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情报视角下的智库建设研究

2018-04-03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情报机构智库图书

张 一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136000)

当今社会已进入智库时代,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的智库建设也正在全力推进和实施。2013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库建设做出了重要批示,这对于我国智库的建设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历史意义。可见,智库的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各界聚焦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图书情报机构作为存储和传播知识的媒介,担负着文献资源信息的开发职能,与智库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关联,是智库建设的信息提供者和管理者。大数据时代怎样满足于智库建设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需要图书情报机构在大量的数据中挖掘提取精华信息为智库建设所用。本文从图书情报机构如何更好对智库建设开展服务为导向,对服务的方式方法进行梳理,总结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图书情报机构推动智库建设献计献策。

一、智库的含义及当前智库建设的研究现状

(一)智库的含义

智库指的是:“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为决策者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出解决和发展理论、策略、方法及思想的研究机构。”[1]智库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君主的幕僚和门客的形式出现。美国1916年成立“政府研究所”,这是最初的具有智库职能的研究所,此后世界各个国家都相继成立具有智库职能的组织机构。到今天,智库作为一个国家“话语权”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称作继立法、行政、司法和媒体之后的“第五权利中心”,在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决策上扮演重要角色,是决策咨询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新型智库的内涵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建设,这种智库建设要展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人民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展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相对于其他智库而言强调智库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制度规范要区别于中国传统智库、现有的体制内智库和国外的智库[2],并且应该是独立的、客观的,具备创新和包容的特性,智库为政府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

(二)智库建设的研究现状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时代,全球经济不断繁荣和发展。全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谋求更加进步,国与国之间关系和发展需要更多更广泛的信息和情报专业的支持、分析及研究。各国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也需要更科学的决策信息。这样一来就需要更专业的智库专家和学者来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智库,智库是通过知识服务来影响国家的治理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的,在国家发展的战略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推进和研究智库建设,智库的数量和研究能力都在与日俱增,智库建设取得的成果不断涌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研究项目组(TTCSP)在全球公开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7》显示,全球智库总数量已经达到7815家,其中美国智库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为1872家,是世界上智库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拥有智库512家,数量仅次于美国[3]。

二、图书情报机构支持智库建设的途径

(一)图书情报机构为智库建设提供知识咨询

智库是一种智囊机构,提供知识咨询和出谋划策是它的重要任务,智库职能的提升依赖于图书情报机构对丰富知识的占有量和获取能力。由此可见图书情报机构对于智库有支持作用,特别是提供知识服务和知识咨询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情报对智库建设的支持,体现在前端的支持作用。如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为上海科技创新提供智库建设的知识咨询服务,就是为智库提供专家级服务的典范[4]。

图书情报机构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和挖掘,通过自身所处工作环境优势获取大量信息,将这些信息相互传递,运用信息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前沿技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知识精华来帮助智库的建设,为了满足智库能力和职能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图书情报机构要充分发挥本专业的优势为智库提供知识咨询和服务。

(二)图书情报机构为智库建设提供决策信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在学术界掀起了智库研究的热潮。图书情报机构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研发和传播机构,为智库建设提供更为有效的决策信息支持,这是智库建设的核心内容。图书情报机构作为智库研究的重要参与者,肩负着重要使命,决策信息不仅是图书情报机构支持智库建设的起点,同时也是图书情报机构支持智库建设的终点。

图书情报机构由于其先天的优势,能够更为准确的获取情报信息,并给予科学客观的评价,帮助智库建设,为公共政策提供决策,探索和研究将知识进行转化的机制。在发挥图书情报机构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还应该做更深更广的研究,这就需要图书情报机构进一步开展对策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培养面向智库研究的学者和人才。图书情报机构的研究者不断地巩固和深化自己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原有的知识交流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在提供决策信息方面完成更多的使命担当。

(三)图书情报机构为智库建设提供科学评价

对智库研究人员在智库建设的过程中的业绩进行评价,对智库成果进行测评,是提高成果质量的保障[5]。那么如何建立合理的智库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物化投入如何配给,对智库建设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情报机构能够为智库建设提供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评价方法。对大量数据和情报进行分析和利用,在大数据和大情报的背景下,进一步进行数据挖掘和教育转型,以期提高智库的影响力,实现智库的可持续发展。

(四)图书情报机构为智库建设提供人才培养

智库建设本身就具备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在智库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智库不断发展的核心和源泉,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库人才一般分为高端智囊人才、独立研究型人才和新型综合型人才。智库因其特殊属性需要高端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对策、论证、和预测性的专业知识,既是专家又是杂家,通晓古今,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智库辅助决策,起到咨政启民的重要作用。

图书情报机构作为知识的媒介,是智库专家型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隐形机构,为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图书情报机构在知识和信息的挖掘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培养图书情报学研究学者的同时,还在外语、计算机领域以及各个交叉学科领域培养交叉型人才。这些不同领域的人才,能够保障图书情报机构顺利开展智库服务,也能够为相关智库机构输送优质研究型人才。智库同样可以作为图书情报机构研究人才的实践基地,为智库储备和培养研究型人才,使得图书情报机构的人才得以质的飞跃。在智库的建设中,图书情报人才可以逐渐了解智库的运作和发展情况,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研究,成为高精尖的智库型人才。

三、图书情报机构支持智库建设创新和改革

(一)引知成智、整合资源,为智库建设科学导航

智库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提效增质,这是智库建设在新常态下的核心和本质。图书情报机构在智库建设上发挥其优势和功能,树立问题导向的研究型模式,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研究的重要任务。图书情报机构利用其与生俱来的基础和优势,构建图书情报机构自己的信息库的同时,与外界优质的信息资源相融合,挖掘这些信息的显性和潜在价值,从而为图书情报机构支持国家智库建设科学导航[6]。

图书情报机构开展对策研究,加强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系统分析数据和案例,图书情报机构要做到为智库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数据,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预测未来,为决策者提出各种设计以供选用,图书情报机构在智库建设中凭借丰富的信息资源、专业的人才队伍、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情报机构在智库建设中,需要汇聚古今中外的信息资源,整合四面八方的力量源泉,始终树立起智库意识,从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存智库研究成果、提供知识服务、搭建智库信息共享平台、情报信息支持方面不断实现图书情报机构的智库话语权,并努力向智库型机构转变[7]。

(二)充分运用“互联网+”,促进智库的跨界和整合

“互联网+”现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新业态形式,所谓“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互联互通,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媒体是智库的宣传媒介和传播平台,是智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图书情报机构在互联网+时代首先要突破时空局限,促进图书情报学和其它学科门类取得良好的交叉运用;其次校际之间也可以实现互相合作,互通有无,对于智库建设中人才的培养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共享课程,有效的促进在线教育的实施。

“互联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信息和数据资源的传播与共享。目前我国的智库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薄弱环节,国外一些智库研究院在我国相继成立,聚合各个方面的力量,实现跨界和整合,我国的智库才能进一步发展并且追赶上发达国家。图书情报机构应该充分利用和借助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新技术以及网络“云”等有力工具,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媒体转型,智库借助新系统实现更加虚拟、智能、实时互动,这样智库的成果才能够更容易被决策方认可,从而更好地对公众加以宣传和推广[8]。

(三)搭建平台、多方协作,扩大智库影响力

全面精准的信息资源是智库研究的根本。图书情报机构为智库建设提供精准的信息资源,通过自身属性为智库研究提供信息服务,为满足智库建设构建图书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和知识库。图情机构一方面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信息库,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外部优质的信息资源,将两者相融合,搭建起为智库建设服务的信息平台,将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充分调研,挖掘出各类信息的潜在和显性价值,并在平台上进行共享,这样才能使智库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与此同时,图书情报机构还应该对智库建设研究产生的结果进行搜集和整理,并给予完善的管理,促进智库成果的传播推广和公众共享。智库的研究成果很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研究报告、研究专著和学术论文。图书情报机构增加拓宽智库的传播途径,保证智库成果能够实现更多的开放式的获取,让民众不断的获取和认可,进一步提高智库的影响力。图书情报机构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多方面取得合作,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智库成果的转化率。譬如说,图情机构可以和各种媒体等宣传机构合作,使它们成为智库成果的发布平台之一,提高政府和公众对智库的关注度,为智库建设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情报机构智库图书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浅谈基层科技情报机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西方预测伊朗18个月内拥有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