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形象看时代共名下的文学担当
——以解放文学至新世纪文学为例
2018-04-03邵天泽
邵天泽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在中国,文学与政治相关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它不仅推动文学进入政治意识的阶段,也引领大批共产党人涌入文化战线,拿起笔杆子斗争到底。此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渐渐从模糊走向清晰,随着中国社会历经解放时期、建国时期、改革时期、新时期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文艺政策不同,文学作品也进而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
一、解放文学:农民英雄形象
卢沟桥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爆发,坚定了中国人民想要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步伐,中国社会把主要矛盾集中在了团结抗敌的层面。一时间,军民同心,阶级易换,抗战气氛空前高涨。战时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促使大批共产党人拿起笔杆子,涌入文化战线围剿敌寇,抗战文学就此应运而生。由于正值抗战期间,战争直接决定了作家的写作题材及心理,爱国主义无疑成为了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面对国土沦陷和民族分裂,作家们开始沉静思考,适时反思,深度挖掘民族性格,积极寻求民族自救,为抗战服务的愿望强烈。
1942年5月,为了使现阶段的文学目标明确化、文学内容严格化,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会上,毛泽东结合当下中国社会的特殊环境,重新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发表观点,这些观点后经整理成册,题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说,《讲话》的发表,彰显了中共中央集体的文学主张,帮助抗战文学重新确定了自己的发展走向,奠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促成了这个时期独特的文学风貌。
依托社会环境的主要矛盾和文艺上的政策方针,解放时期的文学作品与国家政治生活紧密结合,用艺术来表现国家意志下的时代共名是这一时期的美学追求。周恩来曾就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指出:“文艺为政治服务,要通过形象,通过形象思维才能把思想表现出来,没有了形象,文艺本身就不存在。”[1]为了表现思想,宣扬政治主张,此一时期的作家们以笔为戎,塑造了许许多多从被压迫到觉醒的农民英雄形象,深入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解放区农村的变革,留下了诸多时代气息浓郁的经典佳作。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暴风骤雨》是周立波于1948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作品以解放时期农村地区开展的土地革命运动为背景,讲述了元茂屯的村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斗恶霸、打土匪、分田地、勇参军,渐渐挣脱了封建思想罗网,反封建意识觉醒,最终完成了从农民到革命英雄再到历史主人的转变历程。周立波在作品中塑造了多个农民英雄形象,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年轻一代革命农民的领头人赵玉林。他坚毅勇敢、精明能干,虽然曾因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和恶霸韩老六的双重剥削而对生活一度丧失信心,但工作队的到来,让他重获新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下,赵玉林的思想得到了开化,他坚定地首先投入到战斗队伍中来,英勇忠诚、视死如归,带领大家积极开展工作、安抚人心、在实际斗争中迅速成长为无产阶级先进战士。尽管赵玉林在战胡子时不幸负伤,最终牺牲,但他身上顽强坚定的时代品质是鲜明的,革命农民的英雄形象是饱满的。
二、建国文学:工农兵英雄形象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并作出了全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战略决策。自此,中国社会步入了和平的经济建设阶段。
为了使文学活动发展得更加体系化、秩序化,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会上,党中央代表团客观总结了革命文艺的历史经验,系统分析了革命文艺的存在价值,并最终确立了以毛泽东的思想精神为全国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这次会议预示着中国文学以解放时期战争实践的文艺传统为基础,与政治紧密相连地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承袭《讲话》精神遗风,在新形势、新环境的引领熏陶下,作家们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努力创造“真正属于人民的文艺”,掀起了长篇小说的创作高峰。但不同于上一时期,此时的小说创作主要以歌颂新中国、歌颂工农兵英雄、歌颂劳动建设者为基本主题。《红旗谱》就是这一时期的经典力作。
列宁说:“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2]创作于土改时期的《红旗谱》就堪称此一时期农村革命思想建设的中坚力量。《红旗谱》是一部描绘农民斗争运动的宏伟史诗。作品主要以三家世代斗争的恩怨为主线,描绘了特定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开展的各项学潮运动,讲述了中国农民从自发反抗到纪律严正的转变历程。在作品中,梁斌还尤为成功地刻画了大批有血有肉、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朱老忠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坚韧不拔、有胆有识,嘴里常说的“出水才见两腿泥”尽显他不甘屈服、韧性反抗的意志品质。横跨两个时代,他的身上既承载着旧时期父辈固有的庄稼性子,又凸显了新时代新思想的影子,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熏陶下,朱老忠从一个单打独斗的草莽英雄变成怀有集体主义的工农兵英雄。可以说,朱老忠这个典型人物是在典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也是在激烈的运动斗争中得到深化的。
三、改革文学:改革英雄形象
为了更好地管理城市,践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政策方针,新中国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一直持续到了1966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取得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实现,完成了土地改革和技术改造,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的基础工业,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民年均收入也得到了稳步提升。1976年9月,毛泽东在京逝世,一时间,中央领导群龙无首,指导思想也正面临更新换代。1978年,中国共产党适时在京召开了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上,中央委员会委员们就现阶段中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纠正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并推行的盲目冒进的政治路线;作出了把社会主要矛盾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部署;对党中央提出了应努力加强思想建设,科学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的具体要求。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也预示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会议结束后,党内除了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指导城乡积极建设外,会上提出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也为文艺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一系列为纠正错误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措施,使作家们对国家重燃希望,更激起他们用文学为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推波助澜的责任感,改革文学就此诞生。但与以往不同,此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积极反映改革潮流,响应国家号召,还注重对不利于改革的现实因素进行批判,从各个侧面全面地、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潮,形象地刻画了诸多锐意改革者的精神风貌。《乔厂长上任记》就是这一时期的滥觞之作。
《乔厂长上任记》是蒋子龙在1979年第7期《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作品主要叙述了机电局电器公司经理乔光朴,在机器厂生产停滞、问题成堆的状况下,主动请缨,担当大任,重返工厂后随即便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任人唯贤,激起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扭转了生产被动的局面;他赏罚分明,建立起新的生产秩序和管理制度,使工厂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小说中,除了改革热潮得到了热烈反映外,还尤为成功地塑造了改革英雄乔光朴的英雄形象。在作品中,作家蒋子龙用与副厂长郗望北心术不正的对比表现了乔光朴的无私无畏,用工人们间的议论呈现了乔光朴的勇于担当,用平凡岁月的生活场景彰显了乔光朴作为社会主义企业家的魅力。可以说,他是新时期“改革者”的典型,更是变革时代勇于担当的模范英雄。
四、新世纪文学:多元人物形象
1978年以来实行的全面改革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社会在几十年间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完美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全党努力追求“发展、稳定、强大、开放”的主要矛盾渐次浮出水面,中国社会就此步入了新纪元。
新时代的到来对各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间日益严峻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国防、科技实力上的竞争,也开始包括文化等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实力,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决定了文学应有更大的作为,因此,新世纪文学无疑成为了国家总体发展规划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面对全新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和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适时提出了新时代的文艺政策与思想。除了始终坚持马列毛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要求文艺贴近生活,走近人民外,江泽民还特别指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只要是能够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的精神产品,都应受到欢迎和鼓励。”[3]江泽民的文艺思想不仅体现了新时期文学环境的多元与包容,也极大地鼓励了更多作家投入创作,一时间,类型各异、主题鲜明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
各类文学作品的出现打破了长久以来主流文学的垄断,文学市场至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方面,主流文学仍坚守岗位,以刻画爱国英雄形象为主,宣扬国家意志、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精英文学强势回归,知识分子在包容的环境下,以刻画底层小人物为主,表达理想、拥抱希望;此外,还有伴随新时代而生的市场文学,他们迎合大众的审美口味,以刻画虚拟、魔幻人物形象为主,适应市场化、娱乐化需求。三种文学类型并驾齐驱,叙述主题各异,人物类型繁多,共同构成了20世纪以来繁盛多元的文学风貌。
结语
自1903年,文学首次进入政治意识以来,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就备受学界关注。从解放时期至今,中国社会以其阶段性的发展进程已然向我们展示了文学与政治的密切。这种密切不仅在政策方针上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更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尤为突出地体现。正如勃兰戴斯所说:“一个国家的文学,只要它是完整的,便可以表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感情的一般历史。”[4]从抗战文学到解放文学,从改革文学到新世纪文学,文学一直在国家意志的保障之下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应有的作用。从觉醒的农民英雄形象到斗争的工农兵英雄形象,从积极的改革英雄形象到多元的主人公形象,作家集体在意识领域一直在用笔杆子践行政治路线、响应国家思想、承担社会使命。可以说,作家集体是推动社会进程的先锋者,更是鼓动时代路线的助力人。从东方文学的阶段性实践中,我们看到的是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更是一代又一代文人志士的文学担当。
参考文献:
[1]杨剑龙.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吴伯萧.齿轮和螺丝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