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疼痛护理的研究
2018-04-04赵姗
赵姗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滨州 2566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体指的是下肢动脉血管内部产生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狭窄与闭塞,引发下肢供血不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以及疼痛,严重者会产生足部溃疡以及坏疽。疼痛属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的主要表现症状,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中,疼痛具有不同类型,包含静息痛以及间歇性跛行等,疼痛不但会造成患者躯体不适,还会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缓解患者疼痛,使其生活质量获得提高属于临床医务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医护理技术指的是将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指导,将脏腑学说作为基础,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存在较为独特的操作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的一类护理技能,具体包含刮痧法、毫针法、水针法、灸法、湿敷法、拔罐法、熏洗法以及穴位推拿法等,存在简便、价廉等优势,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康复速度,由于中医护理技术可以对患者经络机能产生调节,提高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调节血管神经,加快下肢动脉侧支循的创建速度,使患者患肢缺血症状获得改善,有效缓解疼痛,使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改善,可以成为临床辅助措施[1]。该文对于中医护理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疼痛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方法
(1)针刺法指的是通过金属所制作的各类不同形状以及型号的针,利用一定方法,对于人体的腧穴产生刺激,发挥防病治病的效果。文献资料选取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其开展三阴交穴、血海穴、阴陵泉穴、太溪穴、足三里穴以及髀关穴进行针刺,采取提插补法,直刺解溪开展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为50 min,1 次/d,持续治疗 21 d,发挥散寒止痛、温经通络以及活血化瘀效果。文献资料采取腹浮针治疗以及肌肉注射盐酸布桂嗪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之后10 d以及20 d腹浮针治疗患者24 h之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患者,关于其作用机制为依照患者的具体疼痛位置,在患者腹部体表反应点开展浮针治疗,对穴位加以刺激,发挥调节患肢气血以及疏通经络镇痛的效果。临床采取针刺法进行治疗期间,需要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辨证施针,腹浮针治疗所产生的镇痛效果理想,针刺仅处于皮下,不会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穴位注射治疗方法针药联合应用,用药剂量比较少,但是对患者产生的刺激性比较大,对于老年人以及婴幼儿禁用[2]。
(2)中药熏洗指的是依照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提供治疗,选取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将药液趁热对患者的皮肤和患处施行熏蒸与熏洗,发挥治疗效果,通过首先给予患者药汤蒸汽熏,当药液转温之后进行熏洗,利用皮肤的吸收、局部药理效应、经络调节以及药物刺激发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止痛以及调和气血的作用。文献资料选取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00例施行治疗,其中对照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普通温水熏洗,研究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患肢浸泡到加为四物汤木桶进行熏洗,通过药液蒸汽对患肢施行熏洗,药液的温度处于40~45℃,熏洗时间为30 min,2次/d,治疗15 d作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研究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治疗有效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踝肱指数、血管内径以及动脉血流速度获得明显的改善。中药熏洗存在很大的优势,患者愿意接受,治疗方式安全可靠,使用范围比较广,治疗价格低廉,见效速度快,治疗方法简单,但是熏洗治疗期间需要保证室温适宜,严格控制熏洗液的温度,针对皮肤破溃患者禁用[3]。
(3)中药足浴指的是利用中药浸泡足底,提高足部血液循环速度,强化足部穴位推拿按摩,对于足部穴位反射加以刺激,属于一类治疗全身疾病的措施。文献资料对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丹参以及红花等中药煎剂施行足浴治疗,患者保持坐位,双足和下肢置于浴器中,水需要浸没患者踝关节上10 cm,浸泡时间为30~60 min,直到患者全身微汗,每天睡前足浴1次,一共治疗30 d,结果表明患者的临床效果、股前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血流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患者。中药足浴利用温热刺激提高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对于肢体关节疼痛存在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方式安全可靠,足浴之后需要配合适当按摩,提高防寒保暖,在空腹以及饱餐之后不建议足浴,针对皮肤存在破损、开放性损伤以及皮肤感染患者禁用[4]。
(4)灸法指的是通过一些燃烧材料,温熨以及熏灼体表一定腧穴与部位,利用调整经络脏腑功能,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灸法的种类非常多,比较多见的有温针灸、艾条灸以及艾柱灸,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和病情的变化情况,避免烫伤[5]。文献资料选取缺血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8例施行温针灸治疗,针刺环跳穴、血海穴、太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解溪穴、梁丘穴、八风穴、三阴交穴以及阴陵泉穴成功之后,在针尾部位插入艾条2 cm,通过底部将其点燃并且施灸,直到艾条燃尽,1次/d,持续治疗15 d,能够使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获得改善,血管保持扩张,提高血液循环速度,发挥温经散寒、通络镇痛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关于灸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机制为,灸法能够对特定穴位局部产生温热刺激,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强化皮肤组织代谢,对于炎症与渗出物产生消散吸收,此种方法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疼痛护理研究中缺少大量对照,关于其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依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6]。
(5)耳穴压籽法利用对患者耳部相应穴位以及反应点产生刺激,利用经络传导,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中医学认为,疼痛主要是因为经络以及气血不通引起,此种治疗方式能够发挥疏通经络、治病止痛以及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文献资料显示,针对四周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的疼痛,选取患者耳穴神门、心、皮质下、肾等穴位埋王不留行籽按压止痛。针对不适合采取中药熏洗和针刺止痛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选取神门、下肢以及交感开展耳穴埋豆法加以止痛,4~5 d之后两耳交换,大量研究显示,神门穴以及皮质下穴联合使用能够提高镇痛效果,耳穴压籽法存在刺激持久、取材便捷、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以及易学易懂的优势[7]。
(6)穴位按摩可以发挥舒经活血作用,提高血液循环速度,缓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疼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疼痛患者主要是因为下肢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所引起,文献资料显示,足部穴位按摩能够对足部反射区以及足部穴位开展刺激,保持血管扩张,提高血液循环速度,使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情况获得改变,快速清除自由基和小血栓,修复损伤血管壁,使组织缺血缺氧现象获得改善[8]。
2 结语
现在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原则为开展病因治疗,基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无论选择哪一种治疗措施,所产生的并发症风险大,同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主要为老年人,耐受性不佳。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方式简单,器械简单,经济安全,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文所介绍的各项技术各存利弊,需要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