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实习基地对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作用机理研究

2018-04-03张弘逸

纺织服装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基地育人素养

丁 伟,张弘逸

(东华大学 a.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b.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于平缓,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从2013年开始,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1]的要求,高校需每年定期编写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并面向社会公布,大学生就业话题日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职业素养的优劣是影响其就业成功与否以及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就业实习基地不仅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大学生连接企业、走向社会的实践课堂,因此如何发挥就业实习基地的育人功能并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 就业实习基地与职业素养的概念

1. 就业实习基地的概念

实习基地一般是指学校根据专业实际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的供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的较为稳定的场所。关于就业实习基地,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相对固定的概念。笔者根据工作实际总结归纳,认为就业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相比,应当具备两个特征:(1)就业实习基地的对象应当是高年级面临就业的学生而非广义上的所有学生;(2)就业实习基地的功能应当侧重职业教育而非广义上的专业实习。

2. 职业素养的概念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通过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在从业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2]。美国学者莱尔·斯潘塞和塞尼·斯潘塞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该理论把个体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其中知识和技能属于裸露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这一部分称为基准性素质;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这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3]。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借鉴素质冰山模型理论,将职业素养的内涵界定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或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四个要素,其中前三个是隐性素养,第四个是显性素养。

二、 就业实习基地对职业素养提升的作用机理分析

所谓机理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11号)中强调,高校需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调动多方资源,开发校内外实习岗位,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契合度[4]。文件中提到的“校内外实习岗位”“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等为高校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而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连通校内外资源和力量,是增强就业指导和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研究就业实习基地对职业素养提升的作用机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就业实习基地的育人功能,对于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优化大学生就业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以我校(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为例,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调研就业实习基地负责人以及学生反馈,分析归纳就业实习基地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作用机理。

1. 依托就业实习基地开展群体性活动有利于发挥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助长,又称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在进行活动时,由于有他人在场或者与他人一起参与活动,那么个体的行为效率就会提高[5]。社会助长效应包含两种形式:一是共同活动效应,即个体在团体中参加活动时,与他人一起活动会提升个体的活动效率;二是观众效应,即个体在活动中,当他人作为旁观者时,会提升个体的活动效率。

就业实习基地区别于学生自行寻找的实习单位,往往吸纳一定数量的学生同时开展实习活动,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在同一单位中实习的学生朝夕相处,能够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提升实习质量。例如,笔者对在某银行网点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如果A同学坚持按时上下班,当月取得全勤奖,对你有何作用?”时,81.2%的学生选择“该行为会对自己产生激励作用”。“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一般都会作为企业约束员工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一项规章制度,体现着员工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从这个角度分析,就业实习基地在吸纳一定数量学生开展实习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学生个体单独的实习活动,更能够发挥社会助长作用,从而提升职业素养。

2. 依托就业实习基地提供实践平台有利于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育人不仅包括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也包括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出校门组织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能提升专业技能,也能更好地实现自主发展[6]。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凝练的理论知识内容;而将这些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则还需要实践平台,这时候用好“第二课堂”则至关重要。就业实习基地一般由高校实地考察筛选,经由专业或院系相关教师科学论证而确定的与专业对口,并且场地良好、设施齐全、制度规范、信誉优良的单位,相对于社会上质量参差不齐的实习单位,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也较为用心,因而在职业技能方面给学生提供的培训也较为可靠。例如,“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立体裁剪也是服装设计师所必备的一项职业技能,这门课的教学除了理论知识讲授之外,也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但是服装企业的设计工坊、生产车间所提供的实践环境相对于校园内的实验室则更为真实、真切,对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进行检验并升华效果更好。

另外,不少就业实习基地单位与高校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认可高校推荐的实习学生,并且乐于从实习学生中挑选优秀代表作为招聘对象,因而对于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指导也格外重视,其作为“第二课堂”所发挥的实践育人作用是显著的。

3. 依托就业实习基地有利于实现实习过程的质量管理

PDCA循环是管理学领域关于质量管理的一种方法,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率先提出,故又称作“戴明环”。PDCA循环理论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种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7]。

就业实习基地作为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的共建单位,往往与高校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例如,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实习时间为8~10周,实习计划由实习基地与高校共同制订,实习过程由实习基地和高校分别派出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实习过程安排一次作品展作为实习检查或验收,实习管理活动中各种状况由实习基地和高校共同处理,这种实习安排所包含的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处理)实际上与PDCA循环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依托就业实习基地的实习过程能够较好地实现质量管理,保障学生在实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

三、 依托就业实习基地提升职业素养的策略

虽然就业实习基地在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今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日益多样、多元、多变,某些固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学生需求以及企业发展。例如,我校金融学专业的就业实习基地多为国有大型银行,以银行网点见习的形式居多,而当下中小券商、中小股份制银行日益成为学生就业的目标,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实习时心猿意马,影响了实习效果。再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实习基地多为大型外贸公司,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些外贸公司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而现今开展外贸业务的企业多如牛毛,且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冲击下,早已今非昔比。此外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多从事辅助性工作,大型外贸跟单项目不敢也不可能交给实习生处理,因而企业对于实习生的需求也就不那么强烈,成为高校与就业实习基地合作共赢的羁绊,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就业实习基地作用的策略。

1. 建立高校与就业实习基地的动态调整机制

高校在与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规律,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这种动态调整机制包含两个方面:(1)定期交流机制。就业实习基地地处校外,高校鞭长莫及,学生实习过程是否顺利,实习基地指导是否得力等,高校无法全面掌握,因此需要通过定期走访等交流机制增进了解,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的各种状况并进行反馈处理,保证就业实习活动顺利进行。(2)准入准出机制。就业实习基地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建立在双方自愿、平等互惠原则的基础之上,就业实习基地可以根据市场变化以及自身企业发展状况选择是否继续合作;同理,高校也可以根据专业发展以及实习质量情况选择是否继续合作。建立准入准出机制也是保证就业实习质量并不断优化的途径之一。

2. 构建高校与就业实习基地的协同育人机制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既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题中之义[8]。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既包含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也包含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联通,从而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结合,形成“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业实习基地不应仅限于成为对接高校供学生开展就业实习的场所,而应当成为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定位,熟悉职场环境,提升职业能力,从而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

在就业实习过程中构建的协同育人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1)与职业认知相结合。来自实习基地的校外导师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加深对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的认知,这种认识比课堂空洞的说教更为深刻、入脑、入心。(2)与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培养相结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免遇到书本上没有涉及的新情况、新问题,亲身经历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培养经受挫折、攻坚克难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3)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敬业”的关键词,这些优秀思想均饱含着“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职业情操。

3. 优化高校与就业实习基地的双向共赢模式

企业是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企业的用人标准是职业素养的目标导向[9]。对于以育人为宗旨的高校来说,必须加强与企业合作,遵循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在根源上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的问题。然而一直以来,高校与企业关于就业实习基地的共建意向在某些单位“遇冷”,从深层次分析有如下原因:企业运营中各类信息(尤其是银行、券商类)的保密问题,学生在校外的安全问题,学生实习的产品或作品(尤其是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类)归属问题,校外导师工作量计算以及薪资酬金问题等,成为影响企业与高校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的思想包袱。

因而,高校与企业需要建立互信、互惠的双向共赢机制。(1)课程反馈机制。高校可以在就业实习过程中发现学生职业技能等方面的不足,由此回溯反馈到课程教学环节,以便改进课程设置,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例如,高校从学生就业实习中发现:某些证券分析软件已经过时,但是课堂教学还没有更新;某些设计风格在设计师工坊广泛运用,而课堂教学涉及很少。这就可以及时帮助改进、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2)人才订单机制。企业可以在就业实习过程中,根据自身战略发展需要培养、挖掘优秀学生,以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形式率先完成员工招聘工作,帮助企业搭建人才培养梯队。(3)对话交流机制。高校可以与企业定期进行对话交流,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友好协商解决商业信息保密,学生安全,产品、作品归属,校外导师酬金等问题,解决高校和企业彼此的后顾之忧,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打造双向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 结语

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尤其是就业实习基地在培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资源优势,既是育人工作“同向同行”的理念体现,也是做好就业这一民生工程的题中之义。

猜你喜欢

基地育人素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的基地我的连
他们用“五招”育人