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党课之二十四
2018-04-04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张爱丰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张爱丰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全面理解和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意义,从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方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贯穿始终,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也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遵循。
一、深刻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历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是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早在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可以说,人民群众
教育中,要力戒形式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变异反弹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影响恶劣的,要坚决惩处,绝不手软、绝不姑息。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要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到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要健全完善改进作风建设的制度机制。认真梳理总结我们党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好的经验、做法,继续完善作风建设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和保障,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抓下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讨论题:
1.如何理解和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