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回顾与思考

2018-04-03武星亮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武星亮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伴随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走过了改革发展的四十年。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恰好满四十年的老教师,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的大好形势下,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四十年的历程,应该说是一件既有价值又为责任的事情。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十年改革发展历程的回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自200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开始使用的课程名称。本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概念是指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高校开设的名称为“政治课”“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理论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两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集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为一体的,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为教学目标的所有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历程总体上看实施了四套改革方案,先后是“78方案”“85方案”“98方案”“05方案”。学术界据此一般将这一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4年为第一个阶段,1985—1997年为第二个阶段,1998—2004年为第三个阶段,2005年以后为第四个阶段。笔者赞同四个阶段的划分。但根据主要矛盾转化决定事物发展阶段变化的原理,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思政课改革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必完全依据“方案”实施时间,可以做如下四个阶段的划分。

第一,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恢复阶段(1978—1984年)。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一般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1]70这个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思政课恢复阶段的开始,也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恢复性质。我们党是一个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就在高校开设了“马列主义基础”等政治理论课,到“一九六四年,明确规定除形势任务课外,设置了‘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三门公共政治理论课”[1]76。从课程内容设置上看,显然“78方案”是对“64方案”的恢复。从1978年到1984年,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政课被“四人帮”篡改利用的惨痛教训,思政课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是,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落实党中央“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指示,重塑马列主义理论课程的科学性,具有鲜明的恢复性质。

第二,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探索阶段(1985—1992年)。1985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发〔1985〕18号),把高校思政课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四门课,开启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探索阶段。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1]106,是探索阶段的主题。这种探索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追求形成既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又增强现实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及“政治经济学”改革为“马克思主义原理”,把“中国共产党党史”改革为“中国革命史”,新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二是逐步开设了“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等思想教育课程。

第三,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整合阶段(1993—2003年)。1993年8月,中组部 中宣部和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统称为“两课”,开启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整合阶段。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把“两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改称“思想品德课”,并明确了“两课”统一的根本教学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能力。”[1]158之后,1998年6月,中宣部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即俗称的“98方案”)。“98方案”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品德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应该说,虽然“98方案”“两课”的提法不太规范,但方案本身增强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系统性。

第四,思政课改革发展的规范阶段(2004—2018年)。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16号文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取代“两课”名称。依据16号文件精神,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高校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形势与政策”五门必修课,统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此开启了思政课建设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这种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形成了以针对学生思想状况、突出课程政治性质、凭借理论逻辑力量为基本内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一个规范的课程名称;将思政课建设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思政课教材全国统一编写和修订;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构建学术支撑,使思政课建设有了与高校其它课程一致的规范化平台;实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回顾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四十年的历程,应该说规范化是“05方案”实施阶段的显著特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十年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四十年,思政课建设在学科、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要求加强思政课建设

思政课,思想是关键,政治是要害,理论是基础,突出政治始终是思政课的本质要求。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教育部就明确提出,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和党性,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最大政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87。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充分体现这一基本特点。因而,思政课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明确要求“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85方案”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开启了改革开放以来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要求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历程。作为改革开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更加及时和充分的体现。应该说,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要求来加强,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思政课建设首要的成功经验。

(二)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原则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

思想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思政课教学一定要针对学生的所思所想尤其是思想“热点”问题,而学生的思想热点总是反映其成长发展的需求。对马克思主义在理论联系实际中的把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对国内国际形势的认识,对社会重大公共事件的看法,对学习和生活中困惑与烦恼的排解等等,所有这些都反映着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思政课必须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原则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事实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革命史”改革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先后增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法律基础课”,并进一步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列入必修课,另外要求相关专业开设“自然辩证法”“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广大学生在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健。始终抓住这个关键,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原则不断完善教学内容,这是四十年来思政课建设的又一条成功经验。

(三)以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平台强化思政课教育教学

思政课,理论是基础,理论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内涵之一。理论性实质上就是科学性,就是学术性。“学术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与中小学不同,高校强调学术性;从思政教育的角度看,与宣传党务部门不同,思政课强调学术性。在高校,学科就是学术的载体,学科建设就是增强教育教学学术性的基础工程。思政课教学一定要有学术含量,思政课教学内容一定要追求学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展示理论的魅力,体现逻辑的力量,才能不断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应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思政课建设历程,是一个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辅相成的过程。思政课建设实践,一方面呼喊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诞生,另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我们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作为实施“05方案”的重大举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涵盖了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使思政课各门课程有了明确的学科依托。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思政课建设夯实了学理基础,提供了人才支撑,稳定了教师队伍。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

(四)以鼓励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引领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体系

早在1980年,教育部印发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就强调,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尽可能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05方案”实施之后,教育部先后开展了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征集、精品课程评选以及包括“择优资助计划”“重点难点问题解答”“择优推广计划”“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出版等在内的专项资助项目和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的申报和评选,各省和广大高等院校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引导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以及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图表教学、情境教学、情感教学、数据教学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各展其长,各显神通;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的设立和不断扩展[注]在2013年建立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的基础上,再增设一批基地,基地统称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名单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18〕16号。,体验教学法开始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新形式;由于移动媒体时代的来临,以“微课”为资源、“慕课”为平台的“翻转课堂”,正在愈来愈受到各高校和广大思政课教师的重视和青睐。应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引领下,广大思政课教师着眼实效、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初步形成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以项目鼓励和引领教学改革,这是四十年来思政课建设的又一条成功经验。

(五)以构建三级教师培训体系为支撑努力提高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思政课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工作。早在1978年4月,教育部就提出了“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地培训现有教师”的思政课建设任务[1]74。1984年9月,又提出了“教师的培养和进修要形成制度”的思想[1]98。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1996年6月,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教委、省(市、区)、学校要分工协作共同担负起教师培训的任务,抓好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的三级教师培训体系构想[1]174。以此为基础,教育部先后启动了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工作;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出台了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进行理论研修和参观考察的安排(教社科〔2007〕3号)(教社科〔2009〕4号)[1]237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注]笔者有幸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参加了中宣部、教育部先后组织的思政课骨干教师的首届理论研修和首届参观考察活动,并分别在2007年7月1日和2009年8月25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沉甸甸的责任”的研修心得和考察体会》,对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受很深。。2013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对三级教师培训体系进行了具体规划。尽管现实中思政课教师三级培训工作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省级和学校的这项工作开展不平衡,但构建三级教师培训体系的努力切实发挥了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作用。

(六)以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等为抓手规范思政课建设工作

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试行办法》,共八章二十八条,既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任务、教学方针和领导体制,又明确了课程和学时、大纲和教材以及教学制度、环节和方法,还强调了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室建设等,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关于思政课的规范性文件。尔后,伴随着“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落实,先后数次出台规范思政课建设工作的文件。然而,譬如课时被削减、经费不到位、机构未独立的问题一直不同程度地长期普遍存在,甚至于有的高校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院(系)行政同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的要求还没有得到落实。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思政课建设的实践经验,近几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11年印发,2015年修订)《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这一系列文件的颁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为进一步规范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作抓手,形成了扎扎实实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效应。应该说,这是四十年来思政课建设的一条最新的成功经验。

三、新时代改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思考

回顾思政课改革发展四十年的历程,总结思政课追求实效四十年的经验,基于自己长期担任高校思政课“二级机构”负责人的切身体悟和感受,笔者想从学校、机构、教师三个层面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要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氛围”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环境问题。学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成果比较多,具体到研究思政课建设环境的成果少之又少,好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涵盖思政课建设环境的。学界一般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划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等,显然“良好氛围”主要是指良性的精神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要营造“良好氛围”,这里的“良好氛围”按理应该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塑造了新时代的崭新面貌”,为思政课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营造了社会层面的良性精神环境,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家风建设,一再强调家风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影响,显然家庭层面的良性精神环境也是思政课建设需要的。基于笔者自身的履历,本文仅就学校层面谈谈对营造思政课建设“良好氛围”的一些认识。

首先,领导重视是营造思政课建设“良好氛围”的根本。就现实情况而言,一所高校的思政课建设状况如何,根本上取决于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主要领导切实重视,学校就会呈现各部门支持、各学院配合、思政课二级机构努力的合理局面,才会形成整个学校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重视思政课建设的良好氛围。2008年笔者以全国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的身份参加“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在分组讨论环节几位部属高校的党委书记率先先后发言,表达的却都是对思政课“05方案”设置的抵触和不满。学校主要领导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甚至有偏差,思政课机构被撤并、降级,甚至解散就不足为怪了。在这种情况下,哪还谈得上营造思政课建设“良好氛围”呢!

其次,校风优良是营造思政课建设“良好氛围”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如果校风不好、学风不好,学校管理混乱,教师心神不宁,学生心思不定,教书没有兴趣,学习没有精神,歪门邪道的东西大行其道,那思想政治工作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2]显然,校风和学风都是我们这里说的精神环境,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是营造思政课建设“良好氛围”的基础。校风和学风问题实质上是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校园文化浸润、感染、熏陶着每一个学生,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就是对校园文化这种功能的最好解读。无法设想,在一个考试作弊成风的精神环境中,思政课教师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正确价值引领。

最后,体制有效是营造思政课建设“良好氛围”的保障。体制有效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实存层面要有体制,二是运行层面要有效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思政课建设的经验表明,就体制而言,高校在实存和运行两个层面都是有问题的,当然运行层面的问题尤其突出。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督导和管理体制作了明确、系统的规定,应该说这是对四十年思政课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规定和要求很好,问题在于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具体有效的落实,这样才能为营造思政课建设“良好氛围”提供保障。

(二)要崇尚“心无旁骛”

“心无旁骛”是指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心中没有杂念。思政课建设“要崇尚‘心无旁骛’”,是说直属学校领导的独立二级机构,一定要专心致志地做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不应“心怀异志”,不能“三心二意”。从理论上看,这是一个思政课二级机构的职能定位问题,属于机构建设的范畴。笔者1977年12月毕业留校在马列主义教研室任教,从1991年任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1993年任社会科学部主任,到2011年卸任,整整二十年一直在思政课二级机构的领导岗位上工作,对思政课机构建设问题有太多的切身体会。改革开放以来,我校思政课教学机构的名称先后为:马列主义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部、社会科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中,社会科学部(从1993—2008年)是四十年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也是最值得反省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校从1996年开设农业经济法专业,2000年开设行政管理专业,到2004年在保留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公共管理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模式),社会科学部俨然成为学校开拓文科专业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生长点。那时,社会科学部二三十名教师既承担学校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的思政课教学任务,又承担自己部里包括全日制、函授、辅修多种类型的专业教育任务,还承担面向全校的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教学任务,极大地分散了教师做好思政课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尤其严重地是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政课教师的思政志向和情结。这种状况绝不是只存在于山西农业大学的个别现象,在那个时间段上是存在于全国理工农医类高校的普遍现象。《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要求“深入推进直属于学校领导的独立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建设”,并明确规定二级机构的职能定位是“三个统一”:“统一管理全校本专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统一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之后,教育部又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和《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教社科〔2017〕1号)中把这一规定具体化,并明确要求思政课机构领导班子成员“不得兼任其他二级院(系)的主要负责人”。应该说,独立设置二级机构及其“三个统一”的职能定位,是切实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举措,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机构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三)要坚持“教学为本”

2017年笔者参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的“大调研”活动,听了13所学校18人次的课。“通观听课中感觉到的问题和不足,我认为最突出的、或者说症结问题是教师对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学目的和要求的认识、理解和把握问题”,“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对思政课教学目标认识、理解、把握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是这个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3]37。现在看来,如果我们将该问题拓宽点深入点来看,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思政课教师能否确实坚持“教学为本”的问题。

杨叔子先生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4]8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师大计,教学为本;教学大计,育人为本”[4]8,强调“人才为本,教育为本,教师为本,教学为本”,这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严格逻辑[4]9。依据这一教育逻辑,思政课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任务,牢牢坚持“教学为本”的理念和行动。然而,“实然”与“应然”总是有差距的。

“教师大计,教学为本”,是一个涵盖不同学科和层次所有教师的命题,也是一个对思政课教师而言现实针对性尤其突出的命题。“在思政课堂上不同程度存在的知识化、娱乐化、学究化倾向”[3]37,实际上反映了一些思政课教师没有能够很好地落实“教学为本”理念的问题。当然,“教学为本”未能得到很好落实的问题,不单是思政课教师的问题,而是高等教育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是复杂的,涉及高校评价制度、学校办学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师自身信念等因素。基于笔者四十年在思政课教师岗位上成长发展的经历,这里我想对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谈一点自己的体悟。这就是,一定要牢固确立和践行“教学为本”的理念。“本”,是指“事物的根源或根基”,教学是教师安身立命、成长发展的根源或根基;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师履行科研等其它职责的条件和基础,课堂教学的成功和人才培养的成就是教师幸福感深厚且永恒的源泉。对思政课任课教师来说,尤其如此!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