信(We Chat)成为目前国内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软件之一,以微信作为教辅手段可以被大学生广泛接受,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开学之初发放问卷178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学习英语。这些学生主要的手机学习途径是:75%左右同学通过下载英语移动学习App,其中用得比较多的App是百词斩、扇贝单词、可可英语、英语趣配音、英语流利说等;35%左右同学通过订阅微信公众号进行相关英语学习,如外研社Unipus、早安英语、沪江英语等,订阅英语学习微信公众号的这些同学有一半以上仅仅是关注,并不会仔细学习里面的内容。问卷调查还显示:学生中78%以上接受与课堂相关的辅导通过以手机操作的方式进行,80%以上期待学校推出英语类学习公众号;对于学习内容,学生需求最多的前三项是同四、六级考试相关的内容与方法、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及与课本英语学习相关的内容,并且他们欢迎直观的、以图片为主,动态的、以音视频为主的推送形式。问卷分析显示学生对使用手机进行英语学习的接受度比较高,但移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学习效果不佳。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一个功能模块,基于这个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通过公众号可以实现和特定群体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全方位沟通、交流和互动,是一种点对点、点对面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2015年10月23日,微信公布了最新的数据报告《微信·生活》,显示微信在一线城市渗透率已达到93%,2015年9月中国微信平均日登陆用户达到5亿7 000万[9]。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媒体,具有即时、易操作、免费等优势。本研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创建了“××英语听说”公众号,学生通过关注此公众号获得同英语听说课程同步的学习内容。

三、 研究过程

“行动研究”这个名词在学术史上是由勒温教授率先提出的,同时他也给出了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四个开展行动研究的操作步骤[10],建立了适用于行动研究的螺旋循环操作模式。基于经典的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模式,笔者开始进行行动研究。首先针对三轮行动研究作出一个整体计划,以把控整体方向,然后分别针对每次行动研究再作出细致的行动计划。

(一)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

2017年8月完成了平台的申请工作,接下来在持续试运行5周后,对第一轮行动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计划每周推送3期,共计五周推送15期左右。在学习、借鉴同类公众平台如外研社Unipus、21世纪英文报、蔡雷英语等基础上,结合老师的教学经验,将推送重点放在与听说课程同步的教学内容:课前思考题主要以开放式问题为主,课后复习题以首字母填空为主,这些同课本配套的试题是听说教研室全体老师共同备课的成果;另外推送了四级考试中听力部分的真题。

“××英语听说”平台第一轮运行,共持续 32 天(2017年 10月9日至 2017年11月12 日),覆盖 5个教学周(大学一年级开始上课日期为10月7日,通知学生关注用了一周时间)。平台共设置了3 个一级菜单:教学文件、四六级和三百句(图1)。一级菜单下又设计了共计 6个二级菜单:教学文件——考核要求、视频作业,四六级——四级题型、六级题型,三百句——听说1三百句、听说2三百句。在2017年11月13日通过后台统计工具发现,第五周总计点击频次排在前三位的菜单分别为“考核要求”109次、“视频作业”106次、“听说1三百句”105次。

图1 公众号菜单设置

在五周的运行时间内,后台统计显示关注人数从2017年10月9日首次推送文章时的16人,增加到2017年11月12日第五周运行时的349人(包括其他班级学生)。平台共计推送17次英语学习资料和信息,其中包括四级新闻,长对话听力,第一、二、三课配套作业和练习及书本练习答案等。从“阅读来源分析”看出,这17篇推送文章共被阅读6653次,在会话、历史消息页、朋友圈、好友转发、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图文分析数据显示)这 5 种阅读方式中,通过关注平台、接收消息从而阅读文章的“会话”方式占比达到 49.39%,比例最高,说明最好的传播方式还是将文章直接推送到用户,所以如何尽可能多地吸引用户关注是整个平台运行中都需考虑的。在五种阅读方式中,“会话”阅读方式独占鳌头,接下来的排序依次为“其他”“好友转发”,而通过“朋友圈”和“历史消息”这两类方式的比例为零,说明平台的影响力还很有限,没有在用户群体中建立起良好口碑,没能激发用户完成资料的二次传播。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1) 缺少娱乐性学习资料

从学生英语听说需求的调查问卷统计,可以得知娱乐性多媒体的学习资料在某种程度上比纯学习性学习资料更能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因此,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可以适当增添此类学习资料。

(2) 听力练习设计仍需加强

经反思发现,学生们对于四级听力的关注度未达预期值的部分原因可归结为听力练习的设计不够完善,文字过于拥挤、紧凑,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障碍。除此之外,学生要通过滑动页面才能看到之后的问题,而听力音频一直置于顶部,导致学生播放与暂停音频的操作过于繁琐。而首字母填空的听力练习同样存在操作过于繁琐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答题。所以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应当加强对听力练习的设计。

(3)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由于微信公众号要运行三四周才具备留言功能,加上教师对平台操作及学生对公众号的使用都处于初级阶段,推送者与用户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纵观所有 17篇推送的文章,只形成了资料从平台到学生的单向传递,用户的反馈仅局限于内容下面点“赞”,其他没有交互的反馈意见。而实际上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从多方面去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因此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将具体研究如何加强师生间的实时互动。

(二) 第二轮行动研究实施

第二轮行动研究计划:

(1) 根据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对微信公众号进行改进;

(2) 对于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3) 基于观察记录结果对第二轮行动研究进行反思总结。

第二轮行动研究共持续近4个教学周(2017年11月18日至2017年12月13日),在此期间共推送了16篇学习资料。

基于第一轮行动研究,在这一轮研究中,老师与技术人员运用iH5技术对听力练习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iH5是一种支持在线编辑网页交互内容的设计工具,目前已被用于制作广告视频、邀请函、数字贺卡等多种类型的交互内容。基于iH5平台,经过设计的听力练习题链接可以被分享至微信公众号,学生只需点击推送页面底部的“阅读原文”即可做相关练习(图2)。同时,通过iH5技术也解决了之前学生做听力练习时操作繁琐的问题。如图3所示,在新的听力练习中,每个页面呈现一道题,学生无需上下滚动翻页。每一页置顶了听力音频并设有“播放”、“暂停”以及“重播”三个按钮便于学生操作。学生只需点击其要选择的答案选项,页面底部就会给出即时反馈,若学生答错系统会自动给出正确答案。

图2 改进后的长对话听力练习

图3 改进后的四级四选一听力练习

在此轮行动研究中也对首字母填空的听力练习进行了一定改进。学生在听音频的同时可以直接在横线上填出答案。在答完所有的题目后,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分数,还可以通过点击“填空题答案”,查看正确答案(图4,图5)。

图4 改进后的首字母填空听力练习

图5 首字母听力练习答案

为了增强师生的双向互动,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了留言功能。学生们可以在每篇推送下留言,老师和技术人员可以在后台收消息并及时回复,这便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在此轮行动研究中还增加了娱乐性多媒体学习资料。老师专门从YouTube网站上下载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英语视频供学生们观看,丰富了学习材料。

第二轮行动研究观察记录:

相较于第一轮行动研究,此次推送资料的阅读量普遍有所上升,其中关于四级听力练习的阅读量激增。因此可得出结论:新的听力练习设计更适合学生答题,iH5技术的运用也初见成效。此外,同学们有关作业布置的问题都以留言的形式传递给老师,而老师也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给予即时反馈与答复,因此留言板功能的运用效果也相当显著。

第二轮行动研究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在多个方面将微信公众号进行改善并且均有一定效果。但是相关课程“英语听说1”不仅着重提高学生的听力,还要加强学生英语口语方面的练习,而前两轮行动研究依然缺少针对学生口语练习的学习资料,因此在第三轮行动研究中应着力于提供口语练习的学习资料。

(三) 第三轮行动研究实施

第三轮行动研究计划:

(1) 根据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分析反思对微信公众号进行改进;

(2) 对于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3) 基于观察记录结果对第三轮行动研究进行反思总结。

第三轮行动研究共持续5个教学周(2017年12月16日至2018年1月18日),期间共推送了18篇学习资料。

针对缺少口语练习学习资料的问题,老师主要向学生们介绍了“思维导图”法来帮助提高学生口语。“思维导图”是通过可视化学生的想法来锻炼其发散性思维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口语练习方法。在运用“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能够理清说话思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图6是推送的一期“思维导图”口语练习,话题有关贸易,将此话题划分为两个大的方面,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演讲中所要提及的内容。这种层层细化的方式使其演讲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因而对学生口语的提升效果显著。在此轮行动研究中,共推送三期有关“思维导图”的口语练习。

图6 “思维导图”口语练习

第三轮行动研究观察记录:

在运用“思维导图”法启发学生思维后,教学效果有所提升。图7为学生“思维导图”优秀范例。学生在构思如何谈论一个名人的时候,会从其童年、职位、经历、自传等方向逐步拓展开,渐渐丰富其演讲的内容。因此正如许多其他的实验研究,本轮行动研究也证明了“思维导图”对于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效果显著。

图7 “思维导图”学生优秀范例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第三轮行动研究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运用“思维导图”的成效,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着眼于“思维导图”的呈现方式以及帮助学生锻炼口语能力的方法是否可以更多样化。

四、 数据分析

(一) 问卷分析

本行动研究持续14个教学周,共发布51次推送消息。为了获取学生对于公众号的反馈,并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微信公众号,在三轮行动研究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178份,回收有效问卷175份。调查显示85%左右的学生认为“××英语听说”公众号的优点在于“内容同听说课程相关,可以辅助学习”,并有67%左右的学生认为“学习设备方便携带”;在对微信内容帮助程度排序中,排名第一的是“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练习”,其次为“同四级相关的听力内容”;对于公众号目前的不足,61%的同学指出其“可供学习的资料不多”。由此可见,学生们对于与课程相关的公众号需求较为强烈,而公众号也应当增加推送频率并丰富学习资料种类。对于四级听力选择题和首字母填空的听力练习的看法,均有75%以上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此类答题方式。由此可知,此次行动研究效果较显著。

(二) 采访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微信公众号对学生的帮助及其目前的不足之处,老师在其选修“英语听说1”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六名学生在微信平台上进行采访并记录,采访的问题均以中文的形式呈现。

问题1 你觉得“××英语听说”微信公众号对于课文练习的相关设计以及补充相关学习资料对你的英语学习帮助大吗?你喜欢这样的设计吗?

接受采访的六名学生均认为“××英语听说”公众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英语学习。他们表示“××英语听说”公众号与课堂教学起到了互补的作用并表示有关听力练习的设计不仅有趣而且方便了他们日常的听力训炼。

问题2 你觉得运用思维导图来锻炼口语对你有帮助吗?具体在哪些方面呢?

六名学生均表示运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口语表达,更是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与理解能力。在做阅读的时候更能准确把握文章架构、中心大意。其中两名学生还表示思维导图还使其有更多的机会与听众互动,另四名认为运用思维导图对他们阅读听力原文、理清文章脉络有明显帮助。

问题3 你觉得和传统课堂授课相比将“××英语听说”微信公众号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对你来说帮助大吗?其优点或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

三名学生提到微信公众号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师生课下交流平台,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都能被及时地解决。至于公众号目前存在的问题,另三名学生认为应当适量增加听力练习以及推荐优秀的演讲视频。

(三) 期末成绩分析

由于这些新生在入学后均会接受一次英语分级考试,根据成绩等级选修不同级别的英语听说课,因此可以认为选修“英语听说1”课程的学生水平大体一致。而参加此次研究的实验班是通过选课随机产生的,因而也可以认为实验班的学生与其他选修“英语听说1”的学生水平持平。选修“英语听说1”的学生期末需要进行口试与听力两轮考试,口试由非授课老师测试评分,任课教师仅批阅听力测试中的听写部分,其他都是客观题,因此期末考试的综合成绩评分比较客观。期末听说考试的综合成绩为听力成绩60%、口试成绩40%,通过实验后对照实验班与其他班级期末听说成绩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运用微信公众号促进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性。

选修“英语听说1”的52~57班均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班。对比发现,六个实验班中有五个班的期末听说班级平均成绩超过该课程的总平均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课程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有助于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提高。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微信公众号不是影响学生听说成绩的唯一因素,还有其他多种因素也在起作用。只是这一客观结果弥补了行动研究中出现的主观性,因此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五、 结论

通过三轮行动研究,一系列问卷调查、采访以及对学生期末笔试成绩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大多数学生对使用课程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持有积极态度。

(2) “××英语听说”微信公众号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过三轮行动研究,笔者已经取得一定经验,有三点建议:一是微信公众号内容要与课本紧密贴合;二是应当适量推送娱乐性学习资料;三是呈现学习资料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虽然笔者试图保证本研究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本研究依然有不足之处。

(1) 研究持续时间较短。本研究虽然包含了三轮行动研究,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每一轮都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更多的学习资料,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提高口语能力的练习,因为时间有限,只能观察思维导图这一种方法的有效性。

(2) 缺乏直接的方法检测学生对于推送资料的利用程度。在本次研究中,学生利用推送资料的程度只能从侧面依靠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阅读量来衡量。然而仅凭阅读量来检测资料的利用程度过于单一并且不够精确。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并没有更加客观直接的方法知晓学生对资料的利用程度。

移动学习至今仍然是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研究更是比较缺乏。因此,笔者希望本研究能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提供更多经验,揭示出更多有价值的结论。

猜你喜欢

导图听力公众
烃思维导图
公众号3月热榜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公众号9月热榜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