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2018-04-03董广芝夏艳霞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董广芝 夏艳霞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大学生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自1993年团中央正式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以来,大学生志愿者在扶贫开发、西部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环境保护、关爱弱势群体等方面默默奉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青年志愿者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奥运会以及四川地震救灾等重大事件和急难险峻事情面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仍是一项比较年轻的事业,存在着保障机制不健全、专业化程度不高、延续性差等问题。因此,在新时代,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促进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是雷锋精神在中国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思想积极进步、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在课余时间,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力所能及服务的一种自觉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弘扬了社会真善美,传承了传统文化中仁爱、感恩、扶危济困的理念,内在蕴涵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就是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推动和促进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进行、长期化开展,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1]所以,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对于做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之中自我价值实现动机最为强烈的时期,和同龄人相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大学生的成才成才需求更为强烈。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最为生动、鲜活的实践课堂,也是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参与志愿服务,可以使大学生能够增长见识,丰富人生阅历,满足归属感的需要。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青年大学生在课堂中学过的专业技能和特长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在帮助他人过程中产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和认知水平得以提升。可以说,志愿服务实现了青年大学生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促使青年大学生更好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做到了知行统一。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间不确定、场所不确定,仍然依靠学校行政力量在推动,尚未内化成为青年群体的自发行动。长效机制可以从制度、人员、场地、资金等诸多方面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保障,使志愿服务工作从偶然的、零散的活动走向长期化、规范化,从自发的行为走向自觉,使大学生道德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成为常态化的行为,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二)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践课堂,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方式。作为一种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因为其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成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架起了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桥梁,使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青年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走入火热生动的社会大课堂,更加深入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在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中丰富了内心世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实践中走向成熟和完善,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所以,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作用在于以制度化的形式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有序进行,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青年大学生是参与志愿服务的一支重要的力量,通过参与抗震救灾、扶危济困、环境保护、赛会服务、“三下乡”、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消除了人与之间的隔阂、疏远的情感,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服务精神,强化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念。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青年看见了个人的社会价值,激发了个人想改造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使命感,能够改善社会风气,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是一种推动机制,推动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开展,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帮助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一种普遍的行为,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谐和美的社会风气。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60年代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经为青年大学生所认可,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将他们大学的青葱岁月投入到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这些可喜现象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影响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大学生志愿行动的保障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行政经费的划拨,但是学校经费有限,用于志愿活动的费用少之又少。志愿服务活动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经费数量的不足,导致大学生志愿活动没有必要的资金和物质力量作为保障,降低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各项活动难以深入持久的开展。第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靠各种荣誉和奖励来激励。但是高校现有的奖励制度,缺少多样化的激励措施,难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行动。一些高校并没有定期对大学生志愿活动进行表彰和奖励,志愿者的个人价值没有获得学校给予的充分价值肯定,影响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三,缺乏必要的权益保障机制。从高校情况看,大学生志愿活动缺少基础性的制度保障,相关法律和政策规范不健全。“大学生从事志愿者行动的权利和义务是模糊的,学校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和项目评估不足,很少为志愿者提供人身、医疗保险,缺少对预防、处理风险和事故的保障。”[2]这些机制问题存在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开展。

(二)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衔接的机制有待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紧扣高校育人工作主线,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思想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升,灵魂得到净化。但是,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和第一课堂尚未形成有效的衔接,仍然是各自为政的局面。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并没有在大学生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中得以体现,第一课堂习得知识、能力和技能在志愿服务中应用程度也同样缺少相关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高校的教育教学没能实现结合,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热情,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和深入开展。

(三)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化培训机制有待深化。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需要诸多的能力和技巧的综合性工作,对参与者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扶危解困能力以及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要求,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多元化的,行动是盲目的。他们既渴求参与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希望自身能够接触各种新鲜的事物,获得人生的成长,又对于志愿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表现出认识和估计不足。一些大学生在志愿活动的吸引以及志愿精神的感召下,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但是,随着新鲜感的逐渐退去,往往表现出一种浮躁、退缩的心理。客观上看,大学生的阅历有限,对于社会、国情缺少足够的认识。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培训,就会导致志愿工作收效甚微,难以胜任委派的工作。因此,对高校志愿者的培训是必要的。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指导和培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系统化选拔和科学化的培育体系。这也使得“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未能彰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也不能传播与普及志愿服务的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3]

三、高校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顶层设计。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开展不仅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更需要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宣传部、院系等多个部门多方联动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因此,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离不开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整体协调。高校党委要当好舵手,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把握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大方向,充分利用在校园文化、组织体系、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的规划出符合学校校情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安排,使高校各部门各司其职,最大程度的优化志愿服务的人力资源,使得各项物质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着力完善好志愿服务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党委也正是通过这种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真抓实干,积极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校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和保障机制。首先,将志愿服务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衔接。针对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教学工作结合不紧密、各自为政的现象,可以尝试以课程化、学分化的方式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可以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相结合,纳入大学生培养计划,设置适当的实践学分,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根据个人表现情况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业成绩。其次,将志愿服务与对大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以及各种荣誉称号的评定时可以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调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第三,完善评价机制。学校团委从全校角度出发构建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为每个志愿者建立个人服务档案,真实记载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科学合理的对每一名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做出评价,评价的结果用于高校就业推荐以及人才道德水平的鉴定。

(三)强化志愿者的培训工作。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千差万别,在个人的服务观念和工作技巧方面也是有很大的偏差。加强志愿者培训工作,是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培育志愿服务的理念的有效途径。志愿者培训既应该包含志愿服务相关知识、岗位情况、业务知识的培训,也应该包括安全常识、法律常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让学生有志愿服务工作有系统的认识和科学的预期,让学生正确对待志愿服务,对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防止因认识不到位,产生消极和退缩的现象。

(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文化,是在志愿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植于志愿者群体,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并以一切可以利用用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为载体的独特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愿服务文化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的深刻内涵,是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志愿服务活动一旦形成升华一种文化就会转化为志愿者自觉行动的基因,能够引领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活动。高校要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利用网络、广播等新媒体媒介广泛传播志愿者的典型事迹,通过志愿者誓词、标识的使用,志愿歌曲的传唱、志愿者服装设计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在青年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符合青年一代特点的志愿服务文化,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青年一代的灵魂和血脉,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总而言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只有升华为一种文化,才能产生更加深刻广泛的影响力,从而潜移默化的塑造和影响青年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0/09/content_10172074.htm.

[2]王琦琦.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的新构想[J].南通大学学报,2008(3).

[3]王民忠,狄涛.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127.

[4]左红梅,杨华.志愿文化的和谐功能与构建策略[J].求索,2012(12).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