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脑卒中康复延续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观察

2018-04-03李玲杰曹俊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延续性康复评价

李玲杰,曹俊景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

DOI:10.19589/j.cnki.issn1004-6569.2018.09.120

延续护理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点课题,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键词或主题“延续护理”,结果为1 222条。延续护理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因此,该研究采取拟发展并实施适用于中国内地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护理项目。明确延续护理的需要,实施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标准化的护理方案来确保护理服务质量,采用以目标为导向的疾病自我管理和护理效果评价。探讨活动耐力;自我效能;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成本方面:复住院率、直接医疗消费等方面效果,分析2016年8月—2017年3月间在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在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选取出院患者进行逐一调查,通过访谈等方法,了解患纳入标准:①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并经CT和/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②对于需要肢体康复的缺血发作患者发病超过1周,出血性脑卒中发病超过4周;排除标准:①患者严重的心肺疾患者;②严重外伤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康复指导及护理。定期给予评估及康复及生活指导。根据指导情况,制订居家康复护理标准。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编号处理,具体顺序依据来院就医的时间为准。将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病程、病情、年龄、性别等)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反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最终随访监测的病例中,实验组患者28例和常规组患者28例,因为在研究期间两组均出现2例病例死亡事件,并有3例患者的联系方式发生改变。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患者需签署入组知情同意书,在院和出院的期期除采取常规医疗护理的措施以外,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建立全面且具个体特色的康复与健康指导计划,具体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检验研究假设,评价此项目的临床、心理社会、功能、成本和满意度成效。

设计模式指导实施的概念框架,4-Cs延续护理模式,奥马哈系统[1]。流程设计主试验随机对照试验。建立项目,问卷评定研究,入院3 d内决定纳入,资料收集,个体化护理计划和每周协议目标,康复训练6周,30 min/次锻炼,至少2次/d。评价指标和测量工具:活动耐力为步行距离;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给予问卷;自我效果、病人满意度问卷。复住院率、直接医疗消费等。建立评价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①院内康复指导:住院期间的患者,患者基本情况要准确评估,包括哪些需求?如饮食与运动、自理能力、治疗等方面。患者住院期间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应结合患者疾病特点以及康复情况,积极给予院内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2],如对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进行讲解,强调康复锻炼与规范服药的意义,康复功能锻炼的同时讲解康复锻炼的具体方法,能够让患者在此期间得到一定的康复。《脑卒中延续康复护理》的手册要在患者出院前3 d内及时发放,让患者能够对疾病有个深入的了解,加强患者对延续性康复护理治疗的依从性[3]。

②延续性康复护理计划:住院治疗的患者通过急性期以后,将要回归家庭或转入社区,采取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患者所在科室对其情况详细评估后,责任护士要与社区积极进行联系,提交患者档案到相应社区服务中心,与社区人员做好交接工作,使得服务完美的延续。患者在经过护士、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和社区医生的评估后,联合制定患者护理的个性化方案,涵盖康复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基础护理主要是用药、运动、皮肤和饮食;康复护理主要是锻炼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以及吞咽障碍护理等[3]。

③后期系统康复措施:出院随访:4次家庭访视(7 h内和第4周)4次电话(第2、3、4和每周)和24 h个案管理护士热线。健康照护7个层级的协调入转介,热线电话跟进处理。将照护工作进行延续,护士主动教育和指导患者的家庭照护者,并与家属建立能够互动的网络群,利用现代化网络手段言传身教,提高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康复护理水平,熟悉护理技巧并能够正确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以保证延续性护理有效持续进行[4]。

1.2.2 常规组 入组患者住院期间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常规组的脑卒中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

1.3 评价指标

①奥马哈系统4个领域的33个健康问题和结果的评估、监测和评价;健康照护7个层级的协调入转介,热线电话跟进处理。②建立评价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n(%)]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介入干预前、完成3个月介入干预后、随访12周出组时,通过调查问卷、临床指标测试,进行个案效果的持续评价和实践效果的评价。各项指标有所提高。

3 结论

脑血管病是致残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据相关部门统计,在脑血管病存活的患者中,丧失劳动能力约占到患者总数的75%,其中约2/5的患者重度致残。现如今每年全国约有1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费用,综合各类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预计脑血管病支出不会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无论是国家还是众多的患者家庭都造成了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5]。所以降低患者致残率和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为首要任务。延续护理是指在安全和及时地协助患者从急性期过渡到亚急性期或由医院转移到家庭这一过程中所提供的护理照顾,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照护能够及时的为患者提供照护服务,并且能够确保患者安全平稳的经历过渡期。

该研究中脑卒中康复延续护理方案实施获得成效,改善了病人的自我效能、活动耐力、生活质量,减少复住院,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1]林晓姝.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45-46.

[2]凌丽梅,麦晓雯,陈彩凤,等.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病人脑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7):2122-2124.

[3]黄紫文,王维利,王婷,等.癌症患者自我护理干预后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8):2290-2292.

[4]马再华.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61-163.

[5]杨辉,唐珊.山西省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模式探索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3C):1084-1086.

猜你喜欢

延续性康复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