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构建智慧图书馆初探
2018-04-03王敏虹
王敏虹
关键词:艺术院校;智慧图书馆;管理;服务
摘要:文章分析了艺术院校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必要性及构建方式,强调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指出了数字化建设是构建智慧图书馆的基础,智慧化管理是其精髓,“以人为本”的服务是其本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3-0061-03
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艺术学科的调整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都对艺术院校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院校图书馆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是文献信息资源的中心,为教学科研服务,提供精准的学术研究支撑;还应该是艺术作品展示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具有博物馆、美术馆和研究馆的功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构建艺术院校智慧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
1智慧图书馆研究概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图书馆从2003年开始对智慧图书馆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国内较早对智慧图书馆进行理论研究的是严栋,2010年他在《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一文中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并指出物联网的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和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技术与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计算技术相结合,将全面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交互方式,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服务[1]。此后,国内学者纷纷从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功能、模式、设计和实现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积极推动国内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王世伟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发表了《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再论智慧图书馆》《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等一系列研究文献,他提出智慧图书馆目前正处于初始阶段,未来智慧图书馆的愿景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能够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地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的智慧管理,智慧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2]。2005年,国内一些图书馆开始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图书进行管理和实际应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上海、深圳、台湾等地的部分图书馆初步形成了智慧图书馆的雏形。
2艺术院校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必要性
2.1建设智慧图书馆是艺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都设置了艺术类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高校也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国内艺术教育呈现兴盛繁荣的景象。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门类独立出来,成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科的完善发展、艺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艺术院校申报硕博点等都离不开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支持和保障。建设和完善学科信息资源体系,围绕师生需求提供教学和科研服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工作。而现实的情况是艺术院校往往面临艺术专业仓促上马,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基础差、底子薄等问题。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能够借此契机逐步加以解决。
2.2建设智慧图书馆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
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可以说是图书馆的物理组合变化,智慧图书馆则是图书馆革命性的化学融合,主要聚焦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图书馆的优质服务与高效管理中。智慧图书馆不是只解决图书馆的局部问题,而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解决方案。从过去依靠手工操作的传统图书馆过渡到主要依赖Web2.0技术的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再到未来的智慧图书馆,是科技发展的逐步进阶,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院校建设智慧图书馆不仅是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需要,更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3艺术院校智慧图书馆的构建策略
3.1数字化建设是基础
3.1.1数字图书馆发展迅速。“十二五”时期,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发布了多个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2012年)、《文化部关于加快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意見》(2012年)。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的建设加快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关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全民数字阅读接触率从38.6%上升到64.0%,2015年数字化阅读(主要包括互联网在线、手机、电子阅读器、光盘和平板电脑等五类非纸质出版物阅读)首次超过纸质阅读。文化部2015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的馆藏量逐年上升,2015年年末达到83,041万册,增长63.9%,而图书(不包括电子图书)总藏量83,844册,仅增长6.0%[3]。这一数据是反映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信息,表明图书馆纸质资源增长缓慢,数字资源却得到飞速增长,数字资源将成为主要的知识资源载体,成为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主要表现形态。
3.1.2建设特色数字资源库。在国家数字文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艺术院校图书馆为适应广大师生对数字化资源的需求,结合馆藏特色和学科优势自建了各类数字资源库,如: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的皮影数字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的年画与招贴画数据库、天津音乐学院的珍藏老唱片数据库、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的江苏音乐特色数据库等。综合性高校的艺术学科资源建设也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2006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始对艺术学科进行多媒体资源建设,在整合北大艺术学院与图书馆二者学科资源的基础上,购买汇集了9,000多位艺术家56万首曲目的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收藏国外音乐大师如莫扎特、巴赫的CD和DVD750余种,保存中国传统戏剧作品515部,还自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多媒体资源,包括知名度很高的《北大讲座》《世纪大讲座》等讲座资源2,800多个,年增量约400个,全部提供校园网点播,提高了师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提升了艺术学科资源的建设水平[4]。
3.1.3注重资源的整合及共享。将多个领域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整合,在一个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处理与共享,也是智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以下简称“三馆”)都拥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随着数字图像技术、三维图形、虚拟现实和人机互动技术的日益成熟,三馆可合作开发主页、建设公共目录,并实行统一检索,建立一个拥有網络导航、信息发布和三维展示功能的信息综合服务体系[5],让师生更好地从历史渊源、作品内涵、视觉享受等不同角度感悟艺术品。课室不再是艺术教学的唯一场所,三馆将是一个创新的课堂,是作品展示、文化研究、艺术创作、学术交流和合作对话的空间,如哈佛大学的艺术博物馆拥有世界一流的收藏品,收藏了15万件从远古到现代的各类艺术作品,并与图书馆合作经常举办各种专题展览,为世界各地的学者、艺术爱好者和图书馆、美术馆馆长提供学习交流、进修和参观的机会。
3.2智慧化管理是精髓
3.2.1智慧化管理的内涵。实现艺术院校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就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全面感知图书馆各个领域,将馆员、读者、文献资源、建筑环境等碎片化信息联结成互联化信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形成监测、管理和决策机能,实现书书相联、库库相联、层层相联、书人相联、藏阅相联的物理空间的全面立体互联。
3.2.2智慧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智慧化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①对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进行管理。通过校园卡或手机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自动连接,实现了图书管理人员对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身份的识别,并自动授予其不同的权限。此外,相关数据传送到图书馆管理系统后,系统还能自动统计读者进出馆次数和停留时间、读者借阅情况等并自动生成相关的明细表,供管理人员参考使用。②对书刊进行管理。运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扫描器将植入芯片的书依次进行扫描,所有书目信息一目了然,可以快速完成书刊的清点、查找、顺架和归位工作,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和时间。J类(艺术类)书籍往往开本大小不一、厚薄相差各异,给排架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美国芝加哥大学曼索托图书馆运用智能技术,对所收藏的350万册书籍进行全面感知,建立了机器人堆叠书库管理系统。该馆没有使用传统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而是以书籍的书名和尺寸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不仅可以解决艺术类图书排架和管理的困难,还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书库面积只需要常规书库的1/7[6]。③对读者座位进行智能查找。读者通过可视化界面,可以像在电影院选座位一样进行座位预约和选择,实现了座位的智能查找和使用。④对图书资产进行管理。艺术类图书画册具有印刷精美、图片较多、价格昂贵等特点,艺术类图书画册作为艺术院校的资产应加强防盗管理。将所有图书都植入芯片,可以对图书实行定位、监控,防止图书被随意带出图书馆,同时,射频识别技术扫描图书能高效完成图书资产清查、盘点和统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⑤对建筑环境和实时情况进行管理。图书馆的智慧管理可实现自动调控温度和湿度,自动监测用水用电和电梯使用情况,自动监控防火、防水、防突发安全事故发生等,真正实现了人性化管理。
3.3“以人为本”的服务是本质
3.3.1提供“以人为本”服务的必要性。智慧图书馆的自动管理模式将彻底摆脱传统的手工管理,给图书管理人员和艺术院校师生带来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无线泛在的图书馆、个性互动的图书馆和信息共享空间的设置将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给全校师生带来实惠便捷的服务。因此,更快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是未来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工作方向和生存之本。
3.3.2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1,942.1万户,同比增长11.8%,总数达9.8亿户,为实现无线泛在图书馆提供了庞大的潜在用户。宽带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以及互联网网民数量的大规模增加,使移动图书馆服务成为越来越多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方式,公共图书馆在这方面发展得很快,如深圳市图书馆倡导并实践的城市街区无间断服务24小时图书馆、台北地区的多个无人管理自助式图书馆,都是智慧图书馆的一种泛在式的创新服务[7]。艺术院校图书馆也要重视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如通过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利用APP和微信推出身份认证、借阅查询、资源导航、全文阅读、新书推介等,实现泛在服务创新模式,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时时可读、处处可读、人人可读的良好学习阅读环境。
3.3.3构建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IC)或称学习共享空间、创意创客空间,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供人们分享有关电脑技术、艺术设计、科学、数字等方面兴趣并合作动手、共同创造的空间环境。信息共享空间更注重增加服务读者的空间,是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的体现。国外成功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图书馆有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图书馆、美国埃默里大学图书馆。“正在发展的图书馆创客空间运动”成为201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的热点之一。在国内,清华大学图书馆的IC设置有研讨小间、音像视听区域,北京大学图书馆开设了具有个性化的共享空间,浙江大学开设了紫金港基础馆的学习空间[8]。艺术院校的智慧图书馆除具有普通的IC空间、创客空间外,还要充分考虑艺术学科的特殊性,设置专门的艺术创作空间。该空间在布局上要体现沙龙式的艺术氛围,鼓励文学、哲学、心理学与艺术学科的师生进行研讨,以期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创作,将创意变为现实。不论是无线泛在的服务、互动个性化服务,还是在图书馆开设信息共享空间,都是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是一种精准式服务。精准式服务需要改变以往图书馆管理人员传统的思维方式,强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是艺术院校学科服务的强大推手和核心工作。
4结语
当前我国艺术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为建设智慧图书馆提供了机遇,艺术院校图书馆员应不断学习、改变思维、开拓服务,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同时,艺术院校图书馆应结合馆藏特色、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走出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的智慧图书馆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8-10.
[2]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5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4]张宁.面向艺术学科的多媒体资源服务探讨: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5):92-94,100.
[5]陆波.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为学校教育的对接合作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5):29-31.
[6]王馨立.地下机器人图书馆[N].文汇报,2012-05-23.
[7]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1):22-28.
[8]陆波.艺术院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研究: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16(3):29-31.
(编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