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轮轨法向间隙的道岔钢轨廓形优化方法
2018-04-04赵向东
赵向东
(中铁物轨道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6)
道岔区轮轨关系复杂多变,导致列车过岔时会产生剧烈的振动冲击,加剧了道岔区钢轨的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减少了道岔区钢轨的使用寿命[1]。轮轨型面几何条件是影响钢轨磨耗和疲劳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优化道岔区钢轨廓形能减小列车过岔时产生的动力作用和轮轨磨耗,延缓钢轨疲劳伤损的发展[2]。
轮轨型面的优化设计是轮轨关系中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WU[3]基于轮轨型面匹配的设计概念,提出了由给定钢轨型面设计车轮型面的设计方法,达到了降低车轮与钢轨磨耗的目的。LEARY等[4]提出了基于车轮动力学性能的车轮踏面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车轮踏面设计流程,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实现仿真分析。PERRSON等[5]则基于遗传算法,将一系列动力学性能较好的踏面作为母本,经随机配对、交叉和变异后产生新的子代,最后利用函数对这些子代进行验收。王军平等[6]提出了个性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法和个性化钢轨打磨廓形设计方法。沈钢等[7-8]基于接触角差和轮径差曲线,逆向反推出给定钢轨外形和期望的车轮外形。崔大宾[9]利用车轮踏面正向求解的优化方法,借助二次规划方法优化车轮,以提高轮轨型面共形度。
上述文献在轮轨型面优化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道岔区钢轨廓形优化的研究甚少。在道岔区,钢轨型面会沿着线路纵向不断变化,各个断面上的轮轨接触特征并不相同,导致整个道岔区无法形成统一的打磨型面。由于道岔侧向经常会出现鱼鳞纹和斜裂纹,本文基于轮轨法向最小间隙法[8],对道岔转辙器区侧向钢轨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减小轮轨接触应力,延长道岔转辙器区钢轨的使用寿命。
1 优化模型的建立
根据轮轨接触理论,钢轨与车轮踏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接触应力就越小。但是在实际优化过程中,难以直接将接触应力或者接触面积作为优化目标。
某个接触点附近的轮轨法向间隙最小,意味着两个曲面具有相类似的曲率半径,该处的车轮与钢轨有很大的共形度,导致在实际接触过程中,轮轨界面密贴程度很高,会产生较大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有效降低轮轨接触应力。因此,本文以轮轨接触点附近的轮轨法向间隙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在计算轮轨接触时,假设车轮和钢轨均为刚性,忽略弹性变形的影响,不考虑轮对摇头运动的影响。
1.1 优化范围的选取
图1 优化范围示意
首先对给定车轮和钢轨的初始型面进行轮轨接触计算,得到不同横移量下车轮和钢轨的接触点位置。为了便于求解,选取车轮与钢轨能接触到的区间为钢轨型面的优化区间,优化区间内的点为可动点,优化区间外的点为固定点,如图1所示。在优化区间内,将钢轨横坐标等分为n+1份,钢轨型面上对应的纵坐标ν为变量。因此,只需要求出纵坐标的数值就达到了设计钢轨廓形的目的。由于道岔转辙器区的钢轨包括基本轨和尖轨,对于道岔区钢轨需要分基本轨区域和尖轨区域进行设计。
1.2 轮轨法向最小间隙法
为保证新设计的钢轨型面与车轮踏面匹配,算法的核心可以描述为:通过一给定踏面外形,计算其与原始钢轨廓形的匹配程度,得到关键匹配参数,再通过优化这些匹配参数,逆向得到新的钢轨廓形,最后将新的钢轨廓形与给定踏面进行匹配,校验是否达到期望的匹配参数,若误差允许,流程终止,否则退回重新修改匹配参数并再次计算。
(1)
图2 轮轨接触点处的法向间隙求解示意
(2)
式中:j为对应的平均间隙值个数;h为每次轮对横移的步长。
一般而言,初始钢轨都是凸曲线,因此,设计出来的钢轨也需要是凸曲线,所以对钢轨的优化区段有如下约束:
(3)
为了保证设计的打磨廓形在原始廓形的下方,并且一次打磨量不能过大,优化设计的廓形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ai≤vi≤bi
(4)
式中:bi为原始廓形的位置;ai为可变化的区间范围。
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钢轨廓形设计流程
2 优化实例
以LM型车轮踏面和某型号道岔为例,选取道岔转辙器区关键截面(道岔尖轨宽度分别为0,20,50 mm)进行优化设计,轨距 1 435 mm,无轨底坡,车轮名义滚动圆半径为420 mm,轴重为20 t。
2.1 尖轨尖端的优化实例
对尖轨尖端(尖轨宽度为0)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前后钢轨廓形曲线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优化区域为轨顶偏向轨距角一侧。优化之后的轮轨接触应力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轮对横移量在-5~10 mm之间时,优化后的接触应力较优化前的减小了,最大减少了34%左右。但是轨距角处接触应力基本不变,原因是没有对轨距角进行优化设计。如果将轨距角处也进行优化设计,虽然轨距角处的接触应力有所减小,但是会增大钢轨轨顶接触应力。图6和图7为优化前和优化后轮轨接触点的位置,可以看出,优化后的左侧轮轨接触点分布较优化前更均匀;但由于设计的打磨量较小,右侧的轮轨接触点基本没有变化。
图4 优化前后钢轨廓形曲线
图5 优化前后轮轨接触应力
图6 优化前轮轨接触点的位置
图7 优化后轮轨接触点的位置
2.2 尖轨宽度为20 mm优化实例
一般地,道岔转辙器区尖轨宽度<20 mm时,由基本轨进行承载;尖轨宽度为20~50 mm时,由基本轨和尖轨共同承载;尖轨宽度>50 mm时,由尖轨承载。
由于尖轨宽度在20 mm时,由基本轨和尖轨开始共同承载,此横截面的钢轨廓形应分为钢轨和尖轨优化区间进行优化设计。图8为优化前后钢轨廓形曲线,主要优化区间为基本轨的轨顶部分和尖轨偏向轨距角的部分。图9为优化前后轮轨接触应力,可以看出,轨距角部分和横移量>2 mm部分接触应力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横移量在-5~-8 mm之间时接触应力均有所减小,最大减少了约50%,而横移量在4 mm附近时,接触应力有所增大,主要原因是优化之后,接触点都集中在尖轨的工作边和非工作的尖点处。图10和图11为优化前和优化后轮轨接触点的位置,可以看出,优化后的轮轨接触点在尖轨上更均匀。
图8 优化前后钢轨廓形曲线
图9 优化前后轮轨接触应力
图10 优化前轮轨接触点的位置
图11 优化后轮轨接触点的位置
图12 优化前后钢轨廓形曲线
2.3 尖轨宽度为50 mm优化实例
由于尖轨宽度>50 mm时,主要由尖轨进行承载,因此,只对尖轨区域进行优化设计。从图12可以看出,主要优化的区间为轨顶偏向轨距角一侧。从图13优化前后轮轨接触应力可以看出,横移量在-8~8 mm之间时,优化后的接触应力较优化前有所减少,最大减少了约50%左右。图14和图15为优化前和优化后轮轨接触点的位置,可知,优化后接触点的分布更均匀。
图13 优化前后轮轨接触应力
图14 优化前轮轨接触点的位置
图15 优化后轮轨接触点的位置
3 结论
本文基于轮轨接触理论,对某型道岔的关键截面进行了优化设计,此方法是以轮轨法向间隙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车轮与道岔区的钢轨具有较小的接触应力,从而有效降低了轮轨磨耗与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延长了钢轨的使用寿命,并且优化后的接触点位置较优化前更加均匀,优化后的钢轨型面可以作为钢轨打磨的目标型面。
[1]孙加林.客货共线铁路道岔区轮轨关系的优化研究[J].铁道建筑,2017,57(2):125-129.
[2]王平,刘哲.轮毂磨耗对岔区轮轨接触行为的影响[J],铁道工程学报,2016,33(1):46-51.
[3]WU H M.Investigations of Wheel/rail Interaction on Wheel Flange Climb Derailment and Wheel/rail Profile Compatibility[D].Chicago:The Graduate College of the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0.
[4]LEARY J F,HANDAL S N,RAJKUMAR B.Development of Freight Car Wheel Profiles—a Case Study[J].Wear,1991,144(1/2):353-362.
[5]PERSSON I,IWNICK S D.Optimization of Railway Wheel Profiles Using a Genetic Algorithm[J].Vehicle System Dynamics,2004,41(S):517-526.
[6]王军平,单连琨,丁军君,等.个性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法分析[J].铁道建筑,2015,55(11):131-133.
[7]沈钢,叶志森.用接触角曲线反推法设计铁路车轮踏面外形[J].同济大学学报,2002,30(9):1095-1098.
[8]沈钢,顾江.低地板车辆的踏面外形设计及动力学仿真[J].同济大学学报,2003,31(10):1206-1201.
[9]崔大宾.铁路列车轮轨型面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